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角度阐述物理史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 目标 物理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88-01
物理史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起来,物理史很少受人重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忽视物理史教育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学物理教学中仍存在着科学主义倾向。然而,物理史中包含的物理思想和观念的变革等深刻地反映了物理学家艰辛的认识、思索和创造历程,蕴含了丰富的育人因素,这都为中学物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入物理史教育,有助于实现《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
中学物理教学要求学生认识物理概念、规律并学会简单的运用,对于这些概念和规律,只有了解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才能更深刻地掌握其内涵。物理学史则记录了人类对物理概念、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过程。 例如在讲述电磁感应时,以安培、法拉第、楞次和麦克斯韦等物理学家在揭示电磁关系工作中的艰辛努力和所得的成果为主线,通过物理学史渗入物理教学使学生在对电磁发展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概念、定律、公式的掌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用物理史料向学生展示科学家在一些重要实验中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勤于观察和善于观察带来的收获。比如,牛顿从观察苹果落地中悟出了地球引力的存在等,让学生在了解物理史知识的过程中便可以认识到注意观察和认真进行实验是学好物理学的关键,同时了解到科学家是怎样发现新课题以及如何设计新实验。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有目的地观察,亲自动手实验,逐步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这无疑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物理学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方法
物理学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科学方法的发展史。物理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它包含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物理学的思想与研究方法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在物理学家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积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以物理学史为载体介绍物理学家从事研究工作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和程序,学习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养成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不但要问为什么,还要积极地寻求答案的习惯,从而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物理教学中,通常我们向学生讲述的往往是经过几次消化了的材料或者是经过抽象的理论加工,系统归纳而形成简明扼要的理论体系。在按部就班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严谨认真,汇聚性思维得到较大强度的训练,但缺乏创造性。物理学史记载了人类揭开世界奥秘和令人兴奋的探索过程,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创新思想。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科学家创造性地研究物理学的方法和研究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优势,把学生带进物理学家创新思维的“情景”中去,使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的创新思维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不仅培养他们逐步学到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应用,更应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物理学中的概念、公式间的关系复杂,原理艰难晦涩,学生一时难以掌握,久而久之则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大多数学生觉得物理难学,有的甚至对物理课有种恐惧感,所以在教学中适当地加入物理学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动人心弦的科学斗争以及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物理史料,既可以使學生体会到自然界的奇妙,缓和紧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家长期探索,不断努力的奋斗过程,触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决心。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物理史中含有相当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无论古代或现代,我国在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上,都有不少卓越的发明和贡献。例如,钱三强教授拒绝国外丰厚的待遇,冲破阻扰,毅然回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完全依靠我国自身力量,研制完成了“两弹一星”,令世界震惊。如果我们能结合教材内容, 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史实,可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使其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杰出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成长道路和研究过程,可以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在紧扣教材、有机渗透的情况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心灵上受到优秀物理学家的感染和熏陶。学习他们勤奋努力、勇攀高峰、敢于为科学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们为攻克难关而百折不回、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坚毅品格,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尊重事实、坚持真理、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总之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深知,科学工作乃至各种工作都需要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决不弄虚作假的科学态度和任劳任怨、不怕吃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学发展史中都包含有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物质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发现等等,不仅展现了物理世界的统一性,同时也展现了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充分展现其历史过程,可以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领会并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正如钱三强院士所说,物理史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值得我们去开垦,并从中吸取营养。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正确认识物理史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功效,帮助实现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兆友.物理学简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2003.
【关键词】新课程 目标 物理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88-01
物理史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起来,物理史很少受人重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忽视物理史教育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学物理教学中仍存在着科学主义倾向。然而,物理史中包含的物理思想和观念的变革等深刻地反映了物理学家艰辛的认识、思索和创造历程,蕴含了丰富的育人因素,这都为中学物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入物理史教育,有助于实现《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
中学物理教学要求学生认识物理概念、规律并学会简单的运用,对于这些概念和规律,只有了解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才能更深刻地掌握其内涵。物理学史则记录了人类对物理概念、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过程。 例如在讲述电磁感应时,以安培、法拉第、楞次和麦克斯韦等物理学家在揭示电磁关系工作中的艰辛努力和所得的成果为主线,通过物理学史渗入物理教学使学生在对电磁发展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概念、定律、公式的掌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用物理史料向学生展示科学家在一些重要实验中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勤于观察和善于观察带来的收获。比如,牛顿从观察苹果落地中悟出了地球引力的存在等,让学生在了解物理史知识的过程中便可以认识到注意观察和认真进行实验是学好物理学的关键,同时了解到科学家是怎样发现新课题以及如何设计新实验。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有目的地观察,亲自动手实验,逐步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这无疑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物理学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方法
物理学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科学方法的发展史。物理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它包含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物理学的思想与研究方法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在物理学家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积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以物理学史为载体介绍物理学家从事研究工作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和程序,学习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养成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不但要问为什么,还要积极地寻求答案的习惯,从而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物理教学中,通常我们向学生讲述的往往是经过几次消化了的材料或者是经过抽象的理论加工,系统归纳而形成简明扼要的理论体系。在按部就班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严谨认真,汇聚性思维得到较大强度的训练,但缺乏创造性。物理学史记载了人类揭开世界奥秘和令人兴奋的探索过程,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创新思想。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科学家创造性地研究物理学的方法和研究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优势,把学生带进物理学家创新思维的“情景”中去,使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的创新思维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不仅培养他们逐步学到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应用,更应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物理学中的概念、公式间的关系复杂,原理艰难晦涩,学生一时难以掌握,久而久之则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大多数学生觉得物理难学,有的甚至对物理课有种恐惧感,所以在教学中适当地加入物理学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动人心弦的科学斗争以及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物理史料,既可以使學生体会到自然界的奇妙,缓和紧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家长期探索,不断努力的奋斗过程,触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决心。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物理史中含有相当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无论古代或现代,我国在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上,都有不少卓越的发明和贡献。例如,钱三强教授拒绝国外丰厚的待遇,冲破阻扰,毅然回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完全依靠我国自身力量,研制完成了“两弹一星”,令世界震惊。如果我们能结合教材内容, 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史实,可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使其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杰出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成长道路和研究过程,可以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在紧扣教材、有机渗透的情况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心灵上受到优秀物理学家的感染和熏陶。学习他们勤奋努力、勇攀高峰、敢于为科学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们为攻克难关而百折不回、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坚毅品格,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尊重事实、坚持真理、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总之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深知,科学工作乃至各种工作都需要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决不弄虚作假的科学态度和任劳任怨、不怕吃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学发展史中都包含有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物质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发现等等,不仅展现了物理世界的统一性,同时也展现了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充分展现其历史过程,可以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领会并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正如钱三强院士所说,物理史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值得我们去开垦,并从中吸取营养。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正确认识物理史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功效,帮助实现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兆友.物理学简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