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应用于高等教育《食品生物技术》的初步探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生物技术是研究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的一门学科,课程理论知识多,传统教学课堂枯燥乏味,而新的教学方式——"微课"的诞生对于提升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新式课堂是个性学习、在线学习、碎片化学习的综合体,在国际广受关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该文浅谈了微课的定义及特点、制作步骤,并重点举例《食品生物技术》中的重要专题"转基因食品",以此作为微课设计对象;阐述了《食品生物技术》的教学现状及教学组织特点,提出微课教学方式在"转基因食品"中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要点,为高等教育理论课《食品生物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研究了园艺生产上常用的4种基质和6种不同规格的育苗盘对工厂化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种类及穴盘规格对棉花幼苗的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棉苗素质和育苗成本,以蛭石和砂子体积比1∶1配比的基质和孔径大小为3cm的穴盘对棉花工厂化育苗最合适。  关键词:棉花;工厂化育苗;育苗盘规格;基质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
摘 要:该文以水稻作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腐植酸浸泡水稻籽粒后,在8g/L的盐胁迫培养其幼苗,通过对幼苗各指标包括根长、地上部长、根重、地上部重以及各部分的解剖结构的分析研究,综合各腐植酸浓度对各部位的影响效果得出:在8g/L盐胁迫下,2.5g/L的腐植酸溶液对水稻幼苗的形态、生物量及其解剖结构的缓解作用显著。  关键词:腐植酸;水稻;幼苗生长;解剖结构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要:该文研究了乌塌菜不同种植密度、浇水量及氮肥施用量三因素处理对其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为1 470 960株/hm2,氮肥用量为460.65kg/hm2,浇水量为55419.75L/hm2时,乌塌菜根系活跃吸收面积至最高为89.81%。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案可适应当前土地短缺的现状,利用少量土地资源做出具有科学性的试验。  关键词:乌塌菜;种植密度;浇水量;施氮量
摘 要:陕南是陕西的茶叶主产区,陕南茶叶生产对当地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母本园管理、苗床地的选择整理、扦插技术细节、苗圃管理和苗木的出圃6个方面概述了陕南地区茶树良种无性扦插快繁技术。以期能为茶叶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茶树良种;无性扦插;快繁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57-02  陕西的茶叶主产区在陕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玉米播种机发展的趋势及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的优势,结合阜南县玉米种植实际提出了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措施,以供在夏玉米生产中应用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109-02  玉米作为阜南县的三大农作物之一,近2a平均播种面积4万hm2以上,占粮食总播种面积30%左右。夏
摘 要:该文通过对福建省莆田市林下经济实地调查,简述了莆田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科学合理规划,构建发展格局;培育龙头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加大扶持力度,破除发展瓶颈等。  关键词:莆田市;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26-02  林下经济是指充分利用林
摘 要:该文以退化的禾草+杂类草天然割草地为对象,探讨补播对其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利用常规测定方法对补播天然割草地植被数量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补播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后,退化的天然草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补播次年的山地草原中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比例提高,山地草原补播红豆草、苜蓿、无芒雀麦、披碱草后,草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补播次年山地草原群落中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比例明显提高,草地群落产量和草层高度均出现明
盐胁迫是影响水稻生长、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而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这也是当前水稻育种研究工作中的热点。该文对水稻耐盐性
摘 要:该文介绍了颍泉区森林增长工程建设进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对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森林增长工程;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104-02  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可以进一步加快城乡造林绿化步伐,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打造宜居宜业的颍泉生态区,紧紧围绕生态强区建设,统筹城乡林业发展,努力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
摘 要:该文以油菜品种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薹肥不同施用量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薹期适当追施氮肥,尤其是与钾肥配合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中施尿素75kg/hm2处理较对照增产13.7%,施尿素75kg/hm2+氯化钾75kg/hm2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7.25%。  关键词:油菜;薹肥;生长;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