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虹:用“善的教育”培养幸福完整儿童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在山上,山在城中。蜿蜒起伏的地势,造就了重庆错落有致的节奏美,穿越重庆巴蜀中学的大门,走过一段清幽的小路,曲径通幽处,便是巴蜀幼儿园。这所创办于1933年的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幼儿园,高的起点注定了它的光芒与不凡,也给了后来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动力与勇气。
  2021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的十周年,也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第十年。“做善美的教育,秉承‘儿童中心’的幼儿教育核心和终极价值观,把教师队伍的专业建设放在幼儿园建设的首位,注重教师专业素养、伦理规范、自觉实践能力的提升。”巴蜀幼儿园园长罗虹的话掷地有声,她带领团队,在幼儿教育“善美·专业”育人之道上,策马扬鞭。
  追求“善美” : 让幼儿教育充满伦理关怀
  2010年,罗虹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从北京师范大学访学归来,她再次以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巴蜀幼儿园。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与变革中,幼儿园应凸显自身的研究特色,开展基于专业学习的教育研究。因此,罗虹以“让专业信仰成为团队共振”为理念,强化教师专业学习与能力提升,紧扣“创造教育”开展课程实践深度研究,以“伦理规范研制”为核心开启了探寻回归教育本质的实践之路。
  在教师管理上,巴蜀幼儿园构建了支持教师自主创造的管理系统,以支持教师自主创造为轴心,侧重解决教师是否“自在”的问题,因为只有自在的教师才能教出自在的儿童。在共同管理精神、参与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下,突破科层管理结构,创建“1—3—3”扁平化管理模式,将层级管理下烦冗的管理流程缩减成以园长室为统领,园务执行部、课程教学部、后勤保障部为支撑的扁平化管理架构,并通过“部门责任制”“项目负责制”和“执行园长制”的建立,让每一个部门、项目以及园所的负责人都有充分自主的空间,也让每一位教师,无论资历年限,只要愿意都有机会参与幼儿园管理工作,使幼儿园真正成为所有人员都有机会参与管理的地方。
  罗虹围绕“幼儿创造教育”坚持开展了20多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五自儿童”育人理念与“自在创造”教育思想。幼儿教育一定是美好的,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追求一种幸福,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就是要在丰富的游戏空间里,自主探究、自我建构,将自在、自信、自由、自然、自主融于孩子的品性里,他们的未来一定是幸福的。
  教师素养是塑造幼儿素质的关键。近年来,部分学前教育机构时有发生的一些虐童事件,让罗虹感觉很痛心,如何保证幼儿教育的全过程充满师爱与关怀?迫切需要一套专业伦理规范来指导教师的行为,保障教育的质量,并让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充满信心。
  做善美的教育,真正让幼儿教育充满伦理关怀,要达到这个目标,一定要有相应的支持系统,在确保教育过程充满关爱、善意,富含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巴蜀幼儿园创造性地建构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的幼儿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帮助幼儿园老师在专业活动中厘清行为边界,细致关照幼儿身心需要,持续改进教学行为。“幼儿教师,是一种无法替代的职业,需要受过专门训练和符合特定行为规范的人来担任。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处理幼儿教育问题时,会以儿童为中心的价值观和儿童利益来考虑问题,并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决策,而不是仅凭经验。”罗虹强调。
  立足专业 : 夯实儿童发展之基
  社会上对学前教育的偏见和误解时而有之,本着打破刻板印象、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初衷,罗虹决心以“专业”捍卫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儿童认知发展最为迅速、关键的时期,但幼儿教师的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等同于‘看护’。”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这个行业的专家。罗虹认为,所谓的专业精神,最关键的就是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有明确的信念,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幼儿教育是一门专业,必须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对待,哪些是应该做和必须坚持的,哪些是不能做和必须避免的,都要十分清楚。
  一个人的“专业”影响有限,一群人的“专业”才能影响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在巴蜀幼儿园,每位教师入园之后都要制订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幼儿园则为教师们组织分层培训,细致入微地关心他们的专业成长和专业需要,并为教师们搭建展示平台。组建专家资源团队,邀请国内外高校专家、教科院专家来园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引领教师基于观察开展课程设计;成立巴蜀幼儿园骨干教师讲师团,走上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高校讲台,为本科、专科学生及国培班学员授课。在学习与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專业特质的教师。“当专业成为信仰,一个人及其组织将会无往不利。打造一支敬业、专业、乐业的骨干教师队伍,培育重庆知名、全国有名的精英教师,这是我和教师们的共同愿景。”罗虹信心十足。
  拥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有高雅的内涵、得体的言行,自内而外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在巴蜀幼儿园,每一位教师都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专业伦理规范的力量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意识里,悄然地变成自觉的行为。
  新生入园,老师发现班里的潼潼专注力不强,很难融入集体生活,还常常有一些攻击行为,于是跟家长沟通交流,以便“对症下药”。不料家长反应非常激烈,完全不认同老师的看法,笃定地说:“我的孩子肯定没问题。”老师想到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中提出:教师在日常教学各环节中,对幼儿个体的某个行为进行持续的观察记录,在充分理解和分析幼儿行为的基础上,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对幼儿进行个别化的引导。于是,老师就对潼潼做了持续、深入、客观的观察记录,然后带着这些记录跟家长交流。潼潼的父母很震惊,也很感动,对老师的专业精神与态度表示敬佩,同时也开始反思。原来,潼潼的父母都是律师,平时工作繁忙,孩子跟着保姆,常常在家里独自看电视,逐渐变得孤僻不合群。知道了问题所在,有了家长的支持配合,老师迅速制订了一套适宜的措施来帮助潼潼,帮助他更好地融入集体。   巴蜀幼儿园老师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巴蜀幼儿园灵动鲜活的“自在创造课程”中。一天,罗虹收到一位家长的微信:“点赞巴蜀幼儿园丰富的课程设置,点赞教师始终站在孩子立场,点赞注重体验思考的理念,点赞蹲下身子做教育!向巴蜀幼儿园学习!”原来在探究“水的秘密”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水的流动等特性,且对此十分感兴趣。指导老师何平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丰富多样的“水”的游戏中探索、体验,孩子们发现水的流动就像是一只手在推着水往前跑,通过改变水管高度能让水从高往低流,水的形态可以随装置不断变化……一个个精彩的观念不断在孩子心中诞生。老师们坚持每周采用“课程动态”的方式梳理儿童的发展,而孩子们也主动将他们的发现与爸爸妈妈分享,家长们都很震惊:原來幼儿园的“课”还可以这样上,巴蜀幼儿园真是孩子们的乐园!
  如今,专业伦理规范已然成为巴蜀幼儿教师处理问题的准则。哪怕是新入职的教师,有了专业伦理规范的指导,也会处变不惊。
  这只是巴蜀幼儿园专业素养的一个个小小的缩影,代表着巴蜀幼儿园教师在践行专业伦理规范过程中不断累积的内生学习力,而这种不断学习与提升自我的内驱力已然为巴蜀幼儿园教师练就过硬专业本领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支持儿童发展的坚实力量。
  顺应天性 : 引领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
  在巴蜀幼儿园,孩子们是灵动的,他们自在、自主、自信,这里的孩子是幸福的、美好的。而这美好的背后,站着一群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以及他们的掌舵人罗虹。罗虹注重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建构,她鼓励教师:要大胆创新开展创造教育,打磨精品活动,要在研究中成为真正实施幼儿创造教育的教学能手。
  走进巴蜀幼儿园活动室,好像进了一个童话王国。墙壁上,贴着孩子们的涂鸦画作,笔触虽稚嫩,创意却大胆。走廊的平台上摆放着瓶瓶罐罐,有饲养的蜗牛、小乌龟,有冒出嫩芽的菜根、头上顶着豆壳的小豆芽。花盆湿润的土壤里,深藏着被等待的惊喜……
  创意泥工课上,孩子们手上沾满泥巴,歪着头捏着各种造型,认真的眼神清澈动人。陈松老师捧着学生的“作品”,兴致勃勃地拉长了语调:“咦,大家看这是什么?”他那仿佛发现了珍奇异宝的表情及语调像水面的波纹一样漾开来,孩子们被他的情绪感染了。
  罗虹说:“这些泥土是老师们通过反复的尝试精心挑选的,质地细腻、可塑性强。看似不起眼的‘玩泥巴’,其实是一门泥塑艺术,是孩子们传递心声、展露天性的情绪表达,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巴蜀幼儿园,孩子们的事无小事,从活动环境的打造再到游戏材料的选择,老师们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亲自参与。生命中接触的所有事物,都会累积成我们想不到的样子,每一步都让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
  巴蜀幼儿园的课程是美好的、自由的、有趣的、无处不在的,它不是一板一眼、教师拿着教材在课堂上讲,而是一种游戏、一种探究。教师不会直接给孩子答案,而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通过引导和有趣的互动激发孩子精彩观念的诞生。
  巴蜀幼儿园没有教材,但没有教材,就是最好的教材。教师们和孩子们一起来发现、生成课程。比如,创意熊的课程、芭蕉树的课程、黄桷树课程等。有一天,孩子们发现挨着的几棵黄桷树,一棵吐露新芽、一棵苍翠浓荫、一棵落叶飒飒,树叶不是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吗?为什么黄桷树会在不同的季节落叶?原来移栽后的黄桷树会打破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规律,常常是哪个季节栽种、哪个季节落叶。班级由此产生了以《春天的落叶》为主题的课程,并延伸出“我们的黄桷树”“叶脉拓展画”等,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课程。“我们支持孩子的所有奇思妙想,为孩子创设各种机会和条件,尊重孩子的自我体验与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悦纳自我。”
  罗虹表示,幼儿园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通过习惯的培养,涵养孩子的学习品质,比如时间观念、规则意识、做计划的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能力等。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敢于质疑与表达等。比如幼儿园的升旗手、礼仪宝贝,升班典礼等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表现、去展示。不要小看“礼仪宝贝”今天小声地叫声“叔叔阿姨好”,下次能够大声地表达,这就是一种成长。中班开始,每个孩子都可以参与班级升旗手的竞选,在竞选的过程中孩子们自主决定展示的内容,准备竞选宣言,大胆地表现自我,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采访中,罗虹一直强调,是孩子在不断地给她和老师们惊喜,孩子理解他所接触的世界时,有其独特的视角,这正是创造力的表现。有一次,一个孩子画了几只没有耳朵的小兔子,老师问:“小兔子的耳朵哪里去了呢?”孩子回答:“小兔子不想听到隔壁装修打墙的声音,就把耳朵藏起来了。”孩子的世界是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是大人想不到的奇妙,我们要更多地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关心孩子的情绪表达。
  曾经有一位访学老师,看到班级活动区孩子们正在玩滚珠游戏,于是她也参与进去,没想到滚珠游戏没那么简单,接连几次都没有成功。她正准备放弃离开,一个小朋友奶声奶气地说:“你不会,就再坚持一下嘛。”访学老师又一次进行尝试,可还是没有成功,小朋友说:“你等一下,这个太难了,咱先玩个简单的。”于是,小朋友手把手地教她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晋级。访学老师很感慨,巴蜀幼儿园孩子的自信专注,面对困难坚持不放弃的态度都让她深深佩服。
  “教师像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罗虹的青春年华、职业梦想全部灌注在了巴蜀幼儿园。花开花落、寒来暑往,罗虹迎来一批批稚嫩懵懂的孩童,送走一批批自信勇敢的孩子,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着自然界和自己的生活,不断创造着属于自己和世界的精彩。
其他文献
教育是国之大计,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衡量高质量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要看数以千万计教师、数以亿计学生的素质能否不断提升和增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和挑战?
期刊
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创建于1978年,校园占地面积100多亩,现有教职工432人、学生6000多人。学校先后获评河北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进,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学校实际,精心制定了《围场二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学校逐
期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自古流传的学习方式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让人们从古至今始终保持着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中国古代文化对语文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问起语文的内涵,王杨军一定会说,山水人情,文人风骨,这才是语文该有的样子。  2019年,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语文山水”的账号迅速走红,视频发布者、杭州丁兰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王杨军极富特色的“古风”语文课堂,令网友们纷纷感叹“这种学习氛围太
期刊
张斌利身高臂长手掌大,说着一口幽默的唐山话,语调变化丰富,总有出其不意的拐弯,就像他的治校方式——不拘一格、出奇制胜。他曾在落后的农村创造“岔河现象”——帮助岔河中学实现了从寂寂无名到全国闻名的转变,又用仅仅两年时间让车轴山中学这所百年老校重焕生机。“能干事”是他的标签。  河北雄安博奥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博奥中学”)是雄安新区唯一的民办高中,也是一所年轻的学校,迫切需要一位“能干事”的校长带领学
期刊
携带全国牛校基因,坐拥深圳最美海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深圳学校”)被称为“海拔高、起点高、市民期待高”的“三高”学校。作为人大附中在北京市外承办的首所公办校,曾有人说,她将成为打破深圳名校格局的“鲶鱼”,也有人预测她无法适应本地的土壤。四年来,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在校长王华的带领下,克服水土不服,以亮眼的办学成绩,回應了种种揣测和期待,引领大鹏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深圳的
期刊
刘波,高级教师,现任职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教科所,镇海区“研之乐”读书会負责人,教师阅读推广人,获评2015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著有《教师阅读力》一书。  《教育家》:根据您对一线教师的观察和了解,您认为当下中小学教师整体阅读状况如何?影响教师读书热情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刘波:我关注中小学教师阅读已有近15年的历史。应该说当下教师的整体阅读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连续
期刊
哈尔滨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千方百计促进校长专业成長,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保障机制,取得了可喜成果。遵循教育规律,依托教育家办学,辐射校长群体发展,市教育局、市教育研究院于2018年在全国率先开启“校长发展共同体”研修工作,培育了共同体文化,创新了校长研修新模式,带动了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发展,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受到广泛赞誉。  创新校长专业成长新模式,促进校长研培事业新发展  哈
期刊
教师A:我去年带的班级非常糟糕,课堂纪律一直乱糟糟的,所以每次考试成绩都倒数。今年带的这届学生要乖得多,但仍有个别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比较调皮,上次月考下来,班级成绩依然倒数。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要想教好书,首先得让学生怕你,那样他们才会好好学。而像我这种性格温和、不够严厉的人,大概还是不适合教书吧。  教师B:有一天我去跟班早读,有一两个学生迟到了一分钟,我口头上叮嘱让他们下次早点到。早读结束后,班上
期刊
山东省威海市羊亭学校秉承“诸育相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新六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近年来,我们从红色阅读与传统礼射两方面入手,将教育教学工作与特色项目创建深度融合。以读启慧,涵养智慧新风;以射立身,锻造强健体魄。学校努力将创新创优项目做出品牌,引领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  以读启慧,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围绕“红色书香,御己育人”的主题,通过线上和线下联动教师、学生、家长三大主体,开展红色经典
期刊
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更需要科学诊断学情,实施有效干预。美国学者库恩提出,学习投入由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方面组成。其中,认知投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感知和信念,如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感知到老师及同伴的照顾、追求和期望等,还包括在学习中认知策略的使用、集中注意、完成任务、对挑战性工作的喜爱等。根据这一理论,参照国内外各类学生学习投入问卷,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设计了校本化的认知投入测量工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