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老城市文教兴盛。街墙的青砖古瓦无声地诉说往昔的教育故事:背靠越秀山的北京路一带,明清时期番禺县的县学和祭祀孔子的文庙番禺学宫坐落于此。立着金字的牌坊上书“越秀书院街”之处,从前云集广州城众多书院,亦是清朝科举的考场所在地。教育传承广州城的千年文脉,大街小巷深处,书声随处可闻。与城市的发展相向而行,广州教育深深根植于南国大地,并始终呈现着开放包容的气质。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国家战略背景下,广州教育如何迈出现代化步伐?如何梳理过去,又如何面向未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陈爽。
  《教育家》:当前,教育界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很多,您是如何理解“教育现代化”的?
  陈爽: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发展概念,大致包括基本现代化、总体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三个阶段。“十三五”期间,广州已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年全面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概念,包括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体系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治理的现代化五个方面。
  一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只有教育理念转变了,才有制度的转变和内容方法的改革。没有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一直以来,广州都秉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幸福”的教育理念,希望每一所学校都出新出彩,希望每一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出色。
  二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包括学生的现代化和教师的现代化两个方面。广州教育始终把人的现代化摆在十分突出的重要位置。一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始终认为,“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要坚持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孩子在学校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参与实践和体验,注重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唯有“分数”,孩子注定难以行稳致远走好明天的路。另一方面,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教与学的关系。近年来,广州全力构建市、区、校三级教师发展体系,成立6个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和11个区级教师发展中心,实施广州教育家培养工程、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卓越中小学校长促进工程等教师发展计划,全面提升我市教师现代化水平。
  三是体系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广州正在努力构建公平卓越、活力创新、开放包容的教育新体系。公平卓越指教育发展的两大关键指标——公平与质量,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普遍追求,也是我市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教育追求的基本价值和目标。活力创新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活力全球城市的目标要求,充分释放学校自主办学活力。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创新,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激发教育教学活力,形成校园有活力、教师有活力、学生有活力的教育生态。开放包容是广州教育与广州城市品性的一致追求,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的重要彰显,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担当和格局,为所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不同人群提供适宜的教育。广州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不论是学龄儿童还是老年人,不论是本市户籍人口还是非本市户籍的常住人口,在广州都能找到适合的学校就读。
  四是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推动力也是教育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广州教育积极迎接新技术变革对教育的挑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互联网+”人才培养新方式,建立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相匹配的新装备体系,突出人工智能教育、STEM教育,致力于打造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
  五是教育治理的現代化——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没有治理的现代化就难以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对于广州这样一个特大城市而言,教育面临的局面尤其复杂,迫切需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着力构建形成政府依法治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有效参与教育评价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包括加强教育立法,提高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加强政策供给,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教育家》:的确,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概念,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广州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陈爽:广州教育现代化主要围绕构建“公平卓越、活力创新、开放包容”的教育新体系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高质量编制《广州市教育现代化2035》和《广州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系统谋划未来5年乃至15年广州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教育新格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示范城市。到2035年,全面、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市,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公平卓越、活力创新、开放包容的广州教育新体系,成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标杆城市。
  二是做好谋篇布局,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过去的五年是广州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广东视察,亲自为广东工作定位导航,明确要求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基础教育设施布局整体规划总是在城市发展中先行一步,变被动配套为主动保障。从2013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特大城市基础教育布点规划编制工作提前谋划,编制了《广州市基础教育设施布点规划(2019-2035年)》,面向2035年,以常住人口为基数,统筹配置基础教育设施。同时,配合城市更新改造,主动与规划部门、住建部门对接,编制《广州市城市更新优质中学布点规划(2020-2030年)》,结合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人口、产业布局,为未来教育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发挥教育资源在城市新区建设、旧区改造、产城融合、乡村振兴方面的战略引导作用。同时,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和广州实际情况整合优化规划成果,制订实施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加大政府主导建设学校力度,进一步增加基础教育优质学位供给。“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超过32万个,新增示范性高中34所,全市示范性普通高中达到73所。积极引入清华附中等省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省实、华附在我市以新建校区、委托管理学校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层面合理配置和扩增。   三是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教育公平。11个区全部成功创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100%。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建设,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共成立教育集团86个,其中市属教育集团10个,覆盖全市11个区超过80所学校,切实做到把好学校办到家门口,让更多孩子“好上学”“上好学”。积极落实国家“两为主”政策,来穗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积分入学制度,报考公办普通高中从“四个三”简化为“两个有”,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40%是随迁子女,只要来穗了就是广州人,我们就应该尽最大可能提供教育资源,保障其子女有学上、有书读。实现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11个区均建成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全市建成资源教室268间,实现15年免费特殊教育,探索特教学生随班就读新模式。2020年广州市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安置率达98.86%。
  四是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办学活力。印发实施广州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努力破解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释放激发辦学活力。近些年来,广州在此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动态监管机制。深入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改革、中考改革和教师“区管校聘”等改革。在国内一线城市中率先出台校内课后服务政策,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型课后服务体系。探索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管理机制,教育部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推广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的广州经验。探索医教结合的干预机制,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稳步推进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校企联合共建22个特色专业学院、4个示范学院。加快高水平科研与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全市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20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592家。建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实验区各2个、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11个。
  五是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教育的辐射影响力。广州本来就是一座很开放的城市。近年来,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广州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拓展,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市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实现跨越性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现零的突破,新增1个内地与港澳地区合作办学机构(筹)、新增设立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所海外孔子学院,牵头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已达13所。职业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初具规模,建立多个海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及工作站,校企携手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持续扩大广州教育国际影响力。基础教育国际教育资源供给丰富,在穗就读国际及港澳台学生达4.5万人,初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基础教育体系,全市缔结88对国际姊妹学校,289对穗港澳台姊妹学校,姊妹学校数量在全省、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在6个区9所学校率先试点开办港澳子弟班25个;各级各类学校招收国际和港澳台学生4.5万人。深化与深圳、佛山、肇庆、清远等城市的教育合作,广州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越来越突出。
  《教育家》: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请您结合广州市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谈谈未来五年广州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方面有哪些战略谋划?
  陈爽: “十四五”时期,是广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广州进一步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奋力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机遇期。我们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题,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线,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对标对表国家、广东省、广州市“十四五”时期乃至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系统谋划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同时,突出重点,力求在师资队伍建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教育信息化与装备现代化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简单而言,“十四五”时期,我市教育将努力实现1个目标,完成8大任务,实施6大工程。1个目标,即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公平卓越、活力创新、开放包容的广州教育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更加优化,全市教育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形成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教育新格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示范城市。8大任务: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完善发展体系,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三是优化资源供给,加强基础教育平衡性;四是彰显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五是强化内涵建设,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六是加快对外开放,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七是推动技术赋能,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八是深化综合改革,激发教育活力与创新。6大工程:一是新时代高水平教师(校、园长)培养工程;二是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三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四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优化提升工程;五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工程;六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和装备提升工程。
其他文献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为了儿童”多、“基于儿童”不足;儿童参与活动多、决策少,主动学习受限;儿童的意图、思维等深层次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等諸多问题。因此,真正树立“尊重儿童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观,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践中,让儿童的主体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成为园本课程建设中需要深刻反思和改进的领域。  北京市东城区实验幼儿园将“儿童立场”的理念
期刊
父母问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90后的我也是一名4岁孩子的妈妈,本以为育儿方面不会碰到什么难题,没想到,在我的家庭中出现了育儿理念的分歧。  受惠于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我认为应该采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出现问题时正面引导更加重要。孩子爸爸却认为,孩子出现不好的习惯或者调皮的时候,需要靠“打”来解决问题。这一点,我们产生了严重的意见不统一。于是,我与爸爸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沟通。  第一回合
期刊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美育作为五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同时也存在诸多误区。  如何突破“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固化思维,重新定位学校美育的价值与内涵?如何提升教师的美育意识与审美素养?如何打造符合时
期刊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新时代,如何突破师资培养瓶颈,助力卓越教师成长?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邀
期刊
“1932年,中央苏区政府发布了《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植树造林的文件。”在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晴川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晴川实验小学”)崭新亮丽的校园里,植树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场“学百年党史”思政大课,从党史上第一个关于植树造林的文件,到习近平总书记连续9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全校师生听得入神,对接下来的植树活动
期刊
策划:王湘蓉 设计:邵丽娟  大学,以育人为本。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重要的意义在于培養国家所需要的人,服务于社会发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教育该教给学生什么?对于大学之教,本期“议题”邀请多位高等教育工作者畅谈大学的人才培养,传递哲思和洞见。
期刊
在教育研究中秉持科学精神,是高校教育研究者的基本信条,对于既是教书人又是研究者的一线中小学教师而言也同样重要。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科学的教育观还未在全社会真正树立,实际工作中背离教育规律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这就提醒教育工作者,虽然自五四运动以来,科学精神已经在中国根深蒂固,在新时代不断推进我国各类事业蓬勃发展,但对科学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仍然任重道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期刊
策划 :王湘蓉 王楠 周彩丽 陈璠 李文星 设计:邵丽娟  如对广州的特质进行阐述,坚守、包容、开放仍然是凸显的三个关键词。坚守,是一座城对历史文脉的情感和态度;包容,是一座城对往来者的尊重和在意;开放,是一座城对世界的吸引和对创新的追求。广州,四季花团锦簇,有着诗意的浪漫情怀;广州,商贸流通景象繁荣,有着理性的思考和遵循。广州教育在这样的城市风貌里,生发出的意象是生動的。
期刊
辛丑年正月初七,是我撰写此文的日子。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南国早已是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我所在的北国鹤城,依然是冰雪皑皑。北国之春来得晚也慢,但终究会到来。  2021年,是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创办30年,恰逢我从教50年。在这北国料峭春寒之夜,我漫步校园,仰望学校图书馆楼顶霓虹大字——“为融入社会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回首过往,我不禁陷入思考:对于一所学校来讲,最宝贵的是什么?对于一名教育工
期刊
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威亚”)是一家专注于教育信息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全连接智慧教学服务商,致力于应用“云+端”技术优势及人性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连接核心教学场景,改善教与学的体验,让更多师生共享优质教育。  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国新文化的成员企业,央企平台属性赋予奥威亚更强烈的责任与担当,多年来一直专注于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努力;技术实力则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