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需要重建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文学批评,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在多数,而大多也将它归入到“中文系”专业的专属名词。其实,从古至今,文学批评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最近几十年也在不断拓宽边界,向国外学习。就连我们平日读到的小说,也与文学批评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日前在沈阳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当代文学高端论坛,主题即为“重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陈众议(知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代表作品有《拉美当代小说流派》《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博尔赫斯》等):重建文学批评就有很多问题,首先我们要做自我批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当然不是截然分家的,现在我们的文学批评确实是没有完全肩负起它本身所应该具有的职责。西方从古希腊一直到现在,文学批评一直在引领着时代,担当时代文化理论的先锋。中国古代也是这样,成就最大的非孔子莫属,孔子的《论语》有点儿类似于现在的于丹、余秋雨的文章。
  在今天谈“重建”,其实我们的条件已经越来越成熟了,第一,无论国学是热还是冷,现在大家都已经越来越重视,很多书籍触手可及。第二,这30年,受西洋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我们也基本摸清了一些路数和脉络,所以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准备,无论是心智上的准备,还是学术上的建构。
  重现建构就必然会有所突破,也就会打破一定的传统,这些归根结底也是时代的选择。我希望得到大家认同的观点是:一切文学都是当代文学,一切文学理论也都是当代的文学理论。今天,学习古典文学,也是在现有的状况下再去研究,这其实既有它的当代性,也有难点藏于其中。曾经认为对的很多理论,多年过去之后,它们就应当是被辩证的来看,重建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格非(著名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小说叙事面面观》等):中国的批评或者文学理论需要某种变化、变革,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地、切实地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文学批评从文学研究的学科门类来讲,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但是在整个20世纪,文学批评的领域之大让今天的人吃惊,它基本上已经囊括了比如说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门类。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文学批评,它不仅仅跟文学有关,它也涉及各个方面。所以有人说19世纪是一个小说的世纪,20世纪毫无疑问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世纪。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学批评,我们不妨看看最熟悉却也最陌生的准文本——什么叫准文本,大家看一本书,除了正文以外,书里边还有大量的其他的信息,比如封面、插图、腰封、封面上会有的文字等等,所有这些非正文的信息,附着在一本书里面的信息,我们把它称之为准文本,它不是正式的文本,但是它非常重要。要讨论小说评点也必须要从这里入手。其实对小说的评点,毫无疑问也是准文本,但想要跳过去却又不可能,如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所以这就造成了中国的小说评点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带有某种强制性。也正是有了这种评点,影响了读者,影响了作者的写作内容,让很多流传下来的内容受到了删减或增加。
  中国这么多年发展下来,用张爱玲的话说只有三部小说是好的,《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我的看法跟张爱玲一样,这个“三部”也是经过很多的文人不断修改才出现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当中,评点出现的作用功能不仅仅是指导读者,它本身也是作者的一个部分,至少它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这个创作的工作。
  
  范小青(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品《裤裆巷风流记》《个体部落记事》《城市民谣》等):写作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我一直非常崇拜有天赋的作家,他明明生活在当代,但是他能够把历史的一些东西,过往的一些东西写得那么活灵活现,那么让人佩服,那么让人相信,这种作家我觉得是非常有天赋的,他非常有自信,想象的虚构能力非常强。从我个人来讲,我就不是这样一个作家。我的小说绝大部分跟自己的经历有关,所以说在个人写作的资源上来讲,我是更注重当代性,或者叫当下性。我曾经引用过另外一个词,作家的库存,作家有一个仓库,他仓库里的存量有多少,有的作家长期坐在书斋里面,他的库存就会减少。比如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是一辆高速前进的快速列车,80、90后生下来的时候就在这个车上,成长了20年,始终在这个车上快速的前进。但是我们这代人就不一样,我们过去是在一个牛车上长大的,在那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突然有一天,我们从牛车爬上了快速的火车,而且这个火车越来越快,随着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在太快的火车上我们就会晕眩,就会接受不了,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作家在当下写作的时候碰到的一些困惑。
  当下社会的特点,一个是速度快,一个是事情多,另外一个就是利和义的关系。在这样几个特点之下的文学创作面临着一个既好又坏的一个时代,正是因为既好又坏,它才会成为最好的资源。 这种资源有着它的双面性,就看我们如何去对待和使用,在创作中发挥哪一面。这对于当下的作家是一种考验,对读者是一种考验,对文学批评的研究更是一种不可小视的考验。
其他文献
通过拓朴结构及低序体陈列描述数控控机床的运动结构,进而建立有误差情况下机床的运动模型和刀具方位约束方程,并在三轴数控机床上得到验证。
该文介绍了虚拟制造单元的控制方式并将其与实单元进行了比较,表明了虚拟单元有更强的适应性及所需要的更完备的控制功能。讨论了一种特殊的资源共享问题,提出了求取问题最优解
在外滩的老明信片上,曾有一个地标性要素。即建立于1924年的和平女神像。像的碑座背面刻有八个汉字:“功炳欧西,名留华夏”。这八个字,是对外滩建筑群影响力的的极好概括:名垂中外
介绍了机床上应用直线电机的进展情况,论述了直线电机的原理、特点和分类,着重研究了直线电机高速数控进给单元的组成和设计中应主要解决的问题,指出了直线电机的优越性及其应用
《公约》是在当前文艺人职业精神彷徨和中央号召文化复兴的双重背景下提出的,是中国文艺界从我做起的一种文化自觉,及时而有深远影响。  《公约》的制定和实施包含了文艺工作者多年来的追求和目标,对现阶段文艺界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很好的制约和警示。  《公约》要而不繁,内涵深刻,体现传承。今天的中国,尽管存在多元价值取向,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依然是今天的社会所需要的,也具有不可撼动的社会
从上世纪初至今,外滩的建筑群一直是上海的标志,是上海的名片。这些建筑群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的手笔,也不是建于同一时期,但建筑体态、色彩却是如此协调,整体轮廓线处理又是惊人的和谐,无疑是建筑艺术的精品,精美绝伦,气象万千。正因为外滩建筑群的“功炳欧西,名留华夏”,才有了文化名人的大声呼吁——“外滩申遗”。  申还是不申?利大还是弊大?对此,争议喧嚣不止,既有针锋相对,也有同中有异。对此,本刊记者走
一天早上,我跟张伐对坐着在吃早饭,他对着门我背对着门。刚扒了两口热粥,他对我说:“小杨,你去看看,好像工具间那头出事了。”   五七干校的宿舍是一长条的芦席棚子,在尽头处辟出一间做工具间,放置农具之类。连队里的审查对象就安排在这间里头学习、休息,他们用餐也在这间屋子里。当年张伐是留校审查对象,我成了他的“看守”。听他这么一说我就放下了碗筷,出门朝工具间走去。   只见工具间门口聚了不少人,闹哄
A 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 is to communicate important messages directly without first establishing a random key to encrypt them.A QSDC must satisfy two requirements: 1) secret message is 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