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uxinz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民办本科高校为我国高等院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起步较晚,教学质量总体相对偏低,也存在教学质量体系有待完善的问题。面对当前新时代国家对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要求,民办本科高校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运行、创新中,需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和改革创新能力,构建多元多维多视角的适应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大学。文章立足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进行论述,以期对自身及同类兄弟高校质量的提升有所借鉴。
其他文献
从2017年秋季开始,初中历史统编新教材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始使用。统编历史新教材变化较大,它的一大亮点就是在编写体例上打破了原来教材的专题史编写体例,回归编年体编写体例。这更能体现出历史学科时序性、线索性的特点,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便于教师教学。但是,在新教材使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内容在顺序的编排上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下面就统编七年级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和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两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举例说明。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严峻的公共卫生形势迫使高校急需反思当前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短板。作者分析了重临床轻预防、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创新等主要问题,认真思考并论证了如何将疫情防控融入教学,提出了重预防、强实践、促全球、厚人文的教学理念转变,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充分挖掘了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试行了在线教学、案例法教学、模拟(虚拟)教学、综合演练等教学方法改革,对提高预防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围绕“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三位一体课程建设目标,从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角度,挖掘光学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
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与清水河流相比,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水文现象,“揭河底”便是其中之一。“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现是: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河底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地毯一样被卷起,然后被水流冲散带走。这样强烈的冲刷,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内能将该段河床冲深几米至十几米。“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