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f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结合中职英语教与学的现状,尝试从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考评方法以及开展第二英语课堂应遵循的原则等多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以求优化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英语;第二课堂
  
  目前,中职英语教学处于一种两难境地:用英语授课,大部分学生听不懂;用中文讲,英语课堂名不符实。据统计,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每班只有不到1/3的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能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另有1/3的学生学起来相当吃力,更有1/3的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入门。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反映是单词太多太难记,语法规则太枯燥,文章太难,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开辟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种休闲的语言学习环境,寓教于乐,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开辟第二课堂教学,也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开展第二课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专业引领的原则。
  为进一步贯彻中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方针,中职英语教师在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时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例如,在汽车专业开展“汽车标志英文名称知多少”的竞赛活动;烹调专业的报英语菜名和点心名比赛等。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可用到所学的专业知识,从而体验使用英语工作的喜悦和成就感。
  2.服务于第一课堂的原则。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围绕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它是第一课堂的合理延伸和适当补充。不能把第二课堂等同于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是在四十五分钟内学习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对其进行记忆和掌握;第二课堂是学生在课外利用某一种休闲方式营造语境,或听歌,或说某一俚语,是休闲中的学习,决不能利用休闲时间完成第一课堂的学习任务。
  3.适度原则。
  中职英语第二课堂中英语的渗透要适量,不能把英语塞满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次数不宜太多,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第二课堂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厌倦心理;应在不冲突休闲作用的情况下开展第二课堂,促进第一课堂的教学。
  4.目标预设原则。
  开展第二课堂要做到有计划性和目标层次化。要想搞好中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学校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要预先制定好可行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课时,安排具体的指导老师,而且要准备好第二课堂教学所需的教材和现代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因此,英语教师在制定第二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具体实践措施
  
  1.校园自然、生活环境英语化,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因此,应为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氛围。在校园自然环境、文化氛围方面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点做法:
  (1)校园标语双语化。如“Keep quiet”, “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and flowers”, “No smoking”, “No spitting”, “No littering”等。
  (2)办公室、教室及各功能室等标牌双语化。如:Class One, Grade One, School Library, Art Room, Music Room, Computer Room, Teacher’s office等等。
  (3)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在各走廊用英语短句,幽默名句名言装饰,利用学校广播开设英语学习专栏,并鼓励学生在课余、在校园、在寝室里用英语就身边的所见所闻进行交流,多方面营造英语氛围。
  2.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现在的中职生知识背景相差很大,有的连26个英语字母都不能准确读出,还有一些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英语发音不准,口语水平很低。因此,教师在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区域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性以及学生性格和兴趣爱好的差异性,提前做好活动小组或专项兴趣小组的报名工作。例如,英语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可参加唱英文歌、英语游戏、英语书法比赛等活动;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参加一些专项的英语兴趣小组,如朗诵组、话剧组、作文组等。这样能使所有参加第二课堂学习的学生英语水平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英语游戏。求知欲、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心理基础。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力和思维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教师应开展一些英语游戏活动,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习环境。如英语单词接龙(Word chain)考查学生的词汇量、“天气预报员”(Let’s Pretend We Are Weather Forecasters)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熟练掌握和运用有关天气的表达方法,“耳语”(Whisper)锻炼学生的听力和英语句子表达能力。这些游戏活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教师在游戏中开展教学,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
  (2)英语墙报。每个班每个月出一到两次英语墙报,展示优秀的英语作品,学生也可在此发表自己学习英语的心得。此外,还在墙报上经常刊登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单词和用语,及部分难记的词形变化。遇到节假日还可出主题墙报。办英语墙报要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吸引读者。
  (3)英语角。英语角是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每周的某一固定时间进行全校性的口语交际活动,爱好英语、擅长英语的学生和教师都可参加。讨论的话题可自由选择,可以谈生活、学习、情感等。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学生的朋友。参加英语角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又能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4)英语节。在每年相对固定的某几天举办英语节,集中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游园活动、英语手抄报、英语晚会、收看英语影视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成就感,还能锻炼实践综合能力,学会如何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
  (5)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能运用到英语的社会实践,是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另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社会语言知识广泛,内容丰富,学生通过交际,不仅能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还能学到一些课堂上没有的东西。同时,通过实践,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英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动机。
  
  三、提高中职英语第二课堂实效的保障措施
  
  1.改革学生考评方法。
  开设第二课堂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休闲、轻松的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因此,在考评方法上,要避免面向过去的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倡导面向未来、关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教师不仅检查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运用非测试性评价(报告、表演、口试等),应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其它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及正确的人生观等,从评价学生学到什么,到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
  例如,考评方法采用学生喜爱的娱乐方式进行。或每学期一次,或每年一次,以唱英文歌曲、模仿英文电影对白、英语小品等方式进行,或由他们自己选定,以他们喜爱的方式展现他们的学习成果。当然,教师也可有计划地举办一些技能竞赛,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阅读比赛等,对第二课堂教学的教育成果进行检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好学劲头。
  2.经费保障。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需要添置教学设备、资料以及购买奖品,因此,英语教师应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做好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和预算,报学校审批,成立第二课堂活动专项资金,保证第二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总之,在中职学校开辟第二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课外学习英语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这项工作,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搞好“第二课堂”。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霍姆林斯基.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张厚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3]杨晓钰.英语教学与课外活动[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赖俊辰
其他文献
对雄性材料SF-M-1花期、花量、花径大小、花粉量等相关指标进行了综合观察测定。研究发现,SF-M-1在花期上与红肉新品种"红什1号"完全适配,且萌芽率、花枝率、母枝单位长度花枝
从对我国与东盟矿产资源合作的现状出发,探索云南与东盟矿产资源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发展前景,并提出合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为合作寻找更新更好的发展道路。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既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本文就“语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这一话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思维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时代赋予
以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的安家岭、安太堡和平鲁东露天煤矿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访谈,发现1020份调查问卷,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和多变量路径分析方法探讨了朔州市煤矿区居民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