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与思考

来源 :教育观察·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教学观念有了明显的改变,但是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教师应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分析今日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改变自身、改变学生,带领历史学科走出困境。
  [关键词]农村;历史教学;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1-0083-02[作者简介]梁海金(1975—),男,福建南安人,本科,福建省南安市翔云中学副校长。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历史学科由于涉及的范围广、时间长、知识点多,加上学生有中考的压力,有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还是考不好,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对历史学科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到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与效果。而这种情况在农村初中尤为明显,这成为农村中学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瓶颈。笔者结合多年的农村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该学科的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
  (一)学校因素
  1.学科地位如鸡肋
  在中考学科中,语数英是传统的三大科,在学科成绩上既计算等级又计算原始分,因而学校、家长、学生对此高度重视,很多时间都用在了这些学科上。历史学科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是不参与中考的,在学生心目中是副科,而这个观念至今未变。同时,由于历史学科的考试形式为开卷,只计等级,这除了加深学生“副科”的印象之外,还让学生以为平时不用读书,考试时翻一翻书即可。这些都导致学校、家长、学生对它重视不够,让它成为一个鸡肋学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教师地位低
  历史学科地位如鸡肋,导致历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较为低下,学校也往往把不能胜任其他学科教学的老师调整到历史学科教学中。同时,由于历史学科课时较少,因此就出现教师所任教的班级较多,教师接触的学生也较多,这使得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认识所任教的全部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较陌生,从而也让学生没办法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自然而然,学习兴趣就会锐减,学习效果也就难以令人满意。
  3.评价缺乏层次
  对学生的评价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是这种评价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而现实中,学生参差不齐。新课标提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但是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有困难,更何况开设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而英国课程标准就“一般性的教学目标”提出的“在本单元学习结束后,大部分学生能够……一些学生将取得较大的进步并能够……一些学生将取得更大的进步并能够……”就具有很明确的分层目标,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且在中考考试中并没有对农村与城市进行区别,城乡同一张卷子,同一个录取分数。如此缺乏层次的评价标准必然也会影响农村教师是否采用符合农村实际的教学内容,从而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家庭因素
  首先,农村地处偏僻,大部分人以外出打工营生,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其次,就学校所处的乡镇来看,那些比较富有、比较重视教育的家庭,往往已经在县城或其他较发达的地方买房居住,孩子自然而然就转入所在地就读。这样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肯把时间与精力用在学习上,上课发呆、做小动作、混日子等成为课堂的主要状态。
  (三)社会因素
  由于这些年大学扩招,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大学学费高涨,投入又很多,这让很多家庭视升学为没前途之事,不会用心用力地培养孩子,让孩子专心读书。其次是这些年来,乡镇一些人通过外出经商,成为“大款”,而这些人在当年往往都是一些学习比较落后之人,这也给家长一个不好的示范,认为读书无用。
  二、改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思考
  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如此,要想改变,我们教师只能从自身入手,从学生入手,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走出农村历史教学的困境。
  (一)改变自身
  首先,老师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如此,教师自身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状态,自可吸引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通过学习,教师也可发现他人较好的教学方法,加以借鉴利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次,通过学习,教师亦可从书中寻求心灵慰藉,让自己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教学中的一切困境与不如意,从而让自己能够重振信心,改变自我。最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学科的评价方式。由于历史学科地位鸡肋,而且有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即走入社会,学与不学历史对他们的影响不会很大,教师只能另辟蹊径,即对学生学业的考核,更多地结合学生平时的情况,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互助合作等,不再以单一的学科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同时,教师应更多地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阅读,形成阅读的习惯,并把课外阅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考核之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阅历。
  (二)改变学生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改变学生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成绩并不是注定的,人生并不是注定的。正如美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非常强调培养学生“挑战历史必然性的观点”的那样,在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另一个陷阱是认为事件必然要这样发展,事情就该这么发生,这样,个人就会缺少自由意志和做出选择的能力,如果学生认识不到历史本来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那他们就会无意中接受这样一种观念,未来也是必然的或预先确定的,人类和个人行为毫无价值,再没有什么态度能比这个更能够培养‘公民’的冷漠感、玩世不恭和弃世的心态了……我们必须一直努力用历史的语言,归还历史以本来就有的各种选择权”。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有意识帮助学生分析,重要的偶然性因素对于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加速’或‘转向’作用”。从而,让学生树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使自己的未来起到“加速”或“转向”的作用的意识。
  由于历史学科所处的尴尬位置,想让学校、学生、家长在一夜之间就转变观念,真正重视历史学科,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只能通过老师积极引导,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提升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何成刚,沈为慧,陈伟壁.国外历史教学案例译介[M].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在计算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计算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独立探讨问题并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找准计算教学的起点,给予学生参与组织、选择教学内容的机会,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参与计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得到发展的同时,感受成功的愉悦;设计开放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
[目的]分析眼眶爆裂性骨折后复视的原因并探讨相关临床处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眼科就诊的80例行眼眶修复重建术的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期刊
@@
糖尿病皮肤水疱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皮肤表现的一种,多见于四肢,多发于糖尿病病史较长、合并多系统损害的老年患者[1].皮肤慢性溃疡,下肢肌肉萎缩,皮温降低,足背脉搏微弱等,
[目的]探讨Airtraq光学可视喉镜与Macintish直接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急诊气管插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用Airtraq光学可视喉镜气管
期刊
@@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来说,主动探索比被动接受更有趣。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显得
[摘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尊重教材,用活教材”,“先学后教,交流互动”,“发展思考,掌握知识”,让学生在想象、观察、画图、验证、推想等活动过程中,理解知识的内涵,积累数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设计;五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1-0072-04[作者简介]徐幼明,江苏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教师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利用情景、实物、幽默笑话将趣味教学引入课堂;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延伸到课外;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愉快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效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1-0080-03[作者简介]张希智
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推动了东亚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进展.本文考察了当前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基本特征,分析制约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主要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推动学校发展,必须开展学校发展现实状态(实然状态)的诊断活动,寻找学校发展的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应然状态)的差距。本文结合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三路小学的探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发生情况及不同血液净化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150例,其中77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