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组织创新:脱贫攻坚的经验与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来源 :求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组织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内部核心驱动力,能提高农村社会运行效率,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增强村庄凝聚力与村民认同感,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脱贫攻坚取得卓越成效得益于农村的组织创新,具体包括:利用政府输入的外部治理资源,培育村庄内部治理力量、创新组织结构、丰富组织内涵,提升组织的服务功能。脱贫攻坚在解决农民个体贫困的同时,提升了农村组织综合能力,促进了农村组织的功能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的群体贫困问题。结合我国脱贫攻坚中农村组织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农村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然”功能可知,农村组织的功能化、灵活性和适应性应是农村组织创新的关键内核;发展性、开放性策略是农村组织创新的必要条件;孵化催化、规范建设和利益联结是推动农村组织创新的主要手段。
其他文献
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分别从不同角度表征了地方治理内涵,反映了地方治理外延。相应地,地方治理现代化就是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为此,需从体系和能力的"一体两面"关系视角双向衡量地方治理现代化。对应地方治理体系核心要件的地方治理现代化标准,应当从目标体系全面化、组织体系协同化、制度体系规范化、政策体系民主化、方略体系科学化、运行体系法治化等维度考察。对应地方治理能力关键要素的地方治理现代化标准,应当从达成目标、适应环境、整合资源、满足需求、凝聚共识等维度考量。推进地方治理
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是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课题。研究这一问题既要立足中国,又要放眼世界。从世界视角构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为狭义体系,具有普遍意义,主要由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人民至上的根本信念、自由全面的人生追求所构成;从中国视角构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为广义体系,是当下中国人应树立的理想信念体系,它不仅包括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且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具有开放性,会随着人们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是从历史走向未来,即从对中华民族和我们党战胜各种风险的历史文化基因的总结中提出战胜新时代风险挑战的应对方略。这一重要论述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丰富内涵: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坚持底线思维,防控全局性风险;维护国家总体安全,防控各种领域风险;进行伟大斗争,战胜风险挑战。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科学化解当前面临的五种重大现实风险提供了行动遵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抗战后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工商业者处于水深火热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商会联合会的重建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受到各方高度肯定。工商业者和各界对历经两年半波折得以重建的全国商联会寄予厚望,商联会领导人也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并通过诸多方式减轻工商业者负担,促进民族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但由于国民党政府财政困难且忙于发动内战,全国商联会最终仍无从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同外商争夺航运市场并保障漕粮储存的顺利实施,码头货栈成为轮船招商局的必备设施,这也标志着近代中国货栈业的产生。它的近代化性质主要体现在:优质货栈的数量和容量初步形成体系,分布于沿海和内河的重要通商口岸,自身竞争力得以增强;明确组织机构职能,引进外商货栈的管理模式,促进中国其他传统货栈的近代化转型;货物转运和仓储制度较完善,采用外商货栈的责任制,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湘潭"碧泉书院"是南宋最早的理学学派--湖湘学派创始者胡安国、胡宏父子创立的书院,在当时影响甚大,张栻、彪居正、吴翌等人就学其中,史称"衡岳湖湘之学,皆起于此"。张、彪等人学成之后,传胡氏之学于岳麓书院,促成了岳麓书院在学术和文化上的辉煌。碧泉书院在湖湘学派以及湖湘文化乃至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非常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和第一个学术基地,是湖湘学派的理论创新之所,也是湘学和湖湘文化兴盛之源。
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共同价值安全则是各国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人类共同价值以全人类为价值主体,构建共同价值安全必须以全人类为安全主体,因而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超国家共同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其中主观条件就是国际价值共识,也就是基于“文明交流互鉴”而非“文明冲突”的理念形成不同文明中的国家之间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认异。“中国道路”强调主体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蕴含着凝聚国际价值共识的思路和智慧。长期存在的国家间的价值异化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共同价值安全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都需要基于对现实本身的关切,政治经济学批判亦当如是。资本主义每进展一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就要跟进一步。当前,资本主义新进展有诸多形式,“精神政治学”作为新自由主义治理术便是其中之一,它推进了“生命政治学”的转向,强调通过大数据操控人的精神心理领域,以一种关怀而非物化、肯定而非否定的方式,塑造功绩社会的整体文化情景,试图诱使劳动者不再抱怨资本的物化,反而是朝向自身,逼迫优化自我,形成“自我剥削”。精神政治学在实现资本主义的治理效能的同时,使人背负了沉重的精神问
全球化为伦理共同体建构带来挑战也带来新契机,激发了人们对伦理共同体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关切。从古希腊到康德、再到黑格尔,其伦理共同体的文化遗产为解决现代社会分裂问题提供了一种深邃的历史洞见和宝贵的资源借鉴。马克思则通过对“虚假共同体”的批判,将人类命运置于真正伦理共同体的建造中,从而激励着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伦理共同体的蓬勃发展。今天,社会主义作为新型伦理共同体的世界意义正在凸显,其价值效应与制度优势不断显现,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21世纪伦理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发展示范并展现了世界关切。
劳动幸福权是人人拥有的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但劳动幸福权得以实现和得到保障的实然状况随着不同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而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从理论上来说,劳动幸福权的实现和保障程度大致可以从劳动活动对人的全面发展、劳动解放和劳动尊严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加以观测,客观的社会生活条件作为劳动基础给人们带来公共幸福的程度,也是直接可感知的劳动幸福状态。这四个方面合起来构成劳动幸福的四个观测维度,分别是劳动发展、劳动解放、劳动尊严和劳动基础条件。四个维度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以此理论建构为基础研制设计出的《劳动幸福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