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物理教学的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并以实例说明。
  关键词:物理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0)11(S)—0010—2
  
  长期以来,各种考试压力和升学压力使得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展开。教师的教学目标以知识的重现为重点,多次反复地练习与刺激,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做题机器,严重制约着我国广大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提出:教育要为学生服务,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物理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教什么的问题
  
  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育理念,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教育,这是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目标与理念。传统教育以掌握学科知识为重点,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就是能力,忽略了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在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批判过程中产生的,是为了改变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主人、学生是知识的奴隶,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这一现状发展起来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产生了素质教育,这是与“学科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有着根本区别的。素质教育承认人的先天遗传的作用,但是,更强调社会和教育等后天因素对人发展的巨大影响。人本主义强调学生的自由,素质教育则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决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素质教育注重人的个体和集体的统一---、协调发展,鼓励课堂“互动、参与”,并提出“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变了以往单一以掌握知识结论为教学目标,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方法和手段。
  
  2 怎么学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发展,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的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物理现象的展示、实验现象的发生开始,就要让学生注意观察,了解现象的特征,进行认真的思索、猜想和判断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广泛的讨论,试图分析出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以及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这就是产生认知冲突的过程。
  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时,先给学生讲述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以及他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重的物体下落得快。提问: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判断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学生的回答是多样的,有的学生支持亚里士多德,有的学生反对,矛盾突出。笔者提示可以现场模拟。有学生提出可以用一张薄纸和一枚一元的硬币比较,结果可想而知——硬币下落快。于是学生的态度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笔者这时没有作出评价,而是提示学生可以就用这两样器材继续实验,看谁能作出不同的结果。很快,有学生把纸张搓成团,再和硬币比较,发现二者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结果同时着地。此时学生议论纷纷,到底怎么回事?思维自主的活跃起来,笔者仍然没有给出结论,而是提示学生比较纸团和纸片的区别:二者一样重,不同的是二者在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不同。后面的问题学生就比较好理解了,若没有阻力,在地球的同一地点,所有物体下落一样快,即使是羽毛和铁块。提供“牛顿管”给学生验证结论,然后介绍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做的实验,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极大的提升。我国的宇航事业得到很好的发展,不久就要登月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继续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以及它所遵循的规律,学生基本是一边观察,一边讨论总结,最后学生自己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在这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是在适当的时候客串,学生自主的学习,收获比教师直接教授结论要大,同时学生基本无差别的掌握了这节课的教学要求,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学会学习,学会分析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怎么教的问题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这里就涉及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正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它要求教师更新观念,重新定位。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问题、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
  (1)吃透教材、知识点,充分理解所涉及的物理方法、物理思维、物理实验,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本质问题要求突出强化、主要问题开门见山。
  (2)要认真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教学过程层次清楚,问题设置要逐渐深入并切合学生实际。
  (3)课堂结构要严谨,前后关系要理清理顺,逻辑要明确。
  (4)课堂形式要多样、教学手段要丰富、刺激兴奋要充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模拟实验、自制实验,实验目的要明确、过程要明了、现象要明显、问题矛盾要突出,以获得教与学的最佳组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要更好更高的把握课堂,对突发事件不可简单粗暴的抹杀,要让学生认真的分析其原因,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光电效应现象”时,探究“锌板产生光电子的条件”时,传统观点是认为只要照射光有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照射时间,就会产生光电子,就会看见与锌板连接的验电器铂片张开。可是实验时使用L 5kw的灯泡连续照射20分钟,锌板都快发红了,也没有看见验电器有任何的变化,也就是没有光电子逸出。究竟是什么原因?可能是传统的结论错了?或者根本就不可能产生光电子?继续试验,用同样的锌板,换用发光强度弱得多的弧光灯(能产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当弧光灯光线照到锌板的同时就发现验电器铂片张开,表明有光电子逸出。让学生自己讨论锌板产生光电子的条件,学生根据前后的对比试验,很容易就有结论,传统的观点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光波与普通的波有着本质的区别。矛盾很突出,从而让学生对光的本质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
  
  4 呈现的手段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普遍化,多媒体手段以及网络技术引进课堂。现代的课堂教学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素质教育要求现代的学生发展要能与时俱进,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能局限于课堂,网络更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交流平台。这种手段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放大了课堂的“空间”,延长了教学时间。而且多媒体与DV结合,使得很多物理现象重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目共睹”:i例如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以及当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次声波、辐射等问题,学生是无法直接参与体验的,通过资料的形式用多媒体演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伟大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愿望。但是传统的呈现方式也是不能摒弃的,应该是二者有机地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与延伸。
  
  5 评价机制问题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考试成绩上,评价手段单一,评价机制很不完整。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评价的机制需要改革,评价手段要多样,考试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误差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归纳,是不可缺少的评价手段。创造性实验具有更高的评价价值,例如:设计自行车头盔。这其中应用了两个物理学原理保护人的头部:头盔增加头部着地时的受力面积;头盔中的泡沫起到缓冲作用。请学生设计一种头盔使得头部能受到最大保护,还要列举它的安全性能。这个实验既考查了学生对冲量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压强的理解,更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实现素质教育是教师刻不容缓的工作。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不是主宰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有机的结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素质,逐步实现素质教育。
  (栏目编辑 赵保钢)
其他文献
美国各州在教育规划上向来有独立的传统,这在保持区域教育特色的同时也造成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美国政府制定和颁布了相关法案,旨在加强教育监管,提升教育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倡导制定一部全国性质的通用课程标准提上了日程。美国各州教育长官委员会(the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CCSSO)和全国州长协会(the Na
摘 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成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一环,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环境中正在逐步实现转型。该研究运用“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数字平台,从课堂提问行为、媒体应用行为、师生交往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四个维度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矫正课堂教与学行为的建议,最后反思开展数字化观察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评价;多元交互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时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平台-j2EE的实现技术进行改进。文章首先分析了Struts、Spring和Hibernate开源框架的技术内涵。然后,做了整合框架的可行性分析。接着,提供了将这三种框架进行整合的设计和方法,以及在项目中的业务逻辑。同时分析了整合后的框架优势所在以及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最后,将整合框架应用于一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后台管理系统中,并给出了关键代码。  关键词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石河子大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混合式教学中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线,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阐述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缘由、做法、成功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今后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及同行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信息检索与利用;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学
摘要:分析于java多线程环境下算法设计的特点,介绍了绘制Mandelbrot集的计算机算法,定义了Mandelbrot集的几个主要变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计算机算法的实现过程。应用java的多线程机制,良好的实现了对Mandelbrot集的图形绘制。  关键词:Mandelbrot,多线程,java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1-1006
摘要:将格言警句进行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后引入课堂是引领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走出困境和进行课程改革的可行性方法之一。然而并非所有的格言警句都可以进入课堂。笔者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教育价值较高、适合作为教学内容的格言警句一般都具有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有语言魅力、能切实引发读者的认同感和行为改变等的特点。  关键词:格言警句 课程改革 科学解读  丘吉尔曾经说过,对于没读过书的人来说,读读格
摘要:火车网上订票系统是通过网络查询信息,进行火车票的预订、购买、支付的电子商务系统。订票在购票交易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系统深入探讨了J2EE应用系统开发过程及其相关技术,提出了订票系统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了系统体系结构、订票篮设计及系统安全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J2EE;B/S模式;订票篮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
在兰州的黄河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铁桥叫中山桥。  早晨,沿着黄河风情线行走便能看到那壮丽的中山桥。她连着黄河两岸:一边是白塔山,而另一边是宽阔的滨河路。站在桥上看风景,除了东升的朝阳,就是川流不息的黄河了,黄河像一名长跑运动员,从中山桥下冲了過去。而河边柳树的枝叶被微风吹着,好像在给她加油鼓劲。  中午,骄阳似火,在滨河路上,你一定想跳到河里游个泳,但是站在桥上就不一样了。一阵微风吹来,那感觉就不
平时看起来普通的一次性纸盘只要稍加创意,就可以变成好看的饰品。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做一个憨态可掬的绵羊,快点儿动手吧!  准备材料:纸盘、白胶、假眼睛、棉花和黑色羊毛毡布。  1.将白胶以画圈的形式涂在纸盘上。  2.将棉花整理成羊毛卷的样子依次粘贴在纸盘上。  3.當纸盘被棉花全部覆盖后,绵羊的身体就做好了。  4.接着在黑色羊毛毡布上剪出绵羊的脸和腿。  5.把绵阳的脸、腿和假眼睛粘在绵羊的身体
摘要:该文给出了基于PC机的实时时钟的具体实现方法。该方法利用晶体振荡器产生周期波,并根据实际需求来分频得到所需要的频率的脉冲,再利用得到的脉冲对CPU进行中断申请。这样即可把中断申请的次数转换成时间来实现时间的显示,使计时精确到0.1秒位。  随着集成电路飞速的发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实用性和扩展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其精确度。  关键词:PC机;实时时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