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上涌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h45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涌镇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内,矿产、旅游资源丰富,誉有“德化粮仓”之称。宋朝,这里是交通要冲的驿站;民国时,是当地最繁华的集市。如今,古街繁华虽已不在,可独具特色的建筑,默默地向世人述说着它们昔日的辉煌。
  上涌镇位于德化西北部,东与桂阳乡相连,西以九仙山主峰为代表与大铭乡接壤,南靠赤水镇,北依汤头、葛坑两乡镇,东南以戴云山主峰为代表与雷峰镇毗邻。该镇矿产、旅游资源丰富,誉有“德化粮仓”之称。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是“科技兴镇”战略得到有效实施的典范。
  上涌昔称“上壅”,五代后汉墘祐年间“筑垣以遮壅城门”故称。至宋时,建“上壅驿”。后因其地处涌溪上游,水势湍急,遂改“上壅”为“上涌”,别称为“涌邦”。上涌一带最早属尤溪县。五代后汉乾祐二年划归德化县。唐代时桂格郑氏、黄井蒋氏就有人在此定居。至宋代,桂林赖氏、西溪林氏、卢氏等纷纷从外地迁入,这时已在上涌设驿,成为德化西北部重要区域。宋、明时代属常平乡,清代分别属东西里和梅上里。
  上涌素有“德化粮仓”之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甜玉米、油茶、大豆等;果树有早熟德化梨、柑桔、早熟桃、板栗、油柿、李等。林用材主要有杉、马尾松等。基本形成优质米、早熟德化梨、脱毒马铃薯、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乌龙茶、甜玉米、林木良种繁育、农产品加工、特色养殖等十大农林基地,走“建基地,办企业,促加工,增效益”的发展路子。
  上涌文化底蕴深厚。明代办有梅峰、三峰、桂林、万峰等4所学社;清光绪34年在桂林创办私立振文初等小学堂,宣统二年改为私立振文学校,1932年在上涌创办浔北中学,1942年改为尚养农校并附设陶瓷班,1952年秋,县人民政府接办尚养农校,改为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现有完中1所(德化二中)为三级达标中学,在校生数达2300多人。镇区文体活动活跃,基本形成镇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有文化室、组有文化之家的文化网络。
  上涌境内有戴云山、九仙山旅游风景区的绝大部分景点,有灵鹫岩寺、杏仁古街、桃源堂、乡公所、西溪阔叶林、明代古塞、单流直泻瀑布等一批文物和旅游景点,吸引不少中外游客,旅游业发展潜力甚大。同时,上涌还是德化西北部农产品的集散中心,商贸活动十分活跃,是德化西北部区域性商贸中心。
  上涌龙虎旗源于北宋,世代相传,历经千年。当地民间把龙虎旗作为人才的标志。过去,用龙旗表示文官,虎旗表示武将,秀才以上出仕人员按文武官职位就有资格拥有一面龙旗或虎旗。北宋年间,在上涌镇后坂建有道士通济宫(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宫内供奉着受过宋仁宗晋封的三位功臣,称“三圣”。当时,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出现了呼风唤雨的龙虎旗。为感谢“三圣”的恩泽,众人商议按当年集资的十股(称为“十班”),每十年轮班当值一次,定在每年十月初一恭迎“三圣”,答谢庇护。此习俗沿袭至今。
  德化上涌镇有条充满着风土人情、经受过沧桑变幻,演绎着人生悲欢的古街,名为杏仁街。古街里黑瓦青苔绿,屋檐鸟儿戏,台阶石柱绿草点缀。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慕名而往,寻找明清遗风,体味古街魅力。
  古街很安静,昔日的热闹繁华早已不在。从杏仁古街入、从上雍驿出,悠远的历史在你我的脚下讲述。
  据旧《德化县志》载:上涌,作为“德化西北部中心集镇”,是德化县葛坑、汤头、杨梅、桂阳等地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是昔日德化县城通往尤溪县的惟一“官道”,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在此设置“上壅驿”。明、清时代,上涌出现了民间交易活动,民国初年这里有个虎跳市,店铺20多间。民国二年(1912年),被民军苏万邦烧毁,成为一片废墟。由于兵焚匪患,民无宁日,虎跳市因而消逝。
  “一条石头闪光的小路,两旁楼阁土木修筑,参差交错,写满历史记录……”走进上涌古街,仿佛是走过沉甸甸的昨天。这条古老的街道傍山而逶迤,开端宽约3米,转个弯,下13个台阶到了末端,路宽达5米。路面用溪鹅卵石铺成,路面有小石筑造的“八卦”图,平添了几分神秘感。70多间双层店楼为纯木或土木结构,楼上房屋、楼下店面,经营土特产、日杂、食杂、小百货、布匹、中药、理发、客栈等。店前留一米余宽的走廊,方便顾客、行人行踏。两边一栋栋吊脚木楼渐次排开,错落有致,在视线里呈现一种历史的深沉。木质的楼房依靠高超的建筑艺术,仍然以健硕老者的姿态巍巍挺立,穿过时空,挽留着那飘摇欲去的古痕迹。坚硬的石板路,用古旧的风韵让明清遗风濡湿我们的心情。
  踏着醉态的步履,走在古街上,路边的石头传递出岁月的痕迹。偶尔有附近的居民提着一只木桶或推着自行车从古街穿过,脚下穿着木屐与溪卵石砌成的路面碰击,形成有节奏的“咯落、咯落”的类似乐器的演奏声,别有一番情趣。傍晚,巷道边的阁楼上传来皮鞋敲击木头的声响,老人手里的乐器奏出抑扬顿挫的南音弦管声,一派静谧安宁的太平盛世,令人流连忘返。
  美丽的传说在脚下蔓延,米酒香醇时过犹存,店面和老街一样,都已年深日久,有的仍经营生意,有的则关着门。当地人介绍说,这些店面可算得上是老字号了,一九四九年前这里曾一度作为集市中心。一九四九年后集市中心轉移,这些店面的经营才日渐冷淡,留下的店楼成了记载历史、体现山区建筑文化的“古董”。
  杏仁街是一段历史,是一种建筑文化,是一件艺术品,是一首古朴的歌。杏仁街以其独特的风采,古朴典雅的魅力,迎来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他文献
第七届哈姆丹国际摄影奖于2018年3月12日晚在阿联酋迪拜歌剧院揭晓最终获奖名单。福建摄影家丁祖和的摄影作品《僧侣的姿态》荣获一般彩色组第一名,朱少明的摄影作品《捕》获瞬间组提名。  此前,丁祖和作品《僧侣的姿态》已在2017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荣获中国赛区人物类一等奖,受到摄影界广泛关注和肯定。  哈姆丹国际摄影奖由迪拜王储哈姆丹·本·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于2011年发起
期刊
人力三轮车,这个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交通工具,它的存在弥补了曾经城区交通运输的不足。然而,随着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的日益普及,老车夫们开始面临尴尬的生存危机。  曾给一批下岗人员带来希望  “每天早晨6点左右出门,晚上8点收工回家,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收入则在100元左右。踩车挣来的钱,勉强维持一家人每个月的部分开销,我已经很满足了。”赵师傅说。赵师傅原本是化工厂的工人,后来工厂倒闭了,成
期刊
2018年3月25日,由海峡攝影时报社、南安市旅游局、南安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海峡摄影时报》走进南安影友联谊会在武荣举行。福建省摄协副主席朱庆福,上邦国际摄影俱乐部副主席、总经理邱太建等与当地影友百余人参加。上邦国际摄影俱乐部理事吴文刚为影友作专题讲座。现场影友擂台赛佳作纷呈,本期遴选优秀作品刊登,以飨读者。
期刊
由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与海峡摄影时报社共同主办的2018年《海峡摄影》全国摄影月赛3月赛日前评选揭晓。该月以“城市”为主题,共收到全国600余位作者的投稿作品6000余幅,参赛者们用镜头定格心中那座城的芳华。  经评选,刘剑聪的《世遗“鼓浪屿”》、谢威的《律动青春》(组照)荣获一等奖,黄志新的《新城建设大会战》、杨素芬的《阅读者》(组照)、杜海鸣的《小憩》、曾勇的《火爆双十一》(组照)、刘杰辉的《海港
期刊
日前,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第17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公布入选作品,福建摄影人斩获佳绩。据不完全统计,有20位作者的22件作品入展。  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重大活动之一,是连接国内外摄影界的重要平台。本届国际影展历时4个月,共收到109个国家和地区13411名摄影人投寄的142025件(230987幅)摄影作品,涉及的国家范围、参展人数以及来稿数量都再
期刊
千年古县顺昌是人杰地灵的“福城”,有著十分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2018年1月19日~21日,海峡摄影艺术学校上杭培训班学员26人,在学校副校长、班主任许舒平的带领下前往“醉美顺昌”创作。学员们先后来到城关龙山、合掌岩万佛石窟、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元坑、国家4A级景区华阳山、洋口镇上坪头、石林等,记录下顺昌最美的风景。
期刊
我爱上摄影,源于对生活真善美的追求。多年來,我拍了许多照片,尽管这些照片现在看来水平确实欠佳,但它记录了生活中的一个个美好瞬间。我爱摄影,摄影已经成为我生活中重要部份。行摄匆匆,在摄影的道路上,只要有执着的热情,不断追求,努力学习,付出的辛劳总会有收获和喜悦。
期刊
2018年3月18日,第14届泉州市摄影艺术节在南安市举行。全国侨联副主席王亚君,中摄协副主席、福建省摄协主席潘朝阳,漳州市人民政府原市长何锦龙,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许旭明,南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昭昭,泉州市直机关工委委员、组织部长王志强,省摄协副主席朱庆福等与泉州摄协主席团成员及300多名会员代表参加活动。  三明摄协举行2018年度盛典  2018年3月18日,三明市摄影家协会
期刊
蚶江系泉州湾南的要隘,扼泉州湾的门户,以古代沿江滩涂产蚶而得名,雅称锦江。蚶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海滨风光旖旎,蚶江是“光明之城”“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泉州)的门户,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宋代六胜塔、唐代林銮渡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蚶江古镇历史悠久,位于泉州湾南岸。早在宋代,蚶江就已是居民稠密、帆船过往频繁的港口,元代时海上贸易空前繁荣。  蚶江是光明之城,东
期刊
赤水镇位于福建省德化县城西北部,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赤水街,海拔970米,常年云遮雾绕,人称“雾都”“天街”。它年迈,记录着赤水人尘封已久的往事;它又年轻,老城之外多少游人慕名而来;它寂寥,零星的店铺,空荡的街头;它又繁华,撇开今日的没落,在史书里书写着它昔日的辉煌。  赤水镇是福建省德化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德化县城西北部。赤水镇境内有著名的戴云山和九仙山,是闽南的旅游胜地。戴云山是福建省第二大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