统一战线与国家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统战工作

来源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的纲领性设计,作为党的政治优势与战略方针的统一战线同时也是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一战线对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特别是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制度起到了支撑作用.统一战线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其他制度形成了互塑共生的关系.提升统战能力将有助于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其他文献
对外传播是国家话语走出去建构国家形象并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并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积极践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站位“两个大局”加强战略谋划,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为提升国际话语权铸魂赋能,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国际传播格局,把握传播规律优化国际传播策略.中国共产党从传播主体、客体、内容、策略等多角度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领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
文化扶贫与乡村振兴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和关键落脚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亟需探索文化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搭建系统性的研究框架.基于耦合理论的研究视角,文化扶贫与乡村振兴在参与主体、资源依赖、发展着力点与依托路径等方面存在诸多耦合基础,进而从理论构建、实证研究、路径设计与政策保障、研究方法层面设计出文化扶贫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的分析框架,以期为文化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从20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成为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历史,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曾帮助中国共产党成功打开国际传播的大门,直接或间接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评价,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提高国际话语权提供理论支撑.现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促进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要路径为:加强同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者直接
人工智能伦理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可以提供一个有用的起点,从中制定更正式的标准和条例,并有助于确定研究和政策都应重点关注的优先问题.然而,人工智能伦理中提出的许多原则过于宽泛,不能作为行动指南.人工智能伦理的诸多原则之间有时存在着重要价值观或目标之间的冲突.应当在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中明确,当人工智能与人类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无条件地保护人类利益免受侵害.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解决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冲突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真正解决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冲突,使人工智能发展得到有效
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导致老年群体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增加和长期照护体系的建立.为了避免老年群体对医疗的过度依赖,长期照护体系逐渐从医疗卫生资源中“剥离”,而针对老年人群的服务过于碎片化,资源的叠加和浪费又促使长期照护与医疗卫生资源走向“整合”.国际上对于二者的关系存在争论,通过对国际经验的梳理,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提出对于长期照护与医疗卫生体系关系处理的相关建议.
刑事案卷是开展刑事诉讼程序和产生诉讼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认定案件事实和决定法律适用的主要信息载体.刑事案卷是刑事证据的主要来源.实务中存在控辩双方使用卷证不平等的诉讼现象,主要表现为控诉方更早接触卷证、控诉方优先选取案卷材料作为证据使用,控诉方在庭审中可以就卷证主动发表意见而辩护方只能被动质证等.主要成因在于刑事案卷形成不规范、对侦查机关制约有限且控诉方较辩护方享有制度性优势等.如若确立侦查机关的客观义务,保障辩护方的调查取证权,明确案卷移送和证据提交的关系,完善证据不存在“三性”“两力”争议时控辩双方的意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分析中国宗教状况,逐步加深对宗教问题的认识,把握宗教发生、发展的规律,制定和完善宗教政策,指导宗教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完成党的中心工作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也有深刻的教训.本文阐述宗教政策的由来,以及至2021年12月初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以来的演变,将其分为5个时期;论述宗教政策百年演变的趋势和规律,以及给我们的启示;以明理增信,助推当下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
理论是先导,有什么样的民族理论体系就有什么样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和方向,如何概括和阐释十分重要.本文在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进行了新的理论概述.这对于我们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体系整体之中“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这一重要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在S省PY县调研发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存在产业链延伸空间不足、党组织“二次创业”能力不强、振兴人才储备不够、文化要素挖掘不到位、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匹配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路径:构建产业提升增效机制,健全有效衔接的组织保障体系,强化乡村人才培养与供给机制,充分发挥文化要素的支撑作用,促进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协同建构,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奋斗目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历史命运及其自由解放的运思,间接地指向了人类幸福的问题.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属人的幸福是可以历史地展现出来的人的生命活动之和谐而完满的状态.作为人的“在世之在”的原初状态的幸福,不是“主体”的某种主观性体验,也不以虚妄的永生为前提,因为特定的个体作为特定的类存在物是迟早要死的.因此,马克思的运思包不仅包含着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特别是康德和黑格尔之幸福观的深刻批判,而且呈现出向亚里士多德的某种回归.马克思致力于描述和阐释作为人的生命活动之完满状态的幸福及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