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青花菜褐茎病是近年来浙江省青花菜产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对全省青花菜褐茎病的症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典型症状样本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镜检,发现青花菜褐茎病的病原菌不
【机 构】
: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省临海市人民政府蔬菜办公室,浙江省农作物管理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花菜褐茎病是近年来浙江省青花菜产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对全省青花菜褐茎病的症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典型症状样本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镜检,发现青花菜褐茎病的病原菌不可分离培养,为专性寄生菌;病样镜检后发现病原菌孢囊梗呈二叉状分枝,小枝末端尖细,孢子囊椭圆形或卵形,大小为(24~27)μm×(15~20)μm,卵孢子球形,黄褐色,厚壁,直径30~40μm;用青花菜的褐色发病组织对健康青花菜花球和植株进行人工接种能引起与田间青花菜褐茎病相同的症状;PCR扩增该病原菌的rDNA ITS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
其他文献
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基因ETA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同时对扩增条件进行优化,以4l株铜绿假单胞菌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并
对国家标准GB/T 5009.18-2003《食品中氟的测定》第三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研究了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检查、pH值和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标准曲线的变
邻菲啰啉可与Fe3+和Fe2+结合形成不同颜色的金属配合物。利用亚硫酸对Fe3+离子的还原作用,使邻菲啰啉-Fe3+配合物转化为邻菲啰啉-Fe2+,产生显著的光谱变化,据此建立测定亚硫酸盐的
[目的】了解上海出口农食产品企业对国外食品标签技术性贸易措施认知水平情况,为更好地进行技术贸易措施的培训与宣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
城市中蕴含着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为了方便、有效的利用城市中的太阳能和风能。基于60 W风光互补电源系统设计了一个小功率便携式风光互补充电控制器,将分散的能源转变为
比较测定了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褐飞虱共生菌不同抗感吡虫啉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抗吡虫啉菌株的羧酸酯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