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面向对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面向对象编程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再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能力,提出“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切实提高三本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两个学期的改革探索,证明了该方法确实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改 任务驱动 面向对象编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007-01
  1 现状与背景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就是将数据以及数据的操作方法放在一起,作为一个项目依存、不可分离的整体—— 对象。对同类型对象抽象出其共性,形成类。类中的大多数数据,只能用本类的方法进行处理。类通过一个简单的外部接口与外界发生关系,对象与对象之间通过消息进行通信[1]。相对与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思想,面向对象的程序模块间的关系更为简单,模块的独立性,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但是,很多学生在先学了结构化的程序设计之后,再来学习面向对象的一些概念就显得难以理解。封装,继承,多态,对象,这样的概念显得很抽象。目前,《面向对象编程技术》课程教学是老师单一授课后布置一些小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过分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加上刚刚接触面向对象这些抽象的概念,普遍有畏难和厌倦的情绪。为此,本文将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及实践的方法对本门课程进行改革。
  2 “任务驱动”教学
  2.1 “任务驱动”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任务为核心,通过分析该模式中的学生这一主体,设计合适的任务,引导学生去完成该任务,最后,针对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2,4]:(1)学生能力的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是任务的主动实施者。对学生能力的分析,有利于教师设计出更符合学生特点及能力的任务,更好的提供帮助和指导,设计适合学生任务与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分析可以使用摸底考试、问卷调查、查看以往课程成绩和与之前的授课老师进行沟通等方法来实现。(2)学习任务的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中的任务是学习的核心,以任务驱动学习,以任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设计合适的任务是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目标、任务。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到任务所涵盖的知识点要合宜,任务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主体水平,任务的解决方式要是多样化的。(3)学习资源的设计。为了能帮助学生顺利的解决问题,老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必要的预备知识。因此在任务的设计中,需要详细考虑到学生要完成该项任务需要哪些学习资源,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得,或是学习查找开发软件自带的MSDN,以此来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4)分析总结。适时地总结可有效的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总结应为知识体系串讲,简明扼要,避免限制学生思维。(5)评价。评价意味着根据某些标准对学习者进行鉴定或价值判断[5]。评价通常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检测和评价以便之后更好的完成。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整个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学生任务完成以后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在此教改模式中,形成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
  2.2 内容以及目标
  “任务驱动”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参与讨论,以及表达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在对案例的解决过程中,不仅动手能力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那些抽象概念的理解。避免了那种“从概念到概念”的填鸭式教学。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理论性和抽象性比较强,采用此方法就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能力。
  2.3 主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特色
  引入此方法之前,课程教学一般做一些概念的解释,配合几个简单的例题,实验课程再让学生完成相应的题目。这样知识点相对零散,对于综合起来的题目,很多学生分析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此次改革教学的探索中,我们的任务就只有一个,一个比较大的案例,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概念,不断的来丰富我们的案例,将新学的概念一一融入,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任务案例。这样学生对面向对象的所有概念有了一个整体统筹的理解。例如,我们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设置的任务是“某公司人员信息管理”,从最开始简单类的设计,到后面静态数据的添加,继承的设置,多态的设计,一一来丰富我們的这个例子!概念讲解结束了,我们的整个程序也差不多完成了,比起单一零碎的例题,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全局的概念。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都是最总结性的事后评价方式,如期末的笔试。此次的教改中我们将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形成性评价,将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一个标准,同时,将期末的笔试考核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不是传统零碎概念的考查,而是一个一个具体任务的解读。
  4 成果
  笔者将此方法引入到教学方法中,对两届学生的成绩进行了比较,发现效果比较显著。2009级软件班的学生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率78%,2010级软件班学生的通过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率达到了90%。在我们的课堂交流中,学生也普遍反映自己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践中对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了。
  5 结语
  改革不但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实践。本文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有着完整的理论支持,笔者再结合独立学院的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实践。在这次教改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然在教学改革的这条道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郑莉,董渊,张瑞丰.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蔡韶华,詹泽慧,叶惠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J].2008(12):119-122.
  [3] 杨晓燕.案例驱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改纵横,2007(18):91-92,95.
  [4]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4):64-73.
  [5] 朱建凯,刘华富.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改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5):112-113,11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又达到扩展学生思维。我在教学过程中常运用辅助实验,利用实验指导学生分组观察,并在课堂上采用轻松的讨论式教学手段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 辅助 讨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026-01  在教授《
1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同时也是对技术环境下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建构过程,是将各类教学模式的结构成分与技术应用条件之间的整合过程。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即数字化学习),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强调
随着我国英语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了适应教育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学生的自我教育也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表现、道德习惯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方法,为了更好的实现中专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文章着重探讨了自我教育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中专学生的应用状况。  关键词:中专学生 激励 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002-01  自
目的研究广州大学城学生对口腔疾病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为广州大学城学生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进一步做好对大学生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广州大学城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