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育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内在逻辑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wwb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是塑造和构建学习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品德塑造、知识传授与学生成长.具体来说,高校课程思政要遵循学生思想内在发展逻辑,从认知发展、层次需要、情感意志的角度,建构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高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课程思政遵循知识发展转型逻辑,要实现大学课程体系的重构,转变知识传授的路径,改进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课程思政遵循学生自我成长逻辑,将其塑造成为“公共人”,培养成为“知识人”.总之,课程思政是遵循三重逻辑的耦合.舍弃了这三者的关系,或者只从一个维度去思考,对课程思政的认识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其他文献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为例,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关联理论,融合认知与语用视角探讨中国政治话语隐喻的运作机制及语用功能.研究发现:中国政治话语隐喻在认知语境的制约下,使得源域的相关概念选择性地映射到目标域中,听话人借助语境进行语用推理,在政治话语和政治语境假设之间找到最佳关联,进而推知隐喻背后所传达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内涵意义;隐喻在政治话语中发挥了重要的认知与交际功能,旨在引导国内民众正确理解政治思想,消除西方受众对中国政治的误解,有效促进中国声音在国内外的传播.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艺术类课程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特殊时期线上教学的理论与意义、教学内容与形式是高校艺术类课程在信息时代的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在线教育的需要.艺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对课堂有良好的补充作用,能使教学方式和课堂内容从多个维度得到拓展.多渠道的线上教学模式能够降低艺术学习的门槛和难度,从而有效改善教学效率并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研究高校艺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内容、方式、比例并根据其特点、性质来决定教学模式,使之可以达到互联网时代课程深化改
在清初的歌行诗人中,钱谦益歌行以宗宋为主,引领了诗坛宗宋之风.钱谦益歌行,诗学韩愈、苏轼,往往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有散文化的特点.钱谦益的叙事歌行多写时事,可称“诗史”,在叙事中兼有议论,或叙事中兼有比兴;他的金石、山水题材类歌行则表现出“以才学为诗”“以文为诗”的宋诗特色,具雄奇奔放的艺术风格.钱谦益拓展了歌行诗的新题材,他的歌行体题画诗很有特色.钱谦益歌行是最能体现其宗宋诗风的诗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初诗坛由宗唐转向宗宋的演进轨迹.
依法执政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世界政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全面认识和把握依法执政必须区分依法执政的不同类型、科学认知依法执政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在宪法和法律框架范围内,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将依法执政贯穿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提升执政本领,实现党的长期执政.
“引用”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任何语言中都是客观存在的.在“自然人”的“日常修辞”中常用,在“政治人”的“政治修辞”中也司空见惯.“引用”又称“引经”,所引之言或出于权威人士,或出于先贤古哲,用于陈情述意则显得渊博优雅,用于说理劝谏则显得凿凿有据,说服力强.政治人在政治修辞中尤其重视引用文本的建构.特别是目标预期是劝谏说服的,无论是有关政策的宣导,还是政治主张的推阐,建构引用文本都是最为有效的.因为权威崇拜、祖宗崇拜几乎是人类共具的心理,借权威或祖宗的话为自己代言,往往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以中国新闻漫画网专题收集的34幅“扶贫”漫画为语料,运用概念隐喻和多模态隐喻理论,分析了其中关于扶贫漫画中的30个扶贫隐喻.研究发现:(1)该专题漫画主要涉及四组源域:行为、工具、驱动力、生活资源,其中以源域行为为主.(2)该专题的表征方式以图像—文字为主,多模态图像生动形象地丰富了扶贫隐喻的表达和理解.(3)该专题漫画的多模态隐喻分析体现出了时政媒体及公众对于扶贫及扶贫相关现象的积极态度,即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有着积极的信念.试图探究该专题漫画的意图,以达到帮助民众对扶贫这一热点话题更系统的认知和深刻的解
从在《今天》上发表诗歌数量的角度来看,顾城不算是《今天》的核心人物,但这并不影响他进入作者群并融入《今天》的历史进程.一方面多种合力的助推使顾城得以顺利进入《今天》作者群,但另一方面顾城诗风与《今天》的背离又使得他只能作为今天的“外围分子”.随着形势的变化,出于自身生存发展考虑,《今天》选择接纳受官方认可的顾城,这使二者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顾城出于对《今天》的认同在组织活动、理论和诗歌创作上逐渐向《今天》靠近,并在真正意义上进入了《今天》.
韦丛芜于1951年12月3日、1952年5月1日分别致丁玲信,此两封信现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两封信主要忆及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公共租界内被捕后移至南京苜蓿园软禁,韦丛芜为营救丁玲而奔波助力一事.从两封信涉及的重要史料可以看出他与丁玲的交往与友情,对此又可作出诸多史实的考释:丁玲被捕事件的由来;韦丛芜营救丁玲;丁玲对韦丛芜的误会及其对误会的消解.
梁小斌作为朦胧诗创作潮流中的代表性诗人,其诗歌传播经过了四十余年的历程,既有精英群体的密切关注,也有大众传媒的助推而走向普罗大众.梁小斌及其诗歌凭借期刊、选本传播走向诗坛,开始置身于公共空间;大众消费语境下,电视、互联网传播延展了其诗歌的传播场域,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活动传播与诗人的主体性介入紧密相关,有效实现了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从传播场域视角考察,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传播媒介的更迭以及诗人主体的介入,梁小斌诗歌的传播效果总体上是积极正向的.如何建构诗歌创作与传播媒介多元共生的关系,梁小斌的诗歌传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孕育形成的三线精神,是新中国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下依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三线建设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可在深入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推动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下大力提倡“四史”教育的语境下,通过开展教学实践、组建教学团队、构建课程体系、组织田野调查等途径将三线建设史深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