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预处理方法对杉木核型的影响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4433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型分析是现代细胞学和基因组学的重要基础.运用两种预处理方法对杉木核型进行研究,即离体根尖在0~4℃的冰水中处理60~72 h和离体根尖先用0.05%的秋水仙素在0~4℃的低温下处理18~24 h后,再用0~4℃的冰水处理18~24 h.结果表明,用第一种处理方法所获得的中期染色体较多,其分散度较好,但染色体有多个"缢痕"或出现断裂现象,给着丝点和次缢痕的判断带来了困难;两种方法所获得的核型模式图差异不明显,但第二种方法基本上克服了第一种方法的不足,使得染色体更易观察.
其他文献
《孟子》是“四书”中引用《诗经》篇幅、次数最多的儒家典籍。大量的引用体现了孟子思想对《诗经》的承袭与推衍。文章立足于“四书”与“经”的内在联系,从方法论与价值观
解决物理问题,往往有多种方法.已经解决的某个物理问题,换个角度再作一些探讨,对这个物理题会有进一步的认识.下面举例说明.
针对气体渗碳零件质量不稳定问题,使用测氧传感器对渗碳过程进行碳势控制.结果表明:单参数控制碳势波动大的主要原因是炉气中的CO含量不恒定.根据渗碳设备、工艺等具体情况,
从流域系统经济过程的增长度(IE)、社会过程的满足度(Is)和自然过程的持续度(IN)出发,提出流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发展度(ID)即ID=√I2E+I2S+I2N/3、协调度(IH)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