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科教兴国、德育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国家大力推进人才建设的目标上,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改革与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推广,在小学的思想与道德课程中加入了与时俱进的品社德育。中学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培养尤为重要。德育不仅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德育
  将德育有效渗透到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中学教育的重点任务,中学的学生缺的不仅仅是有关于德育的实践内容,更缺少的是对德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中国教育的大力发展下,不仅要做到中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更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为学生的思想正确形成提供帮助。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能够从课本上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观看世界,是进行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下面,笔者将从中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具体现状、德育的重要概况和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实施策略这三方面来进行本文的阐述。
  一、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具体现状
  由于中学生思想基础处于初级阶段,教师的教学内容较为理论性,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思维也较为薄弱,中学学校在道德与法治文化建设上也比较不重视,认为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就够了。这就导致中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不够全面。为响应国家的文化政策,德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也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德育知识内容的学习与实践。中学教师任务繁重,教学内容也较多,教师极少有时间准备与当代或与时事政治相结合的课件,就导致课堂中学生较为古板、固化地去学习课本的文化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仅达不到要求,学习效率且也极低,与德育知识的融合也较少。
  二、德育的重要概况
  德育属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科学文化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如果对社会发展做不到有用,那最起码也要做到对社会发展无害。德育工作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点内容,是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中的基础核心内容,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向学生示范德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学生的发展需要德育的进行,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需要德育的进行,德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家风品德,可以促进社会文明的建成。
  三、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实施策略
  (1)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教师教学要以课本内容为根本,打好思想文化基础。
  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多以中学生的成长与思想品德为重点,这是中学生进行德育知识学习的基础。无论是学习什么知识,提升哪种素养都需要以课本为基础,只有把课本知识基础打牢固,课本内容熟记于心,中心思想深刻理解,才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才可以把自己所学的内容与当前的德育相结合。德育知识是在《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做的横向延伸与纵向探索,是在新时代下对人民大众作出的具体行为道德准则的要求。因此,我们要以课本内容为根本,学好课本中每一小节的内容。
  (2)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把德育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融入学生日常《道德与法治》课堂和生活中。
  八年级的课程多以法治为主,在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于日常生活中行为举止做出的准则与规范,对于日常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具体操作能力的培养,要在课程的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的知识,通过举行有关德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其意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受、认知德育的作用和影响。教师要做好自身的示范行为,为学生做良好的示范。
  (3)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行为举止中的德育,增强他们的自身约束力和思想道德素养。
  九年级的课程多以社会发展与文明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行为品德。国家重视德育是国家对于中学生文化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培育与建设。学生要从实处了解国家对于德育的重视,增加学生的爱心与社会价值感。教师更要承担起巨大的社会责任感,把培育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及德育理念作为使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把课本的内容与国家具体的贡献相融合,引导学生形成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中国梦的形成,弘扬国家主旋律,为德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四、总结
  德育的深入了解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德育理念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好德育的宣扬者及实践者,学生也要在教师的领导下积极学习德育理论知识,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才可以促进两者的融合与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德、智、體、美、劳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大力宣扬中国先进模范的事例,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亚玲.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时代教育,2014.
  [2]李畅.关于德育教育思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明日.
  [3]王欣莉.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6(6).
  [4]丰少帅.探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思想[J].中外交流.
其他文献
秋红珠油桃,是山东省莒县桃树研究所从‘红芙蓉’和‘万寿红’的自然授粉杂种后代中选出的品种,于2010年8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02060302-7)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7806)等项目的资助下,于2008~2010年进行了日光温室促早栽培试验,表现良好,果实于6月上旬陆续成熟上市,其果实小,平均单果
【摘要】“工匠精神”曾在社会刮起了一阵狂热,学者们更加着重对“工匠”的研究,其实精神才是它的核心,不断突破界限打破常规,才能更为卓越。本文以传统与现代创意剪刻纸为例,传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从对课题的选取至课题的设计传授等各个环节,相互紧扣,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趣味学习,领悟工匠精神的真谛,并且时刻牢记,代代传承。  【关键词】工匠精神;课题研究;创意剪刻纸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I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1.——Can you’s______his name?  ——Yes,I can.  2——E___me.Tim.Is this your pen?  ——No.it isn’s.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出色的提问方法与技巧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获得知识与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效益。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更重视训练学生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课堂上有效提问对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课堂上提问过于泛滥,就必须要对课堂提问实行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
英國温室运营企业Beeswax Dyson Farming将在英国林肯郡投资建设能源节约型生产温室进行草莓周年生产。温室利用沼气设施,将玉米和黑麦等青贮饲料通过厌氧消化反应转化为能量,产生的热量在温室中使用并部分存储,从而节省大量能源。沼气将被提取、净化并转化为CO2,用于改善温室内的生长环境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将用于发电,通过热电联产(CHP)系统为温室供电。温室灌溉
小学音乐中的合唱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类小学生合唱团接连成立,有关小学生合唱团的比赛也日益丰富。出于种种原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训练一直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薄弱点,阻碍了合唱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就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质量与音乐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密切相关。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很多音乐教师不是音乐专业毕业,即使在东部城镇地区,很多教师虽然
本节课的教学方式采用了概念引入、例题示范和练习巩固的形式。学生先练后讲,教师引导纠错。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的互动,新性质的引入采用启发式、问答式,主动引导学生得出性质,再利用题目应用性质,进一步熟练性质的运用。在提问环节,笔者有如下思考,第一点在课堂提问时,学生会主动举手,而举手的学生中优生比例较高,后进生一般不主动举手,他们容易游离在课堂之外。不能有效的参与课堂,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在讲解时容易
1 sister n,姐,妹-对应词:brother n.兄,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本文浅谈了九年级数学的四个备考策略,分别是点燃热情,点亮梦想;“三生”兼顾,共同进步;注重辅导,持之以恒;关爱心灵,阳光中考,希望通过各种策略,让学生在中考时数学科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备考策略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它有可能决定着学生以后人生的方向。因此,如何让学生扎实地走好这一步?如何引领学生争取更好的成绩,是我们九年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必
摘 要,以ORACLE Package语言及支撑环境为基础,有效地利用其对面向对象技术的支持,实现Dispatcher设计模式。  关键词 PL/SQL Package  组件技术 Dispatcher 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 TP31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1-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