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胡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都曾是杜威的学生。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对蔡元培、晏阳初以至毛泽东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客观、系统地的研习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无疑对构建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系统,使职业教育与实践能够实现完美的结合意义深远。
约翰·杜威(J0hn Dewey,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20世纪对东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
杜威以革命性的勇气对此前的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彻底、深广的审视、批判、继承和创新,不仅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教育思维方式,而且以其巨大的穿透力在人类的各个教育领域引发了广泛而深远的变革,这其中包含着对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影响。
人们对杜威的普通教育思想几乎已经耳熟能详,但走进杜威思想深处,发现杜威的教育理念不仅仅局限在普通教育上,他对职业教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其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指引下,在对传统职业教育理论的批判中,应当时美国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展示着杜威作为一个向往民主主义社会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对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执教生涯
杜威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别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杜威给人的印象是有点害羞,天资并不聪慧,但却好学深思、手不释卷、喜爱阅读,是大家所公认的一位书虫。他15岁从贝林顿当地的中学毕业后,进入维蒙特大学就读,在1879年完成学业。
1882年的秋天,杜威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申请教学奖助金,先后两次被拒,在他大学时的教授泰锐、哈锐士的鼓励下,开始了以哲学为主的研习生涯。当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富于思辨气息,注重自由运思的精神使杜威有发展哲学见解的机会与环境。
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杜威开始了他的大学教师生涯。从密执安大学到芝加哥大学,再从芝加哥大学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执教生涯,清楚地勾画出他在学术上走向成熟的轨迹,也清楚地展现了他由美国走向世界的过程。杜威的大学执教生涯就是他逐步成为一位具有创造力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的生涯。
1884年至1894年期间,杜威在密执安大学执教。1886年,密执安大学成立了由该大学的教师以及安阿伯和依普西兰蒂中学教师组成的“密执安教师俱乐部”,俱乐部对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颇为关注。杜威是这个俱乐部的主要成员,并在1887年至1888年间担任该俱乐部的副主席,后来还成为这个俱乐部的终身成员。杜威经常在俱乐部的会议上发表讲话,阐述他的教育观点,俱乐部的活动促使他把教育理论与心理学和哲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杜威从1 894年开始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和教育系主任。正是在这一时期,杜威开始了他影响极大的教育实验活动。
1896年,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一般通称“杜威学校”。在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的领导下,“杜威学校”开展了课程、教材和教法上的教育实验工作。据杜威自己的回忆,在芝加哥大学的10年对于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关键时期。《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著作就是他在这个期间发表的。
1904年杜威赴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杜威的事业也自此达到全盛,这也是他由美国走向世界的时期。杜威的一些重要的教育著作,如《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就是在此时期发表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他实用主义思想的代表著作,该书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影响很大。在这部著作里,杜威系统论述了教育的目的、经验与思维、思维与教学、教材、课程、职业与教育等内容。杜威特别强调“教育的目的在过程之中,而不在过程之外”。
在这一时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杜威作为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的学术地位真正得到了确立,并被人们普遍公认,成为一位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世界级教育家。他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美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深邃的职业教育思想
职业教育的深层内涵 “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但以前人们对它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以往人们总以为职业教育就是商业教育或工艺教育。杜威认为由于每个人在社会中部要从事一种职业,因此,所有的教育实际上都具有职业性质。
职业教育、自由教育整合观 杜威敏锐地看到,工业发展后美国教育的核心问题便是职业教育、自由教育整合问题。
杜威认为,自由教育应彻底抛弃它的高高在上、脱离社会需求、脱离学生未来工作生活实际的传统,彻底摆脱它迂腐、无用的形象,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融入工业的因素,把个体培养成有用的公民,使他们既能对社会做出有用服务,又能过着体面的生活。
职业教育也应彻底远离狭隘的技能训练模式,应当让学生在科学与社会的基础上掌握技能和知识,在与科学、艺术、社会的关系中理解工作。杜戚认为不应当把职业教育和自由教育割裂开来,单拙设立,而应当把它们整合起来,实行综合教育计划。这种教育“崇尚的是自由而不是顺从,是创造精神而不是机械的技能,是洞察力和理解力而不是背诵书本和按照别人的意图完成任务的能力。”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杜威认为职业教育的基点应是“教育”而不是“工业”,职业教育决不能成为工业的附庸,不应当问学校能为工业做什么,而应当问工业能为学校做什么。
杜威这一思想不仅在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美国职业教育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1932年杜威被选为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两位名誉主席之一,当时全国教育协会报告基本上是存杜威思想影响下形成的,要求在普通中学里蕴涵职业能力培养,而不是单纯地开设专门性的职业技术学校,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职业教育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所遵循的基本上是杜威的这一思想。二战以来,“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杜威这思想无疑对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的这一改革具有巨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职业教育价值观 杜威高度赞赏职业教育的价值,他认为职业教育的价值主要指职业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意义。他写道,“无论在实际方面和哲学方面,解决目前教育状况的关键在于逐步改造学校的教材和方法,以便利用代表社会职业的各种形式的作业,并阐明其明智的和道德的内容”。
对工业生活的观察,使杜威深刻地认识到,工业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而且是一种很有教育价值的生活。如果充分利用工业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把这种生活经过教育改造后引入到教育中来,会使学校生活更有生气,更富于现实意义,与校外经验有更密切的联系;并且通过作业进行的教育所结合进去的有利学习因素比任何其他方法部要多,这就是职业教育的意义所在。
约翰·杜威(J0hn Dewey,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20世纪对东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
杜威以革命性的勇气对此前的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彻底、深广的审视、批判、继承和创新,不仅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教育思维方式,而且以其巨大的穿透力在人类的各个教育领域引发了广泛而深远的变革,这其中包含着对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影响。
人们对杜威的普通教育思想几乎已经耳熟能详,但走进杜威思想深处,发现杜威的教育理念不仅仅局限在普通教育上,他对职业教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其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指引下,在对传统职业教育理论的批判中,应当时美国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展示着杜威作为一个向往民主主义社会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对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执教生涯
杜威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别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杜威给人的印象是有点害羞,天资并不聪慧,但却好学深思、手不释卷、喜爱阅读,是大家所公认的一位书虫。他15岁从贝林顿当地的中学毕业后,进入维蒙特大学就读,在1879年完成学业。
1882年的秋天,杜威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申请教学奖助金,先后两次被拒,在他大学时的教授泰锐、哈锐士的鼓励下,开始了以哲学为主的研习生涯。当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富于思辨气息,注重自由运思的精神使杜威有发展哲学见解的机会与环境。
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杜威开始了他的大学教师生涯。从密执安大学到芝加哥大学,再从芝加哥大学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执教生涯,清楚地勾画出他在学术上走向成熟的轨迹,也清楚地展现了他由美国走向世界的过程。杜威的大学执教生涯就是他逐步成为一位具有创造力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的生涯。
1884年至1894年期间,杜威在密执安大学执教。1886年,密执安大学成立了由该大学的教师以及安阿伯和依普西兰蒂中学教师组成的“密执安教师俱乐部”,俱乐部对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颇为关注。杜威是这个俱乐部的主要成员,并在1887年至1888年间担任该俱乐部的副主席,后来还成为这个俱乐部的终身成员。杜威经常在俱乐部的会议上发表讲话,阐述他的教育观点,俱乐部的活动促使他把教育理论与心理学和哲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杜威从1 894年开始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和教育系主任。正是在这一时期,杜威开始了他影响极大的教育实验活动。
1896年,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一般通称“杜威学校”。在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的领导下,“杜威学校”开展了课程、教材和教法上的教育实验工作。据杜威自己的回忆,在芝加哥大学的10年对于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关键时期。《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著作就是他在这个期间发表的。
1904年杜威赴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杜威的事业也自此达到全盛,这也是他由美国走向世界的时期。杜威的一些重要的教育著作,如《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就是在此时期发表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他实用主义思想的代表著作,该书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影响很大。在这部著作里,杜威系统论述了教育的目的、经验与思维、思维与教学、教材、课程、职业与教育等内容。杜威特别强调“教育的目的在过程之中,而不在过程之外”。
在这一时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杜威作为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的学术地位真正得到了确立,并被人们普遍公认,成为一位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世界级教育家。他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美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深邃的职业教育思想
职业教育的深层内涵 “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但以前人们对它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以往人们总以为职业教育就是商业教育或工艺教育。杜威认为由于每个人在社会中部要从事一种职业,因此,所有的教育实际上都具有职业性质。
职业教育、自由教育整合观 杜威敏锐地看到,工业发展后美国教育的核心问题便是职业教育、自由教育整合问题。
杜威认为,自由教育应彻底抛弃它的高高在上、脱离社会需求、脱离学生未来工作生活实际的传统,彻底摆脱它迂腐、无用的形象,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融入工业的因素,把个体培养成有用的公民,使他们既能对社会做出有用服务,又能过着体面的生活。
职业教育也应彻底远离狭隘的技能训练模式,应当让学生在科学与社会的基础上掌握技能和知识,在与科学、艺术、社会的关系中理解工作。杜戚认为不应当把职业教育和自由教育割裂开来,单拙设立,而应当把它们整合起来,实行综合教育计划。这种教育“崇尚的是自由而不是顺从,是创造精神而不是机械的技能,是洞察力和理解力而不是背诵书本和按照别人的意图完成任务的能力。”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杜威认为职业教育的基点应是“教育”而不是“工业”,职业教育决不能成为工业的附庸,不应当问学校能为工业做什么,而应当问工业能为学校做什么。
杜威这一思想不仅在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美国职业教育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1932年杜威被选为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两位名誉主席之一,当时全国教育协会报告基本上是存杜威思想影响下形成的,要求在普通中学里蕴涵职业能力培养,而不是单纯地开设专门性的职业技术学校,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职业教育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所遵循的基本上是杜威的这一思想。二战以来,“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杜威这思想无疑对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的这一改革具有巨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职业教育价值观 杜威高度赞赏职业教育的价值,他认为职业教育的价值主要指职业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意义。他写道,“无论在实际方面和哲学方面,解决目前教育状况的关键在于逐步改造学校的教材和方法,以便利用代表社会职业的各种形式的作业,并阐明其明智的和道德的内容”。
对工业生活的观察,使杜威深刻地认识到,工业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而且是一种很有教育价值的生活。如果充分利用工业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把这种生活经过教育改造后引入到教育中来,会使学校生活更有生气,更富于现实意义,与校外经验有更密切的联系;并且通过作业进行的教育所结合进去的有利学习因素比任何其他方法部要多,这就是职业教育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