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zhin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努力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自主发展的目标。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认真地读,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使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阅读 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培养學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即使离开了教师和课堂,也能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从而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水平。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尽管花费了教师的不少心血,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只有具备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步入阅读的圣殿。兴趣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待其吸允其甘甜的乳汁,并滋养其身心时,兴趣才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进行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才能化被动的阅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的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略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
  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我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
  所谓精读,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手段。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
  默读就是对所读得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且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地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
  此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于是,在每周的阅读作业中,我们都会评选出“阅读之星”来更好的促使学生的摘抄效果。
  5.写心得体会法。
  我经常要求和鼓励学生写日记或读后感,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
  三、语文教学与阅读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一直是被忽视的阶段,甚至有些学校认为阅读就是提高识字量,认为低年级小学生识字量不多所以很难进行阅读训练,而其实识字与阅读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在小学生低年级阶段,不能认为孩子识字少就忽略阅读教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语言学专家佟乐泉认为,识字与阅读应当同步进行。儿童的言语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另一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必须将识字与语言训练相融合,识字要服务于阅读,同时识字的巩固与提高也是在阅读中实现的。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分界线不明显,有些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语文课文的讲解和阅读,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总是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教授语文课文,只会让学生厌烦语文课。
  语文与阅读当然是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语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还是有着区别,阅读教学应该从阅读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阅读与生活的联系出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重点是阅读活动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阅读策略的指导,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学生的阅读个性。阅读活动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方法论、价值观,在全方位的活动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基本素质。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同时又是阅读的应用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维度的有机统一。
  四、积极评价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环节
  只种不收,无疑是徒劳。要不失时机地开展课外阅读的专题汇报和评价,使学生在交流与评价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交流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如对作品的主情节等谈体会或说看法。其次,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即可师评,也可学生互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我们要处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大量的广泛的进行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这样,学生就会积累丰富的语言,存储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有趣的故事情节,掌握阅读的本领和写作技巧,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逐步提高。阅读教学没有常规,都是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出来的。只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有硕果累累的收获,奇中求新。只要我们善于钻研,善于挖掘,我相信就会有可喜的收获的,让我们为收获而洒下希望的种子吧!
其他文献
综合统计,作为统计部门对外提供服务的“窗口”,一年来,在人员少,任务重,条件差的情况下,不怕困难,锐意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不论在各地发展战略的制定上,还是在对经济运行的
本文依据《JJG123—2004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程》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用UJ25型直流电位差计作标准器,准确度等级为0.01级,量程为0~1.911110V,采用的计量单位是伏特
《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统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制定的,是我省第一部地方统计法规,是《统计法》的重要补充。它的公布实施,
本刊讯 为促进统计学术交流,推广应用统计科研成果,河南省统计学会组织召开了第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聘请7位统计学术界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小组,对40余篇参评论文进行了认真
同志们: 我省第三产业普查工作,从8月底开始,已经进行了四个多月,走过了普查准备、调查登记两个阶段。“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四个月是普查工作高速度、快节奏运转的四个月;
基于分析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主要从创建时政论坛,拓宽政治思维;精选热点话题,组织评论活动;开展新闻播报,加强交流讨论三个方面,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联系,促使
新课改提出核心素养一词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他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将其打造为新时代全能人才。高中数学较其他学科而言难度较大,教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健康愉快的情感,旨在创设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的和谐环境气氛,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培养;健康;愉快;情感;情绪  幼儿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情感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情感始于情绪。因此,培养幼儿健康愉快的情感,首先应让幼儿有良好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