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精神家园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现代文明在生活中上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却在历史的夹缝中求生存。人们在放眼看世界的同时,淡忘了根植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文化积淀。我们不得不感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河流正面临着断流的危机,我们将失去我们的精神家园。
  语文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挽救即将流失的民族文化,尽我们最大的努力重新找回心灵的归宿。
  1.应着力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说到底是以素质来培养素质,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过程。正如苏霍木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味。
  我认为,悉心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有利于语文教师人文素的提高。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的精神,它凝结着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和理想,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终依据。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如《论语》《孟子》《老子》等,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的必读书。
  2.语文教师应钻研教学内容,领悟其中的文化精华
  语文课本所编的篇目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其中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每教一篇文章,首先要钻研教材,领悟其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把传统文化的东西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其中的文化精髓。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一个父亲对孩子深挚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尝试在教材选编的内容之外,选择一些经典名著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其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
  3.语文教师要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融会贯通与自己的生活感悟相结合
  有一句话叫“语文即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传统文化的痕迹。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必须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比如,看了《乔家大院》我和学生一起认识乔致庸,一起感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其实,我觉得教师如果空洞的灌输道理或者就文章谈文章的感受,引起的共鸣并不多。只有教师将这些与自己的生活感悟相结合时,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才会形成自己的思想,才会让自己的思想牵引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思想才会不断进步,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留给学生什么?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给学生留下的应当是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候,他们能想到老师曾经告诉他:“苟利国家生死哎,岂因祸福趋避之”;当他掌握权利时,他能想起老师的教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一个普通人会时时告诫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让学生把高尚的情操作为自己永远的追求,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远大志向的种子。在他人生抉择的关头,脑海中浮现出我们在一起曾经说的这些话,对一个教师而言这是很有价值的。
其他文献
纵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以被动接受式为主。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并发展自己,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是大量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观察,制作、实验、社会调查、数学日记、数学作文等实践性作业;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
期刊
【摘要】目前,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社会更应该多给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更多机会来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 角色 心理健康 职业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只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更多地激励学生。现在的学生思维敏捷,见多识广,教师若还凭借有限的知识或权威的地位,则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使得语文这一充满情趣的科目成了游离于学生需求之外的“自作多情”。阅读是什么?阅读本该是个体面对文本自我感悟为主的思维过程,教师怎可越俎代庖,好为人师?一切都应从学生需求出发,学生的求知需求、自我发展需求就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这些需求并非时刻显性地表现在外,面对具体的文本,这些需求是不自觉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以文本为媒介激发他们处于不自觉状态的需求;从学生的发展来讲,需求不能总是停留在低
期刊
1.案例背景  1.1 教材分析  《相信未来》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是该专题第一板块“吟诵青春”中的第二首诗歌。《相信未来》是一篇预言性的诗歌力作,它写于“文革”这个疯狂的动乱的年代,这个思想禁锢个性压抑的年代,诗人食指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该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的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
期刊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是学好数学知识极其重要环节。不少学生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乃至相当多的时间用于习题作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师在练习题的解读上不到位,本文通过实例对几种练习题的解读方法进行介绍。  1.关联解读法  关联解读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习题读出相关的知识点、思想方法。一读知识点,考虑习题包含哪些知识点,主要考查什么,对以后学生学习哪
期刊
人们将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作为当今幼教改革的重要目标,所以在目前探讨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较行之有效呢?笔者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认为应该选择一个与幼儿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作为突破口。比如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就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一定的可能性。  1.理论和实践依据  1.1 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幼儿期就开始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里的一块“硬骨头”,一个“老大难”,我们倡导要让学生写出有思想、有个性的作文。但如果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写出很有思想、很有个性的作文,我认为这并不客观。我看过一篇文章,谈到教作文的难点,说作文有可教的地方:语法、修辞、逻辑,是可教的;还有半可教的:观察、想象、思考;还有不可教的,是什么呢?是才气、灵气、情感、思想等。而半可教和不可教的,又恰恰是写好作文应具备的素质。特别是情感和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班级工作的教师。他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一般由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良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的教师担任。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德
期刊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在教学中情感必然成为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因此,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精雕细琢,使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引发趣味,创设情感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因此,在教学实
期刊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辨证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1.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