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a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入院的孕产妇9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选择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采取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效果和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无伤害的患者例数为44人,对照组患者中无伤害的患者例数为26人,且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伤害的人数远远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妇产科中采取了护理干预之后能够大大的提高护理的效果,进而减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出现。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产科不良事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357【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21-01
  妇产科作为临床上比较重要的学科,其疾病种类很多,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盆腔炎等都属于妇产科范围。妇产科疾病的病人也比较广泛,年龄跨度也很大。对于妇产科患者,常规的医疗服务已经不能够为患者的病情和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现代护理的发展以及群众对医疗水平的要求,妇产科需要更高质量、高水平、全方位的医护服务,这可以大大的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的发生数量,我院近年来对部分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实践来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入院的孕产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1~38岁之间,平均年龄26.5岁,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5.8岁。2组患者的年龄、一般资料信息以及心理情况等项指标,通过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干预方法。首先,两组患者都要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而对照组只是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还配合使用了综合性的护理措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主要从病人自身、护士、医疗技术手段等各方面出发,进行访问和分析,了解患者目前护理存在的不满意的地方,找出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及其原因。
  其次,对妇产科的护士进行风险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提抗护理风险的能力,科室内部定期召开风险讨论大会,针对比较重大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同时,为了能够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建立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
  最后,要为护士提供定期的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鼓励年轻护士要不断的接受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拓宽护士的护理知识面,获得更多的先进的护理经验。
  2结果
  2组效果及治疗时间比较见表1。
  表12组效果及治疗时间比较例
  组别例数无伤害轻度伤害中度伤害重度伤害极重度伤害对照组482616420观察组48442100表1示,2组护理不良事件比较,X2=4.9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针对妇产科容易出现的各类不良事件,透过其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防范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对策:
  3.1加强妇产科护士的风险教育。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相应的,就要让妇产科的每一个护士都有较高 的风险意识。所以,要积极对妇产科的护士进行风险教育,要不定期的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增加护士的法律知识。针对新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更加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使全体护士学会用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来积极的协调护患矛盾,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3.2落实风险防范措施。①完善风险管理告知制度,把妇产科高风险的工作进行整理并公布,尽量让每一个护士都知道风险的存在;②对患者家属建立告知制度,针对纠纷容易出现的环节和产妇家属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同时,多好记录的签字工作;③及时的挂上安全警示牌,如缩宫素控制滴速,要不断的叮嘱医护人员提高警惕;④为妇产科制定一份护理风险备忘录,把妇产科中的纠纷、风险记录下来,所有的护士都要进行签名核实。每一项记录都要准确、及时、详细。
  3.3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妇产科是一个注重护理技术的科室,所以护士必须要不断吸取新的技术和经验,同时,护士在每次要使用新药之前都要详细了解药物的详细信息,要深入阅读说明书。医院通过举办业务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科室要实行24小时的轮流值班制度,安排那些责任心强、综合素质好的护士进行值班,确保病人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针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缺乏的情况,要积极争取更多的优质的护士,优选那些有护理经验又有护理技术的护士加入到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妇产科的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极大的改善妇产科的护理效果,从而提供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妇产科出现不良事件。参考文献
  [1]谭惠兴,李馨.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06:178-180
  [2]龚璨.预防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干预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15:142
  [3]雷天会.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2:12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方法,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6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院前急救和护理的临床资料,同时对院前急救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6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过院前急救和护理均安全住院,并且60例患者经过1~4周的治疗后痊愈出院,另外6例患者则由于一氧化碳中毒严重,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3例迟发型脑病、2例记忆力减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快捷护理路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急救中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颅脑损伤急救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随机分组法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抢救、护理,实验组快捷护理路径抢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抢救时间、抢救费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抢救以及护理效果等方面效果上的差异。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耳鼻喉急性感染及其术后疼痛的临床诊治和护理。方法:通过选取2010年12月份到2013年12月份我院收治的耳鼻喉急性感染并进行手术的164例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为对照组(82例,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和观察组(82例,采用扶他林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过手术后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1%,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6%,那么,就有效率来看,对照组明显低于观
期刊
摘要: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所引起的皮肤慢性炎症,一旦停药导致原有皮肤加重、复发,迫使患者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临床表现以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潮红、色素沉着或酒渣鼻样皮炎等,该病好发于面部,治疗周期长,易反复。目前治疗上单用非激素外用制剂疗效欠佳,近年来,我科采用蓝科肤宁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蓝科肤宁皮炎面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柔性管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柔性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87例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0级、1级所占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而3级、4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接受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对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血、TURS、膀胱痉挛、尿路感染明显减少。也就是说术后并
期刊
摘要:前置胎盘是妊娠期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我院31例妊娠晚期前置胎盘孕妇的记录观察护理,由此分析表明,对娠晚期前置胎盘孕妇做好系统的有效的护理是尤为重要的,这样有利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妊娠晚期前置胎盘系统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369【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护理措施。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了解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的实际受伤部位和受伤程度进行具体的针对性的救治护理。结果:这80例患者中痊愈出院的有50例,病情好转稳定的有11例,好转不明显的有6例,转入上级医院的有10例,没有治愈的有3例。结论:安全有效的救治护理措施能够直接的提高患者的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住院24小时内的8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组(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仅进行常规护理。分别在患者入院后2天内及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评分。  关键词:早期心理康复护理急性脑卒中抑郁预后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急危重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与护理。方法:对我院2013年96例内科院前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01月~06月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将07月~12月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优化流程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比较两组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急救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少于对照组,急救诊断率、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急救措施数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