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像与独像:新世纪以来我国特大事故报道中的受难者形象

来源 :国际新闻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我国所有特大事故的新华社报道为分析对象,在"人格化——去人格化"的维度下,对报道中的受难者形象进行文本分析。研究显示,官方报道中的受难者群像与独像并存。可辨识的受难者独像多数为"理想的受难者",遵循着"无辜者等级"并混合了英雄遇难的叙事,呈现出高度同质化和可替代性的面貌。群像的塑造则以"去个体化"为原则,通过引语塑造出亲历的在场者和朴素的感恩者;通过数字化将不幸者对立、比较、排序;通过指代词实现身份区隔和"熟悉的陌生化"等叙事目的。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发展模式的转型演化,适应新形势的国家发展路径、创新要素与创新战略、公共政策制定立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等层面的调整构建了当前国家发展语境。本文基于
<正> 在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由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利益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由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而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一直在延续,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共同的课题。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展和我国跨境资本流
在人本教育、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本课题主持人"本色作文导写"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在中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深入系统地进行"本色作文导写"的实践探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