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非常家长” 开启双向互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zs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与此同时,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专业的领域知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育儿经验,都是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有效补充。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弥补教师在专业领域中的不足,我们开展了“家长进课堂”活动,形成幼儿教育的"家+园"双向互动教育模式。“家长进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有职业特点的“非常家长”进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幼儿园环境中,或进入课堂授课,或进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传授知识,让幼儿更近距离地接触生活、亲近生活,感受生活,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视野。
  当开展《我在马路边》的主题时,我们可以积极寻找家长资源,请从事交通职业的家长到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交通知识、交通法规。当传授《春夏和秋冬》主题中“夏天怎样预防疾病”的知识点时,可以请当医生的家长给孩子们普及知识。甚至当孩子对某一热点产生兴趣时,都可以邀请有相关经验的家长到课堂中来。上海推行垃圾分类后,孩子们在一起讨论“妈妈的口红属于什么垃圾呢?”自然角投放了小乌龟后,孩子们疑惑于“小乌龟的龟背怎么长得不一样?”,这时候就可以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家长与老师、幼儿一起探究和讨论,这样既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也拓宽了幼儿的思维。
  正值大班《有趣的水》主题开展期间,孩子们对水都非常感兴趣,常常会和同伴讨论水的由来、水的作用等,大部分幼儿知道要节约用水,大班孩子应该有了一定的节水意识,如洗手时水量不过大,用洗手液时关掉水龙头,洗完手后及时关紧水龙头等等,但是生活中还有哪些更多更好的节水方法呢?孩子们还一知半解,由此我们邀请了工作于自来水厂的杨杨妈妈来园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节水小妙招》。
  片段一:以一知万论节水
  “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他来。”杨杨妈妈用一个谜语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接着播放了自来水厂中运作水的视频。她不仅为故事《小敏节水》画了漂亮的图片,而且还准备了优美的背景音乐。杨杨妈妈采用不同于平时的语言活动形式,不再是简单的绘本阅读或PPT展示,而是立体的自制图书,可以抽拉的互动形式让孩子们在听故事时愈加的专注、入神,教室里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杨杨妈妈,认真地听着杨杨妈妈娓娓道来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小敏是一个洗手从不关水龙头、洗澡喜欢玩水的孩子,直到小敏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家的节水习惯改变了他。小敏在生活中变得节约用水了,妈妈洗完衣服的水他拿来拖地,洗手再也不浪费水了。故事讲完了,杨杨妈妈围绕故事内容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平时用的水从哪里来?”、“怎样可以一水多用?”、“节水标志有哪些?”、“水的种类有多少?”,孩子们讨论的热火朝天,都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想回答问题。童童说:“水有很多用法的呀!我们家洗完脸的水都是用来冲马桶的”。球球马上说:“我们家是用淘米水冲马桶的”六六说:“淘米水还可以浇花的,会很有营养!”各种各样的答案层出不穷,孩子们都积极的说着自己的想法。
  努力挖掘身边的家长教育资源,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丰富课堂内容。邀请有职业特点、一技之长的“非常家长”进课堂,不仅让家长更加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使我们的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和多元,这对幼儿、家长、学校都是“双赢”而有意义的事。
  一、雙向互动促成效
  国外研究者将家校合作界定为一种双向活动,是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与教育工作者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其中重要关键词在于“双向”和“相互”。家长进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互动方式,很多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存在着些许误解,认为幼儿园只是玩耍的地方,而当家长真正地进入课堂后,就能切身体会到学校的日常工作。
  二、亲身体验增了解
  作为家长,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孩子在课堂的表现:上课时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积极回答问题、课堂作品完成情况……这些问题在未进课堂之前,家长对孩子知之甚少,而亲临课堂便会一目了然。能以家长的身份走进幼儿园的活动课堂中,在组织活动中既可以看到班级幼儿整体的学习与活动现状,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参与活动中的积极性,在整个群体中处于什么样的能力水平,这样一来, 在每位家长走进幼儿园课堂的时候,都能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所处的能力水平。
  三、互帮互助共进步
  在家长进课堂的活动中,教师会指导和带领家长一起撰写教学活动计划,和家长一起探讨,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帮助家长了解这一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对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特点的把握,才能给家长正确的指导,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巩固和加强对幼儿各方面的了解。同时教师会在和家长的共同探讨中既传播给家长好的教育理念,也能吸取家长在教育幼儿中的一些好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自身关于幼儿的教育理念。
  四、家园一致达双赢
  在家长进课堂的实践中,在和教师的讨论交流、观摩学习中,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会慢慢地融合。教师常常会因为无法向家长解释某些教育观念,甚至有些教育观念抽象地无法被家长所理解和接受,那么通过家长的实际参与和操作,家长能够深切地了解到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的一些教育观念,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同时教师和家长之间在某些教育理念上也会有默契地达成共识,便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幼儿在家园教育一致性的基础上健康全面发展。
  学校吸纳家长走上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进了素质教育,实现全面育人,“家长进课堂”活动优化了课程结构,丰富了课程体系。家长进课堂的活动方式不但能为孩子打开认识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同时也能让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调动幼儿学习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有利地推动教学的发展。我想,“家长进课堂”就像一股清泉,渗入了幼儿园教育的田地,由教育“一个孩子”变成“一群孩子”,体现了家园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实现家园共育双赢的目的。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要素构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中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低段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表达主要凭感性经验。结合一线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故事法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通过故事叙述锻炼表达能力,逐步积累沉淀语言运用的经验,实现语言能力构建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虚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消费方式已从线下消费转移到线上,各大电商平台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对商品的摄影要求也随之提高,专业化,标准化摄影成为主流。中职学校及高校,开设摄影课程成为必然,但是摄影课程创建成本大,耗时长,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展好教学是所有学校面临的难题。摄影课堂小组教学法运用可以保证有限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预期教学效果,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字:素质教学;摄影课堂
期刊
摘要:校外教育相较于学校教育,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其课程的实施也存在灵活性。可灵活性的校外教育课程在导入环节中往往存在导入方式单一、导入流于形式等问题。通过各类课程科学导入的分析与反思,总结校外营地活动课程(以下简称“营地课程”)可通过趣味性、启发性、新颖性、针对性、简洁性这五种策略进行科学导入,以期达到个人乃至营地预期的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营地课程;科学导入;策略  一、营地课程的概述  一
期刊
尊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幼无名师”乃人生一大憾事。可想而知,教师的魅力是如此之大,而教师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让我们每一个教师努力地培养自身的素质,用自己健全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  几乎每个进过学堂的人都有其終身难忘的恩师!中国人民对“师”有特殊的感情,尊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长期以来,师、君、父被称为“三尊”,天、地、君、亲、师被写在同一牌位上供众人朝拜,人们虔诚地称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课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出發。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观察实践、探究研讨。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者,一个主动提出问题并努力去解决问题的研究者。  关键词:综合实践 ;科学探究;改革实践;锻炼能力 ;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超越了学科领域的实践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体为学习对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前儿童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幼师队伍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有效保证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笔者回顾以往的教学工作,以自身经历为例,亲身讲述幼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师;专业成长;自主发展;经验;策略  一、确定角色  普遍幼师入职前基础文化偏低;自身认知不足;在职专业进修难度大;继续教育内容与现实情况脱节;社会地位低和经济待遇差;工作遭受挫折等
期刊
摘要:识字与阅读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做好识字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閱读,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通过识字教学为学生打下夯实的语文基础。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记字不牢,会写很多的错别字。究其原因,汉字太难记,识字本身很枯燥,识字量又很大,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识字的方法单调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识字兴趣。所以,追寻识读的融合之路,是低年段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有理有趣识字,是一种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平台,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都很注重在教学中问题情境来引入各个环节,以启迪学生的思维。那么,当前的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经常存在哪些问题?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现在,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自己
期刊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辩证关系,倡导分组优化的合作学习,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互动性  在农村小学执教的教师普遍有这样的感受: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学生一股脑儿“包揽”进来,参差不齐,个别差异性大,正像一位教师感慨道:“现在的一个班,犹如一幢五层楼,每层上都有一
期刊
今年是我担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三年,经过三年的磨练,我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对教师又有哪些要求呢?下面谈谈我的拙见。  五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第二单元 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而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单元的第八课——美丽文字 民族魁宝。我谈谈本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