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学习基础上的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助学习值得深思,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尤其对初中生而言,
  他们处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飞速发育时期,而如何让数学教学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一直困扰着教师。将互助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点后立刻进行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现在来探究一下这种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效果。
  关键词:互助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升策略
  一、 转变教学理念
  在以前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讲为主的,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很少会考虑到学生能够学进去多少,而现在这种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该得到转变,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有耐心,多为学生提供能让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但不能出现优差之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认知水平有限,自控能力不强,主体作用的发挥不能成为一种完全自觉的行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在数学教学里,很多东西不是学生通过自身能全面了解,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出现给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比如在教学华东师大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十七章函数及图像,这种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教师要在教这一章的内容时有耐心,函数对于高中生来讲都有点难度,更别说初中生了,教师在这上面要花费的精力肯定是要高过其他章节时间的。这种缓慢地推进教学进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点记忆更深。当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之后,其实也会带动学生的一些改变,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以“教”为主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有进行提问的情况,这时慢慢地这种气氛就会被带动起来,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就会变得非常活跃,同时这样也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在课后会有一种学习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养成自学习惯。课堂教学是有限的,有些知识是需要通过课外扩展来学习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不仅是对于学生学习,而且对于未来他们踏入社会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 互动课堂要防止的误区
  互动这个词会让人一下就想到热闹的交谈或者是游戏,但在互动课堂中教师要避免一些误区。如太过追求热闹,对于互动来说一般都是要多热闹,就把气氛弄得多热闹,其实这在互动课堂中是一个误区,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热闹,那么教学效率就得不到保障了。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一种缓解气氛的方式,偶尔在学生紧张的时候给学生一种解压。还有的时候可能教师会走进这样的误区里:只有教师单方面兴奋,学生对于教师的互动不给出回应,让教师单方面的“一头热”这种也是不能在课堂互动中出现的。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的应用普及,很多学校已经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但是在这里有个误区就是可能多媒体教学虽然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在这样长时间利用多媒体进行上课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刚开始的那种热情也褪去了,这时候想要再用多媒体来提起他们的兴趣就十分困难。比如在教学华东师大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带学生来了解一些图形的基础结构,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在图形上的想象力就会大幅度下降,他们都习惯了教师用多媒体来演示,这样的结果也是不用多说的。所以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是不宜过长的,它作为辅助教师上课的工具应该起到的作用是带动师生之间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的。
  三、 互助学习有助于高效学习
  数学学习需要的逻辑思维是特别强的,比如在教学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有一定需求的,让学生在一起相互探讨,达成互动可以让他们更加容易的理解这些知识。而且在这样的一种学习过程中,教师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可能一个学习好的学生,他的逻辑能力却没有成绩一般的学生强,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够讓教师看到把学生教好的希望,让他们知道学生学习成绩并不是不能提高的,只是他们用的方式没有对而已。而且在初中数学有这样的一道题: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三十五个头;从下面数,有九十四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经典的鸡兔同笼,它的解法是多样的,在同学们相互探讨的同时能够提升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也会使他们自身的一种解释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在初中九年级中,学生要接触的东西直接提升了一个层面,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图形的相似,学这节内容,学生不仅仅要有很强的思维逻辑能力,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图形相似是结合了学生对图形认识和图形想象的一门课程,在这种课程中教师跟他们之间的互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点。使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枯燥,天天盯着一个空间想象类型的题目,是很耗脑的一件事。如果没有人陪着一起来学习,想掌握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关注点要是不在题目上的话,学生是不能解决这道题目的,所以在这种既考验思维逻辑力又考验空间想象力的题目里,适当的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 构建和谐良好关系促进互助学习
  互助学习必然是要建立在师生关系上的,毕竟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微妙的,他们一起相处的时间应该是比学生在家人身边更久的。而有效课堂也是要围绕师生关系进行建设,毕竟教师也是从学生一直走到现在的这个位置,他们明白学生,因为在他们还是学生的时候,也可能会像现在他教的学生一样。而只有在师生之间关系良好的情况下,互助学习才可以进行发展,同时有效课堂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建设。当然互助学习不一定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对于学生自身之间的关系也要有一个把握,他们之间相处的时间又是比教师要长的,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互助学习能够更加容易的实现,并且这样也会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竞争关系,使课堂的整体氛围得到提升,这也体现着有效课堂建立的结果。在这种整体良好关系下,学生之间能够互助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也能够实现有效课堂的建设,实现高效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 科学评价加强互助学习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它既是课堂的末尾教学阶段,又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既是衡量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又是体现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要通过大量的题目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而这也是要通过他们不断地改正来提升对题目的理解,来完成对它的了解。同时有些题目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来完成,但是还有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就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才能得到有效的学习,这也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并且学生对自身所做出的反思,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到自己哪里有不足之处,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对自己进行补充,把坏习惯改掉。并且他们能够相互监督,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变自己的习惯,而这种反思也能够使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当每一次的考试结束,学生在一起的讨论就是对自己学习的反思,这种反思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行为,使其发现自身问题并加以改正。而对于教师来说,他们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实现,而且教师能够通过学生来了解到自身的不足,这也是一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助,教师通过学生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学生通过教师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这种方式从多方面补充着学生和教师,使学生和教师能够通过互助学习来提升自己,并且这种互助学习能够使课堂得到有效的利用。把一个事物的几个有关的方面联系起来认识,在联系起来的时候,又抓住它的主要特征,这样对事物的认识就比较完整,比较准确了。在我国也有许多关于反思的警句,其中至圣孔子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同时能够通过身边的同学来进行帮助自己,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学可以帮助完善自身的不足,在这种相互帮助的情况下,学生能够知道自身的不足并且进行改正,让自己朝着优秀学生更进一步,能够让自己成绩得到提升,并且使有效课堂得到发展。而这也是学生反思所在,在反思中与同学进行探讨,帮助自己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其能够得到改变,教师也能通过这些来完善自身的教学计划。
  六、 结语
  在数学课上展开这种互助的上课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且拉近师生关系。对他们自身了解也会明确,互助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相互借鉴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在教师的角度,是使学生能够明白知识点。当然互助学习这个概念不能混淆,它不是让学生在课堂肆无忌惮地打着学习的幌子进行聊天或是做一些没意义的事情,互助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利用课堂上教师在的这段时间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得到解答进而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太过放松,把这样的时间理解为学生之间的探讨,在互助学习的过程里,教师应该要比学生积极,在学生之间走动,看到他们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停下來指点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近,并且学生经常这样进行互助学习,能够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培养出自学能力。数学教学不管在哪个年级,它的学习难度都是挺高的,互助学习能够让学生在与同学交流时,提升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帮助同学记忆知识点,提高教学思维能力。因此互助学习在数学教学上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很多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莉琴.基于自主互助学习模式的初中数学课堂展示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9(2):18-19.
  [2]王金银.略谈合作互助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4):75.
  [3]冯瑞红.浅谈新课改中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43):71.
  [4]何明.核心中的“核心”:试论初中数学“生生互助学习”的核心建设[J].考试周刊,2019(64):80.
  [5]唐德友.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如何互助合作学习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8):143-144.
  [6]芮如鹏.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2):97.
  作者简介:曾昀,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尤其是对高中数学这类十分抽象以及逻辑性强的学科,多媒体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增进课堂趣味,很多教师也会利用多媒体来灵活变换教学方式,缓解高中生即将面对的高考压力,帮助学生得到一些心理上的放松,为学生更好地接受接下来的知识做好铺垫。探究性学习方法是教师在高中数学经常会用到的教学方式,文章将会对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进行简单的概述,对
摘 要:我国历史悠久,前人的思想与高风亮节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值得学生学习,因为它不但能对学生观念、思想等方面进行培育,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认知等,因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教学应用价值。但现实情况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用价值发挥并不完全,本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光发热的优秀传统文化,却因为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导致学生无法从语文教学中充分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文章针对让优秀传统文
摘 要:趣味教育理念是当前备受关注与重视的一种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也因此引发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对其的研究与探讨。文章立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实践,以趣味教育理念的运用为切入点,依次分析与探讨了趣味教育理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与有效策略。旨在通过趣味教育理念的恰当运用,赋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更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氛围中轻松、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更好地收获语文素养的提升
摘 要:数形结合为一种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即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转换成简单易懂的图形,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来看,将数形结合应用到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采取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可帮助学生摆脱固化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高年级  一、 引言  新课标中将数学思想培养定义为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作为普遍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
摘 要:疫情以来,学生延迟开学,“云教育”模式全线开启,它以互联网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多维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场学习”,也可以“离场学习”,可以“在线学习”,还可以“离线学习”。这是另一种深度学习的模式,笔者在“云教育”视域下,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新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云教育;小学数学;线上线下;深度学习  “云教育”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它以互联网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