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懂得大均衡和小均衡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xu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要求营养要均衡;教育发展到一定水平同样要求资源要均衡。营养均衡对人的身体有益,教育资源均衡对人的成长有利。作为校长要将均衡的理念深入头脑,管理中才能在大处看到方向,在小处选准把手。
  1. 认识大均衡
  基础教育要均衡,才有公平。大学可以有好有差,好的名牌大学侧重精英教育,一般大学侧重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这没什么问题。但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是政府提供给大众的公共品,必须公平、均衡。
  教育均衡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指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
  当前均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水平。加强相对薄弱学校的硬件建设,尽力做到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中心校与村校之间在学校场地、教学用房、设施设备、校园环境等方面的均衡。
  针对基础教育的现状,既要承认差距,逐步缩小区域间落差,但同时也不能搞瘦虎肥龙,削峰填谷。既要把上规模学校继续作大,又要加大薄弱学校改造;要努力打造新品牌,巩固老品牌,以此推动高水平的均衡,在差异中求均衡,在均衡中刺激差异进步。
  2. 运用小均衡
   教育均衡发展不能简单地靠政府来均等发展。均衡要靠人的主动性,不能坐等均衡,校长要主动地去接受均衡。学校间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由“均衡――不均衡――均衡”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学校均衡发展的过程,是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提升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不均衡逐渐走向均衡,然后均衡再次被更高一级的发展需求打破,出现新的不均衡,并在更高层次上再次从不均衡走向均衡。
  可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得到流动,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就是均衡的实施。如互通有无,加强校际间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均衡流动”。各示范性学校可把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毫不保留地与薄弱学校进行交流,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校际间教育教学研究经验的“均衡流动”。可搭建跨校、多校教研的协作教研平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跨校教研、多校教研活动,在帮扶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针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情况,还可采取送课下乡的形式,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研形式带到农村薄弱学校,推动这些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让农村薄弱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总之,优质校的许多资源可以采用许多方式进行“流动中的均衡”,均衡的过程中资源还可提升品质。
  校内资源同样存在均衡问题,名校校长应是一位均衡大师。校内资源主要包括师资、生源、经费、设备,校风、教风、学风等等。校内资源有许多,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校长如何均衡配置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配置什么样的教师,人尽其才,非常重要。学校可根据教师的优点与特长找到他们最佳的发展区,扬长避短。如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学生兴趣班、组建年段组、教研组等师资配备时,都要考虑到每个教师的性格和特点并进行均衡配备,往往会因此形成学校的新优势,成为学校的新特色。无论是哪一所学校,都会有一些或一批责任心强、教育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作为学校师资的核心,校长要把他们的经验进行“均衡”,可进行整体均衡和个体均衡。整体均衡即采用集体培训,让好的经验集体分享。个体均衡就是运用名师结对、老少帮扶、学科带教、班主任带教等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优质经验的“均衡”,积极发挥这些教师的引领作用,并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不息动力。
  班级是教育领域的基层组织和基本单元,班级内的均衡的构建,就是将学生均衡编班,让老师都站在同一个起点上。老师同样要当好均衡的魔术师。每个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每个学生不可能是“一样齐”。学生之间有规矩生与调皮生,有顺从者有逆反者,有活泼者有沉默者。教师要因材施教,善于“均衡”。教师在正确认识学生的“长”“短”后,要积极寻求弥补“短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加大对“短板”的情感投入。教师配置均衡化,生源配置公平化,可极大地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均衡构建班集体体现了管理者尊重个性、鼓励创新和支持冒尖的观念,有助于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竞争、协作的环境和氛围。
   校内各种资源做到基本均衡后,还需要校长通过建立相互竞争机制,不断激活学校向更高水平的均衡阶段发展,这是教育均衡的目的。因为只有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带动高质量高水平的均衡。均衡发展本身不是目的,其本质目标是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教育状态。
其他文献
目前,全国各地教师的绩效工资方案相继出台,春节前后都已依照各自的方案陆续兑现,但所引起的剧烈反响也似乎前所未有。大多的议论集中在方案的不完善性,刚性不足,科学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  纵观笔者所在县域各中小学绩效方案,可谓五花八门,杂乱无章,乱象丛生,甚至搞笑,严重影响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场“疾风暴雨”之后,人心涣散,人心惶惶,严重违背党和国家设置绩效工资的初衷。例如:有的学校“官本
去年年底,我校召开全体教师关于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表决大会,由学区领导主持,在教育局监督下全体教师民主投票,当场表决,当场揭票,通过率为97.92%,合法有效。像如此民主公开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循环往复不断讨论修改才形成的一个实施方案,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一、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    几年来,各地一直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目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膝关节旋转和防止胫骨过度前移或股骨后移,ACL损伤后可产生明显的膝关节前向不稳并导致一系
这是一节相约星期一的课,执教课文为《狐假虎威》。  听课的有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语文教导主任以及相关教师,十来个左右。  其实,相约星期一是面对全校教师开放的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平台,只要有空的教师,都可以来听。但是只来了十几个人,出乎我意料的少。  我心中窃喜。优点自然能传播出去,而缺点,则少一个听课教师,就会少一份“危险”,因为看歪,人人都会。  但课堂“闹剧”还是出现了。  课到中程,小丁
目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1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
不久前,江苏省公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意见稿》,其中规定教师在同所学校任职不能超过6年。这样极具轰动效应的教师“流动制”,就是剑指这些年深受诟病的“择校热”,目标就是通过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来实现教育公平。该意见稿一经出台,便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热议。从实行教师“流动制”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讨论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流动制”的背景    1. 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