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猕猴桃和糯米为原料,制备猕猴桃米酒.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猕猴桃米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技术检测猕猴桃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最适酿造工艺条件为猕猴桃汁添加量35%、发酵时间12 d、发酵温度30℃、蔗糖添加量9%.在该优化条件下,猕猴桃米酒酒精度为12.5%vol,感官评分为95分,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GC-MS共检测出猕猴桃米酒中31种风味物质,其中醇类9种、酯类14种、酸类5种、其他
【机 构】
: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食品学院,四川 德阳 618500;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猕猴桃和糯米为原料,制备猕猴桃米酒.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猕猴桃米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技术检测猕猴桃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最适酿造工艺条件为猕猴桃汁添加量35%、发酵时间12 d、发酵温度30℃、蔗糖添加量9%.在该优化条件下,猕猴桃米酒酒精度为12.5%vol,感官评分为95分,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GC-MS共检测出猕猴桃米酒中31种风味物质,其中醇类9种、酯类14种、酸类5种、其他类3种.其中醇类、酯类、酸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9.02%、15.14%、13.10%.
其他文献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珊瑚姜(Zingiber corallinum)的高效酒曲联合醋酸杆菌发酵液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UPLC-Q-TOF-MS/MS检测出珊瑚姜发酵液中含有已知化学成分43个,珊瑚姜水煎液中检测出46个化学成分;经GC-MS检测到酒曲联合醋酸杆菌发酵珊瑚姜的发酵液中77个成分,水煎液中73个成分,经发酵后珊瑚姜烯烃含量由发酵前45%降低至22%.珊瑚姜发酵前后的提取物对红色
研究大果山楂发酵液对高脂饮食小鼠体质量、体脂肪、血脂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32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高脂饮食组、低浓度大果山楂发酵液组和高浓度大果山楂发酵液组,处理12周,测定相关肥胖指标和肠道菌群.结果表明,大果山楂发酵液可抑制由高脂饮食导致的体质量、内脏脂肪指数和肝脏指数增加;降低高脂饮食小鼠总胆固醇(TC)、肝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增加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
为研究白首乌酵素对癫痫小鼠认知损伤缓解作用,以江苏滨海白首乌为原料制备白首乌酵素.建立癫痫小鼠模型,分别测定无特定病原体(SPF)小鼠认知功能,血清和海马体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和海马体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和核因子-κB(NF-κB)P65及其抑制蛋白(IκB)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酵素中的二苯乙烯苷含量为78.18μg/mL;添加酵素可显著缩短逃避潜伏期(57.7%)、增加跨越平台次数(83.3%)(P<0.05);组织切片显
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技术和响应面法研究铁皮石斛配制酒(DBL)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DBL及其提取物(DBLE)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BL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 h,超声功率504 W,石斛粉添加量10 g/100 mL,酒精度51%vol.在此优化条件下,DBL中的石斛多糖、石斛多酚、石斛总黄酮和石斛碱含量分别为20.71 mg/mL、391.8μg/mL、205.9μg/mL和11.5μg/mL,功效成分加权得分为80.6分,感官得分为81.4分.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DBL和DBL
采用压热-普鲁兰酶酶解豌豆淀粉制备豌豆抗性淀粉,并测定豌豆抗性淀粉理化性质.以3,5-二硝基水杨酸测得抗性淀粉产率为参考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豌豆抗性淀粉制备工艺,并测定最佳条件下豌豆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酶解pH 5.4、酶添加量17.3 U/mL、酶解温度53℃、老化时间23 h.在此优化条件下,豌豆抗性淀粉产率为27.51%.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与豌豆淀粉相比,豌豆抗性淀粉贮藏稳定性(透光率:1.48%~2.31%)、溶解度(0.06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