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一堂课的评价应基于学习视角,关注学生的获得和变化,“一堂好课”关注的重点不是教师讲了什么,而是学生获得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要促成和实现学生的“学”发生变化。教师的“教”要能够看得见“学”,留得下“痕”,用得上“研”,唤得起“思”,这可以看成是对“一堂好课”的综合期待。
关键词:学习者视角;学习进阶;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B-0072-04
教改最终要发生在课堂,“教”转向“学”的最终落脚点在课堂,学为中心“落在课上”的效度自然成了对教改评价的聚焦点。正是因为如此,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一堂好课如何实践等话题自然备受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关注。笔者认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对一堂课的评价理应基于学习者视角,致力于学生的获得和变化。“一堂好课”关注的重点不是教师讲了什么,而是学生获得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要促成和实现学生的“学”发生变化。
一、为什么从学习者视角来理解“一堂好课”
教学研讨活动和各类课堂教学竞赛中的课堂教学评价,大多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设计一些评价细目并附上分值,细目中的内容更多的是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评价,是对教师“教”的指标评价,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和互动才能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巧思,侧重的是教学经验的梳理。那么,大家在评析研讨课时会完全依据这样的一份评价标准吗?为什么赛课时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我们平时不用?是什么让我们弱化了对课堂教学评价表的使用?笔者以为,看不到对学生“学”的评价指标要求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与教是不可分割的,教学要设计得精彩,学生的视角往往不可或缺。而关于“学”的评价指标的缺失就导致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要点不够全面,可操作性也大打折扣。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理应是评判一堂课好不好的主角,因此要从学习者的视角来理解、评判“一堂好课”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关注学习者视角的研究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 David Clarke 教授在1999年发起的。学习者视角是从多角度重构和解释数学课堂,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分析,挖掘行为背后的意义来理解学生,实现对教与学之间关系的探究[1]。所以,从学习者视角来理解课堂是对从教师视角理解课堂的补充,如果说从教师视角理解课堂可以让我们明确通向课堂“远方”的路是什么,那么从学习者视角对课堂的理解就可以引领我们将通向课堂“远方”的路走正确。
二、怎样开展学习者视角下的“一堂好课”
站在学习者视角,一堂课“教”的效果好不好要看学生的“学”是否发生了变化,“学”发生了变化,学习才会真发生,学生的思维才能发展,能力才能提升。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应提供怎样的“教”方可支持学生的“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学生持续的、高品质的学习呢?笔者结合课例从以下三方面谈点浅见。
(一)将教材转为“学”的素材
教材的编写需考虑多地域使用的普适性,同时受到篇幅限定,教材内容一般都是以线性、静态的形式呈现,教师需要通过解读教材明确教什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呈现形式和次序教学,那是停留于“教”的层面的教学设计,无助于学生的学。有效的教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创造性地把教材转变为学生“学”的素材,借助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进行知识的建构,让学生“学”的历程看得见。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可以看得出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原型重现、表征支撑、表征内化、结构完善的路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而且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识别和辨认的认知基础,这是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动手操作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笔者在教学长方体认识的时候对教材进行了再改造,提供给学生可“学”的学习素材。
学材的提供,打破了以往学生“就地取材”的常规,而是要让学生有思考地选材。真实性的情境创设需要学生先思考“应该选择哪些有用的材料”,而不能只是把材料进行拼组。教师可以看得见学生“先思后学”的学习路径。在材料中,教师有意放置了四种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学生会发现材料领错或出现多余,需要不断进行修正。在这样的不断调整和修改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学生思维认识的不断深刻,对于长方体的认识也由非本质化逐步通向本质化。
设计学材,需要关注学材的思维层面,通过设置一定的障碍让学习材料更有“看头”,更有“嚼头”。学生由一开始的“想探究”到“有障碍,更想研究”。这样的学材会带给学生连绵不断的“源动力”,让师生都能看得见学习的历程、思考的过程。
(二)让学习留下“学”的痕迹
学生的学习是否发生,需要基于一定的证据。基于证据的教学需要围绕核心问题设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个体或团队合作完成对任务的建构。学生的思维是可预设而不可预定的,学生的想法也会精彩纷呈地呈现,在理解多样想法的过程中寻找相互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实现数学学习的进阶。
笔者在执教“分数的意义”一课时,设计了“从10个圆中任选几个,表示出它们的
关键词:学习者视角;学习进阶;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B-0072-04
教改最终要发生在课堂,“教”转向“学”的最终落脚点在课堂,学为中心“落在课上”的效度自然成了对教改评价的聚焦点。正是因为如此,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一堂好课如何实践等话题自然备受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关注。笔者认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对一堂课的评价理应基于学习者视角,致力于学生的获得和变化。“一堂好课”关注的重点不是教师讲了什么,而是学生获得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要促成和实现学生的“学”发生变化。
一、为什么从学习者视角来理解“一堂好课”
教学研讨活动和各类课堂教学竞赛中的课堂教学评价,大多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设计一些评价细目并附上分值,细目中的内容更多的是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评价,是对教师“教”的指标评价,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和互动才能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巧思,侧重的是教学经验的梳理。那么,大家在评析研讨课时会完全依据这样的一份评价标准吗?为什么赛课时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我们平时不用?是什么让我们弱化了对课堂教学评价表的使用?笔者以为,看不到对学生“学”的评价指标要求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与教是不可分割的,教学要设计得精彩,学生的视角往往不可或缺。而关于“学”的评价指标的缺失就导致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要点不够全面,可操作性也大打折扣。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理应是评判一堂课好不好的主角,因此要从学习者的视角来理解、评判“一堂好课”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关注学习者视角的研究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 David Clarke 教授在1999年发起的。学习者视角是从多角度重构和解释数学课堂,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分析,挖掘行为背后的意义来理解学生,实现对教与学之间关系的探究[1]。所以,从学习者视角来理解课堂是对从教师视角理解课堂的补充,如果说从教师视角理解课堂可以让我们明确通向课堂“远方”的路是什么,那么从学习者视角对课堂的理解就可以引领我们将通向课堂“远方”的路走正确。
二、怎样开展学习者视角下的“一堂好课”
站在学习者视角,一堂课“教”的效果好不好要看学生的“学”是否发生了变化,“学”发生了变化,学习才会真发生,学生的思维才能发展,能力才能提升。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应提供怎样的“教”方可支持学生的“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学生持续的、高品质的学习呢?笔者结合课例从以下三方面谈点浅见。
(一)将教材转为“学”的素材
教材的编写需考虑多地域使用的普适性,同时受到篇幅限定,教材内容一般都是以线性、静态的形式呈现,教师需要通过解读教材明确教什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呈现形式和次序教学,那是停留于“教”的层面的教学设计,无助于学生的学。有效的教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创造性地把教材转变为学生“学”的素材,借助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进行知识的建构,让学生“学”的历程看得见。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可以看得出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原型重现、表征支撑、表征内化、结构完善的路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而且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识别和辨认的认知基础,这是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动手操作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笔者在教学长方体认识的时候对教材进行了再改造,提供给学生可“学”的学习素材。
学材的提供,打破了以往学生“就地取材”的常规,而是要让学生有思考地选材。真实性的情境创设需要学生先思考“应该选择哪些有用的材料”,而不能只是把材料进行拼组。教师可以看得见学生“先思后学”的学习路径。在材料中,教师有意放置了四种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学生会发现材料领错或出现多余,需要不断进行修正。在这样的不断调整和修改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学生思维认识的不断深刻,对于长方体的认识也由非本质化逐步通向本质化。
设计学材,需要关注学材的思维层面,通过设置一定的障碍让学习材料更有“看头”,更有“嚼头”。学生由一开始的“想探究”到“有障碍,更想研究”。这样的学材会带给学生连绵不断的“源动力”,让师生都能看得见学习的历程、思考的过程。
(二)让学习留下“学”的痕迹
学生的学习是否发生,需要基于一定的证据。基于证据的教学需要围绕核心问题设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个体或团队合作完成对任务的建构。学生的思维是可预设而不可预定的,学生的想法也会精彩纷呈地呈现,在理解多样想法的过程中寻找相互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实现数学学习的进阶。
笔者在执教“分数的意义”一课时,设计了“从10个圆中任选几个,表示出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