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域下高校教工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梦”与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将“中国梦”思想融入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引导高校教工党员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高业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括了“中国梦”和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提出了“中国梦”视域下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高等院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是新思想传播最早和最广泛的一个阵地。高校教师作为高知群体的代表,承担着传播與创造人类文明的职责,在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一支生力军。尤其是其中的教工党员,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时代背景下,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与高校教工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探讨,研究提出“中国梦”视域下加强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措施,引导高校教工党员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高业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 “中国梦”视域下开展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一个社会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有关。理想信念教育同时也是高校党员教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其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高校教工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 “中国梦”的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根本要求。“中国梦”既是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的发展目标,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它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这三者相辅相成,互为逻辑。
  (二) 理想信念的内涵
  理想信念,是理想和信念的有机统一。按照《辞海》的解释,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它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信念,指“坚信正确而不肯改变的观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二、 “中国梦”视域下开展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困难和途径
  (一) “中国梦”视域下开展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困难
  在开展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比较经常遇到几个困难:一是高校教工党员素质相对较高,容易产生党建工作抓与不抓无关紧要的思想;二是认为党建工作内容较虚,难以量化考核,因此不积极、不主动;三是高校教工党员由于工作原因,分布较为分散,很难进行集中教育。
  (二) “中国梦”视域下开展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1. 高校教工党员加强自身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 号)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高校教工党员,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对坚定个人理想信念、引领学生的价值观方面,都应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党员教工,更应该起带头作用。应着重关注三个方面问题:
  其一,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提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到要求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从增强政治定力,到强调“心中有党”,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到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问题始终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政治上的要求始终摆在首要位置,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主线。
  党中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是我们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增强政治意识。高校教工要牢牢把增强政治意识放在首位,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领会其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觉悟和理论水平,补精神之钙,以信仰的力量凝聚意志力量、统一思想行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党员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才能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其二,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渠道。思想建设向来被摆在党建工作的首位,强调加强理论学习,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列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的首要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會对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并且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其中强调: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工更加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不断读书,不断领悟,自觉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永不褪色、永不变质,时刻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   其三,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业务能力。
  想要实现理想,就必须既要坚定理想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来要求和鞭策自己,又要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大学是培养人的教育实体。社会公认的现代大学四大职能分别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其中,人才培养排在第一位,它是所有高等学校最重要、最根本的职能。高校只有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把本科教学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才能为社会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人才。高校教师的首要工作便是教书育人,因此要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坚持言传与身教的统一,牢牢坚定理想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真正成为一个受尊敬的人。高校教师还要承担起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的责任,做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以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其中,党员教师更应该在引领学生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 高校加强高校教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如何将严肃枯燥的党建工作化虚为实,靠思想教育走心入脑?这就要求高校结合最新的形式和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向教工传输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让教工党员能够主动愉悦地接受教育。
  其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梦”教育的基础就是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充分挖掘优秀或爱国仁人志士的感人事迹,大力开展以祖国统一、身边的雷锋等为主题的爱国教育活动,探索爱国情操隐性教育的新成效。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中国人民全面抗战80周年等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教职工重温历史,铭记历史,树立民族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其二,利用各种载体,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使“中国梦”视域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
  一是视觉影像类。組织高校教工围绕美丽校园、美丽人文、美丽自然等主题进行摄影创作,表达当代教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展示高校教工的艺术创作水平和文化素养,积聚团结奋进正能量。
  二是新媒体创意类。鼓励高校教工运用新媒体技术,展示优秀校园文化,引导高校教工以积极的心态热爱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和諧,弘扬正能量,倡导健康和谐的工作生活新风尚。
  三是经典诵读类。组织高校教工诵读展现中华儿女投身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光辉历程的小说、诗歌、散文、书信等文学作品,通过诵读优秀文学作品,表达当代高校教工重温中华儿女铿锵岁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和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愿望。
  参考文献:
  [1]刘带.“中国梦”视角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学理论,2015,(10):182-183.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4:159-160.
  [3]高良坚.论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3):32-33.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一系列表现及取得的成效进行综合的评判,其评价方法和指标、内容很多,其中,学生运动参与的评价是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它不但将学生身心健
摘要:计算机已经逐渐成为现阶段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日常中的休闲、工作、学习等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较大的便捷,但是如果计算机的硬件发生故障会给人们带来较大的损失,如自动重启或者死机等,尤其在大型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将对计算机硬件故障表现的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其次对故障诊断的手段进行介绍,并探究计算机硬件维护方面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故障分析;诊断手段
摘要:在实施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美的正确理解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素养  一、 注重学生对新事物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对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察看。观
随着现代社会一孩儿化的普遍。溺爱、纵容造就了许多自私、狭隘、贪图享受的小皇帝、小公主。在现实情况下,怎样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呢?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眼光,改变一些不适应
对话给予了阅读教学丰富而鲜活的内容,使得阅读教学成了学生体验生活、沟通心路、解悟人生的过程。于是新鲜的见解、大胆的设想、神妙的隽语,便由此产生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
<正> “女性写作”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概念。它是指以女性立场、女性视角、女性话语所创造的有别于“他者”文本特征的社会文化现象。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他者”是针对男性写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规定,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但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呢?本文使用梵高的《向日葵》作品作为介质,剖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审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早期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9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