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证农业、畜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玉米病虫害防治及高产种植技术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有效地病虫害防治措施,为提高玉米亩产量,稳定粮食生产奠定的基础。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高产种植技术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对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保证玉米种植的科学性,切实提高玉米的产量。通过不断改善种植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等措施,保障稳定粮食生产。
1 玉米病虫害防治策略
1.1 大斑病及防治
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感病后,叶片中会出现各种形状各异的斑块,并且随着大斑病的蔓延,玉米植株根茎会逐步地成为黄褐色,最后也会出现植株干枯死亡的情况[1]。防治玉米大班病,可以从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需要做好选种工作,购买优良品种,如农华816、NK815、冀农802等,这样也能够降低玉米患大斑病的概率。其次,需要及时地将患病的叶片清除掉,在叶片清除后需要,用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药剂的喷洒,这样能够避免患病叶片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保证玉米生长的健康。
1.2 青枯病及防治
青枯病是一种在玉米植株生长乳熟期可能出现的病害。在刚刚出现青枯病的时候,玉米叶片会出现一定的突起,其状态是霜害后出现的干枯状态。这种状态下,玉米叶片颜色也会逐步地成为黄色,根茎位置也会慢慢变成褐色,并且玉米果实也会呈现下垂的情况。对于青枯病防治,我们需要通过做好栽培管理的办法来将病害程度降低,比如保证玉米植株的透光性和通风性,确保土壤的湿度比较低。
1.3 病毒病及防治
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感此病,尤以苗期受害最重。植株感病后,叶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比如玉米花叶会出现斑状物,斑状物的出现会逐步的转变叶片的颜色,让其叶片从绿色逐步地转变成黄色。对于病毒病在防治的时候,一般会利用化学法和生物法进行防治。通过生物法防治的时候,一般会通过其他生物结构或者蛋白质来将病毒内部结构破坏,这种手段能够将病毒活性消灭,让其无法影响玉米的生长[2]。通过化学法进行防治的时候,需要定期地进行农药的喷洒,降低病毒病出现的概率。因为生物防治法比较的环保,不会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其尤为受到人们的喜爱。
1.4 顶腐病及防治
玉米顶腐病是新出现病害,出现的原因在于病原菌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和分布,若是达到相关条件,那些病原体和带菌种子会导致玉米顶腐病的出现。并且,带菌种子还能够远距离地进行传播,从而不断地扩大发病的区域。顶腐病还存在系统侵染的特征,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还能够随着风和雨的方式来传播,从而导致发病区域不断地扩大。若是玉米出现了顶腐病,那么其成株时期,病株一般都比较得矮小,并且病态模式也比较多,其会给玉米正常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玉米顶腐病,一般会选择下面三种方式来进行防治。首先,需要保证追肥的及时性,玉米进入到大喇叭口期之后,相关的种植人员必须及时地进行氮肥的追施,特别是对于那些发病概率比较大的种植区域,更应该及时地进行追肥。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及时地进行生長调节剂和微肥的喷施,帮助玉米提高其抗病能力。其次,需要保证药剂使用的科学性,对于出现玉米顶腐病的种植区域可以将广谱杀菌剂合理地运用进来,从而更好地进行顶腐病的防治[3]。最后,需要不断的提高铲趟进度,帮助玉米秧苗提高质量,在这个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将晴天合理地运用进来,在晴天的时候,做好铲趟工作,这样也能够做好田地的提问和排湿工作,将田间存在的杂草及时地铲除,这样也能够帮助秧苗切实提高其生长的质量,从而不断的降低顶腐病出现的概率,帮助玉米增加产量。
1.5 玉米螟及防治
玉米螟是重要害虫,一般情况下,一年会进行六到七代的繁衍,会在玉米叶子上钻出小孔,通过小孔进入到叶心中去,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对于玉米螟防治,当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措施便是将越冬虫源消灭掉,处理上一年的秸秆也能够将玉米螟虫消灭,降低其给玉米造成的影响。除了这种手段还运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比如,可以通过赤眼蜂的释放来进行生物防治,也可以通过苏云金杆菌有悬浮剂来对玉米螟虫害进行化学的防治。
2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研究
提高玉米产量、质量,可以从优良玉米品种选择、确定播种的合理性、苗期及中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具体措施如下:
2.1 科学地进行玉米种子的筛选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种比较多,在种植的时候,不同种子对于气候和区域的要求也不同[4]。所以,在选择玉米品种的时候,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稳产、抗病品种。
2.2 保证播种的合理性
在玉米选种结束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玉米耕作的流程来做好玉米的播种。在播种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种植时间的合理性,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种植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当时的天气等一些因素给玉米造成的影响[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给玉米种植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北方地区的玉米种植需要比南方晚一个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南方是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比较湿润,能够让玉米生长的比较稳定。无论是选种还是播种都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全面的分析天气等一系列的因素,提高玉米的产量。
2.3 做好苗期管理工作
在玉米播种后,必须做好苗期的管理,若是存在缺苗的情况,必须及时地补苗。在补苗结束后,还应该及时地浇水施肥,给玉米苗更好的成长奠定基础。在定苗的时候,还需要将双株种苗留下,保证其更好的生长。在中耕时,种植人员必须合理地控制耕作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浅耕工作。在苗期管理时,必须做好水分控制,定期的浇水,提高水肥管理有效性[6]。虽然玉米的抗旱能力比较出色,但是若是天气干旱严重,还必须及时的灌溉,只有这样玉米幼苗才可能更好地生长,但是在灌溉的时候,也必须根据玉米螟生长情况做好水量的控制,保证幼苗生长的稳定性。
2.4 做好花粒期的管理工作
进行玉米花粒期管理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补肥的重要性,重视灌溉和排涝相关的工作,及时地发现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中耕和除草。在除草的时候,可以将农药合理地运用进来,对农药用量进行合理地控制,降低其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了切实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在收获的时候,还需要做好早熟品种的管理,对于早熟品种在授粉后45d收获,对于中熟或者晚熟的品种应该在授粉后50d来收获。
3 结语
为了切实提高玉米产量,我们不但需要做好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而且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将生物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到玉米全生育期。这样不但能够切实提高玉米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帮助我国不断的进行农业体系的完善,推动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成峰.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及高产种植技术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4):121-122,124.
[2] 郑兴海.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3):154,156.
[3] 刘仲辉.现代农业中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J].种子科技,2020,38(24):34-35.
[4] 吾木提·特留汗.新疆塔城地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0):64.
[5] 朱庆杰.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20(3):92-93.
[6] 孟庆佳.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9):172.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高产种植技术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对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保证玉米种植的科学性,切实提高玉米的产量。通过不断改善种植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等措施,保障稳定粮食生产。
1 玉米病虫害防治策略
1.1 大斑病及防治
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感病后,叶片中会出现各种形状各异的斑块,并且随着大斑病的蔓延,玉米植株根茎会逐步地成为黄褐色,最后也会出现植株干枯死亡的情况[1]。防治玉米大班病,可以从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需要做好选种工作,购买优良品种,如农华816、NK815、冀农802等,这样也能够降低玉米患大斑病的概率。其次,需要及时地将患病的叶片清除掉,在叶片清除后需要,用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药剂的喷洒,这样能够避免患病叶片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保证玉米生长的健康。
1.2 青枯病及防治
青枯病是一种在玉米植株生长乳熟期可能出现的病害。在刚刚出现青枯病的时候,玉米叶片会出现一定的突起,其状态是霜害后出现的干枯状态。这种状态下,玉米叶片颜色也会逐步地成为黄色,根茎位置也会慢慢变成褐色,并且玉米果实也会呈现下垂的情况。对于青枯病防治,我们需要通过做好栽培管理的办法来将病害程度降低,比如保证玉米植株的透光性和通风性,确保土壤的湿度比较低。
1.3 病毒病及防治
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感此病,尤以苗期受害最重。植株感病后,叶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比如玉米花叶会出现斑状物,斑状物的出现会逐步的转变叶片的颜色,让其叶片从绿色逐步地转变成黄色。对于病毒病在防治的时候,一般会利用化学法和生物法进行防治。通过生物法防治的时候,一般会通过其他生物结构或者蛋白质来将病毒内部结构破坏,这种手段能够将病毒活性消灭,让其无法影响玉米的生长[2]。通过化学法进行防治的时候,需要定期地进行农药的喷洒,降低病毒病出现的概率。因为生物防治法比较的环保,不会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其尤为受到人们的喜爱。
1.4 顶腐病及防治
玉米顶腐病是新出现病害,出现的原因在于病原菌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和分布,若是达到相关条件,那些病原体和带菌种子会导致玉米顶腐病的出现。并且,带菌种子还能够远距离地进行传播,从而不断地扩大发病的区域。顶腐病还存在系统侵染的特征,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还能够随着风和雨的方式来传播,从而导致发病区域不断地扩大。若是玉米出现了顶腐病,那么其成株时期,病株一般都比较得矮小,并且病态模式也比较多,其会给玉米正常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玉米顶腐病,一般会选择下面三种方式来进行防治。首先,需要保证追肥的及时性,玉米进入到大喇叭口期之后,相关的种植人员必须及时地进行氮肥的追施,特别是对于那些发病概率比较大的种植区域,更应该及时地进行追肥。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及时地进行生長调节剂和微肥的喷施,帮助玉米提高其抗病能力。其次,需要保证药剂使用的科学性,对于出现玉米顶腐病的种植区域可以将广谱杀菌剂合理地运用进来,从而更好地进行顶腐病的防治[3]。最后,需要不断的提高铲趟进度,帮助玉米秧苗提高质量,在这个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将晴天合理地运用进来,在晴天的时候,做好铲趟工作,这样也能够做好田地的提问和排湿工作,将田间存在的杂草及时地铲除,这样也能够帮助秧苗切实提高其生长的质量,从而不断的降低顶腐病出现的概率,帮助玉米增加产量。
1.5 玉米螟及防治
玉米螟是重要害虫,一般情况下,一年会进行六到七代的繁衍,会在玉米叶子上钻出小孔,通过小孔进入到叶心中去,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对于玉米螟防治,当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措施便是将越冬虫源消灭掉,处理上一年的秸秆也能够将玉米螟虫消灭,降低其给玉米造成的影响。除了这种手段还运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比如,可以通过赤眼蜂的释放来进行生物防治,也可以通过苏云金杆菌有悬浮剂来对玉米螟虫害进行化学的防治。
2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研究
提高玉米产量、质量,可以从优良玉米品种选择、确定播种的合理性、苗期及中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具体措施如下:
2.1 科学地进行玉米种子的筛选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种比较多,在种植的时候,不同种子对于气候和区域的要求也不同[4]。所以,在选择玉米品种的时候,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稳产、抗病品种。
2.2 保证播种的合理性
在玉米选种结束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玉米耕作的流程来做好玉米的播种。在播种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种植时间的合理性,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种植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当时的天气等一些因素给玉米造成的影响[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给玉米种植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北方地区的玉米种植需要比南方晚一个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南方是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比较湿润,能够让玉米生长的比较稳定。无论是选种还是播种都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全面的分析天气等一系列的因素,提高玉米的产量。
2.3 做好苗期管理工作
在玉米播种后,必须做好苗期的管理,若是存在缺苗的情况,必须及时地补苗。在补苗结束后,还应该及时地浇水施肥,给玉米苗更好的成长奠定基础。在定苗的时候,还需要将双株种苗留下,保证其更好的生长。在中耕时,种植人员必须合理地控制耕作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浅耕工作。在苗期管理时,必须做好水分控制,定期的浇水,提高水肥管理有效性[6]。虽然玉米的抗旱能力比较出色,但是若是天气干旱严重,还必须及时的灌溉,只有这样玉米幼苗才可能更好地生长,但是在灌溉的时候,也必须根据玉米螟生长情况做好水量的控制,保证幼苗生长的稳定性。
2.4 做好花粒期的管理工作
进行玉米花粒期管理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补肥的重要性,重视灌溉和排涝相关的工作,及时地发现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中耕和除草。在除草的时候,可以将农药合理地运用进来,对农药用量进行合理地控制,降低其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了切实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在收获的时候,还需要做好早熟品种的管理,对于早熟品种在授粉后45d收获,对于中熟或者晚熟的品种应该在授粉后50d来收获。
3 结语
为了切实提高玉米产量,我们不但需要做好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而且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将生物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到玉米全生育期。这样不但能够切实提高玉米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帮助我国不断的进行农业体系的完善,推动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成峰.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及高产种植技术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4):121-122,124.
[2] 郑兴海.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3):154,156.
[3] 刘仲辉.现代农业中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J].种子科技,2020,38(24):34-35.
[4] 吾木提·特留汗.新疆塔城地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0):64.
[5] 朱庆杰.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20(3):92-93.
[6] 孟庆佳.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