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特种稻新品系在龙岩市的适应性评价

来源 :福建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掌握岩红301、岩黑302、岩紫787、连城黑糯、岩黑305、岩黑306等6个特种稻新品系的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以宜优673为对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各品系的农艺性状、抗病性、抗倒伏性和产量表现进行了综合考察。结果表明:岩紫787产量达7257.45 kg·hm2,抗病性好,抗倒伏,在所有参试品系中表现最好,岩黑302次之,两个品系均可作进一步开发利用,连城黑糯产量6565.05 kg·hm2,产量尚可,但抗病性稍差,需作进一步考察,岩黑305、岩黑306产量低、抗病性差,直接开发利用价值小,建议作为育种中间材料使用。
  关键词:特种稻;品系;筛选;龙岩市
  中图分类号:S 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2301(2021)08-0045-04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21.08.007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6 New Special Rice Strains in Longyan City
  DAI Zhan-feng1, ZUO Sheng-li1,2, PENG Yu-lin1, CHEN Ping-ping1, MA Yi-hu1, QIU Qi-song1
  (1. Longy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Longyan, Fujian 364000, China;
  2. Longy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Longyan 3640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the six new special rice strains including Yanhong 301, Yanhei 302, Yanzi 787, Liancheng Heinuo, Yanhei 305 and Yanhei 306, by taking Yiyou 673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agronomic traits, disease resistance, lodging resistance and yield performance of each strain wer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single factor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Yanzi 787 reached 7257.45 kg·hm2, with good disease resistance and lodging resistance, which was the best among all the tested strains. And the second was Yanhei 302. Both of the strains could be further developed and utilized. The yield of Liancheng Heinuo was 6565.05 kg·hm2, which was acceptable, but the disease resistance was a little poor, which needed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Yanhei 305 and Yanhei 306 had low yield and poor disease resistance, and their direc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 was small, so they were recommended to be used as the intermediate material for breeding.Key words: Special rice; Strain; Screening; Longyan City
   我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关注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1]。至今以丰富的特种稻种质资源为基础,在积极开展特种稻特殊性状遗传分析的同时,将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创新出了黑米、红米、软米、巨胚米、甜米等一系列特种稻新种质[2-14],并在水稻育种和生产上提供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5-16]。但是,综观前人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育成的特种稻品种产量不高、病虫害抗性普遍较差、米质适口性一般等问题。为此,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特种稻育种课题组近年来一直专注于优质、多抗、高产特种稻新品种选育工作,并成功培育出了一批特种稻新品系。为加快这批特种稻新品系的推广应用进程,课题组对岩红301、岩黑302、岩紫787、连城黑糯、岩黑305、岩黑306等6个强优势特种稻新品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筛选,以期为这些品系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岩红301、岩黑302、岩紫787、连城黑糯、岩黑305、岩黑306等6个特种稻新品系和宜优673(CK),所有供试材料均由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参试品系系谱关系详见表1)。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0年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25°21′46″N,117°12′99″E,海拔390 m)进行,试验田四周开阔,沙壤土,肥力中等。   1.2.2 试验设计 6月19日播种,7月15日移栽,秧龄26 d,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13.33 m2,插植规格20 cm×20 cm,常规稻丛插4粒谷,杂交稻丛插2粒谷,田块四周插植小区对应品种作为保护行,操作道30 cm。氮肥按165 kg·hm2施用,N∶P2O5∶K2O比例1∶
  0.4∶0.8,氮肥施用按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5∶3∶2,钾肥施用按基肥:穗肥比例1∶1,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其他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
  1.2.3 数据调查与处理 及时、准确记录各参试品系的生育期、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倒伏情况。各品系成熟时,在第1、3重复对应小区中间位置各连续取10丛植株进行考察,共考察20株,然后计算每个品系的平均株高和平均有效穗数,并根据平均有效穗数在两个小区内各取5丛有代表性的植株进行拷种,调查各品系产量结构。对所有小区进行实割测产,单收单晒,单独称重。所有数据在Excel和DPS 2005软件上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
   参试品系及对照的农艺性状见表2。从表2可知,参试品系生育期变幅为119~131 d,除岩黑305和连城黑糯外,其他各参试品系均比对照早熟,其中岩黑306最早熟,比对照早熟9 d。株高方面,除岩紫787和岩黑306比对照矮外,其他各参试品系株高均高于对照,其中岩红301株高最高,达138.7 cm。在有效穗和结实率两个性状上,各参试品系均低于对照。参试品系每穗总粒数变幅为125~163.9粒,除岩黑305和连城黑糯外,其他品系均高于对照。千粒重方面,虽然参试品系千粒重均较大,但由于对照宜优673谷粒属大粒型,因此除岩黑305和连城黑糯外,其他品系千粒重均小于对照。
  2.2 产量
   参试品系及对照的产量见表3。由表3可知,参试品系的产量变幅为5707.50~7360.05 kg·hm2,品系间产量差异较大,各品系单位产量排名顺序为岩红301>岩紫787>岩黑302>连城黑糯>岩黑306>岩黑305。进一步分析品系间及品系与对照间的产量表现可知,岩红301、岩紫787、岩黑302、连城黑糯4个品系的单位产量之间无极显著差异,岩红301、岩紫787、岩黑302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岩红301、岩紫787与连城黑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岩黑305和岩黑306单位产量较低,与岩红301、岩紫787和岩黑302这3个品系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岩红301、岩紫787和岩黑302的单位产量与对照之间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且单位产量表现较好。
  2.3 抗性
   由表4可知,除岩红301外,参试品系及对照均未发生倒伏,抗倒伏性能表现较好。抗稻瘟病方面,所有供试材料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叶瘟,岩红301、岩黑302、岩紫787和对照的叶瘟抗性表现稍好,岩黑305和岩黑306存在穗颈瘟轻度发生,其他各品系及对照均无穗颈瘟发生。参试各品系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较好,除连城黑糯有轻度发生外,其余各品系均未发现病害发生。岩红301、岩黑302和岩紫787的纹枯病和稻曲病抗性表现较好,整个生育期未发现此两种病害发生。从各参试品系来看,岩红301、岩黑302和岩紫787在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上的抗性明显好于对照,更好于连城黑糯、岩黑305、岩黑306。
  3 结论与讨论
   各参试品系当中,岩红301、岩紫787、岩黑302产量高且抗病性好,连城黑糯、岩黑305、岩黑306产量低且抗病性较差,特别是叶瘟发生较重。综合产量、生育期、抗倒伏性和抗病性表现进行分析,岩紫787表现最好,岩黑302次之,兩个品系均可做进一步开发利用,连城黑糯产量尚可,但抗病性较差需作进一步考察,岩黑305、岩黑306产量低、抗病性差,直接开发利用价值小,建议作为育种中间材料使用。
   本试验中,岩红301在各参试品系中单位产量最高,且抗病性表现好,但由于株高太高,在生育后期出现了严重倒伏,倒伏率高达80%,且倒伏程度为伏,产量受到较大程度影响,其产量潜力未能很好地展示出来。因此,水稻育种中,科研人员在对目标性状的极致追求下,必须统筹兼顾其他性状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姚月明,王建平.太湖特种稻-苏御糯的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1986(3):11-12.
  [2]莫识美.特种稻类型及其开发利用[J].广西农学报,2000(3):30-32.
  [3]全东兴,韩龙植,南钟浩,等.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3):227-232.
  [4]赵则胜,蒋家云,戚家华,等.特种稻遗传育种研究现状[J].上海农业学报,2002(S1):40-46.
  [5]廖金花.特种稻米色遗传分析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3.
  [6]杨海亮.特种红米杂交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遗传分析[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1.
  [7]国内外十多年来育成的特种稻主要品种[J].上海农业学报,2002(S1):99-105.
  [8]卢礼斌,蒋家焕,何琴,等.特种稻“闽紫香1号”新种质功能成份分析[J].福建稻麦科技,2005(4):49-51.
  [9]黄庭旭,郑建华,游晴如,等.两系特种稻新品种紫两优737的选育与应用[J].福建农业学报,2020,35(11):1171-1178.
  [10]章清杞,李美德,黄荣华.巨胚糯稻恢复系福巨糯2号的选育[J].杂交水稻,2020,35(5):27-30.
  [11]徐洁芬,凃荣文,张小英,等.苏南稻区优质软米品种筛选比较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20(1):34-35,54.
  [12]柏鹤,马小定,曹桂兰,等.不同类型特种稻种质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差异[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18(6):1013-1022.
  [13]唐清杰,韩义胜,严小微.多抗基因聚合的特种稻海丰黑糯2号抗病虫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J].分子植物育种,2018,16(2):466-471.
  [14]曾跃辉,韦新宇,黄建鸿,等.不同来源特种稻香味和黑色种皮基因的鉴定与遗传特性分析[J/OL].植物遗传资源学报:1-14[2021-05-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996.s.20210325.2021.008.html.[15]吴婷,闵军.巧借东风谋发展,利用资源创特色——湖南澧县发展有色稻初见成效[J].湖南农业科学,2012(16):52-53.
  [16]李茂柏.上海特种水稻研究利用现状与发展展望[J].种子世界,2018(2):11-12.
  (责任编辑:柯文辉)
  收稿日期:2021-06-16
  作者简介:戴展峰,男,1970年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育种与栽培方面研究。
  基金项目:龙岩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9LYF902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明確2种水分处理下小同氮肥用量对苦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苦荞品种‘晋养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止常供水.零氮处理( OD-ON)、止常供水.低氮处理(OD-LN)、正常供水.中氮处理(OD-MN)、正常供水-高氮处理( OD-HN)、重度干旱-零氮处理(HD-No)、重度干旱-低氮处理(HD-N1)、重度干旱-中氮处理(HD-N,)以及重度干旱一高氮处理( HD-N3)对苦荞农艺性状
【目的】探讨红托竹荪与覆土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改善竹荪品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红托竹荪中菌柄+菌裙、菌托、菌盖、覆土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Cd、Pb、Hg、As、Cr)进行含量测定,同时对红托竹荪及其覆土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分析红托竹荪中不同部位对这5种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及各元素的相关性。【结果】红托竹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d>Cr>As>Pb>Hg,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5.38%~65.66%,相对应的覆土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Cr>
摘要:【目的】研究鋁胁迫对杉木幼苗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以期阐明杉木有机酸对铝胁迫的响应特征。【方法】以杉木幼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小同浓度铝胁迫对杉木幼苗体内有机酸和根尖分泌有机酸含量水平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有机酸、铝含量之问的关系。【结果】在杉木针叶和根中均检测到草酸、酒石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和富乌酸等6种有机酸。针叶中抗坏血酸含量最高,根中则以草酸和抗坏血酸的含量最
摘要:【目的】利用枇杷花茶特色资源制备一种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凝胶软糖产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枇杷花茶冲泡质量浓度、明胶、柠檬酸、木糖醇添加量对凝胶软糖的模糊感官综合评分和硬度的影u向.确定凝胶软糖的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枇杷花茶冲泡质量浓度、木糖醇、柠檬酸为白变量的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共进行17组处理,从而确定枇杷花凝胶软糖的最优T艺参数。【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模糊感官
【目的】以麦饭石为载体,制备高效的纳豆芽胞杆菌固体菌剂,为纳豆芽胞杆菌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方法】运用酸、碱、盐等方法探索麦饭石进行改性条件,扩大麦饭石孔隙度及比表面积,提升其吸附能力;并通过添加保护剂(葡萄糖、糊精、淀粉)增加保藏期固体菌剂的有效活菌数残留率,为长期保藏固体粉剂提供技术支持。【结果】(1)确定了纳豆芽胞杆菌最适培养温度为40℃,最适培养pH为7.5。(2)经氯化钠、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改性后的麦饭石吸附最大有效活菌数分别为13.17、12.6、12.7和11.9(×108
【目的】开展林芝市察隅县水稻根际土壤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研究,并探究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酵母菌,并采用rRNA ITS区域序列分析与经典分类法对酵母菌菌株进行鉴定。采用R 3.6.1分析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从林芝市察隅县水稻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352株酵母菌,分属于10个属13个种,优势种为Cryptococcus podzolicus。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全氮和全磷与酵母菌种数及属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氮与酵母菌Shannon-
摘 要:为建立多肉植物红宝石高效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为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以多肉植物红宝石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多肉植物红宝石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75%酒精浸泡60 s,再使用0.1%升汞处理10 min是红宝石外植體最佳消毒处理方法。红宝石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 mg·L1+NAA 0.5 mg·L1(pH=6.0),诱导率可达83.3%;愈伤组织
【目的】从自然状态下的油茶壳堆肥产品中筛选功能芽孢杆菌,为油茶壳堆肥高效生产、饲料发酵等应用提供菌剂。【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广西某油茶壳堆肥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筛选适宜堆肥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以获得多样性较丰富的堆肥芽孢杆菌菌群,经平板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菌株,使用水解圈法和酶活测定方法进行水解酶功能分析,利用菌株形态特征观察、16S rDNA分子鉴定法明确菌株的种属,并运用分子生物学软件MEGAX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重铬酸钾法测定腐殖酸含量。【结果】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是优势菌科,占比
肖榮凤,1977年生,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病害及其防治的研究工作,在由镰刀菌Fusarium引起的茄科、瓜类和中药材等农作物的土传病害(枯萎病、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原学及生物防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专项子课题等20余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2)、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排名均第4)、神
【目的】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旨在为盐碱地改良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吉林西部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农耕水田(N_1)、农耕旱田(N_2)、湿地(S)、草地(C)等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有机碳、全氮、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N_1:9.70~16.27 g·kg~(-1)、N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