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月份采制的玉绿茶中主要功能成分分析

来源 :浙江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f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2007年4~9月份采制的玉绿茶中主要品质功能成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以6月份采制的玉绿茶最高,EGCG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其多酚总量变化情况相近;4到8月份玉绿茶的没食子酸含量呈现明显递减变化的趋势,9月份则有上升;咖啡碱含量随月份变化呈递减趋势;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以4月份采制的最高,分别达到41.47和21.08mg/g,6月份最低,分别为28.34和12.37mg/g;茶多糖含量以6月份的含量最高,达到18.69mg/g,9月份的最低,为12.85mg/g;6月份玉绿茶的残留PP
其他文献
对国家标准GB/T 5009.18-2003《食品中氟的测定》第三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研究了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检查、pH值和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标准曲线的变
邻菲啰啉可与Fe3+和Fe2+结合形成不同颜色的金属配合物。利用亚硫酸对Fe3+离子的还原作用,使邻菲啰啉-Fe3+配合物转化为邻菲啰啉-Fe2+,产生显著的光谱变化,据此建立测定亚硫酸盐的
[目的】了解上海出口农食产品企业对国外食品标签技术性贸易措施认知水平情况,为更好地进行技术贸易措施的培训与宣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
城市中蕴含着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为了方便、有效的利用城市中的太阳能和风能。基于60 W风光互补电源系统设计了一个小功率便携式风光互补充电控制器,将分散的能源转变为
比较测定了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褐飞虱共生菌不同抗感吡虫啉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抗吡虫啉菌株的羧酸酯酶
青花菜褐茎病是近年来浙江省青花菜产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对全省青花菜褐茎病的症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典型症状样本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镜检,发现青花菜褐茎病的病原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