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材模本成为学生习作能源的可行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ch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2015年度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穿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为zk150530119。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93-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写作教学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表达情感、丰富自我、参与实践、沟通他人等方面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但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长期实际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观察及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严重滞后、不容乐观。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教材模本成为学生习作的能源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一、作文教学的乱象性
  据笔者长期观察及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乱象丛生。总的来看,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老师每学年的写作教学缺少整体规划,写作教学目标不明确,训练无规律。
  回忆自己的作文教学过程,和听其他语文老师的作文课,发现大多数语文老师,对自己的作文教学从未做过计划,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一学期凑够六、七篇作文就万事大吉。致使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厌倦感。
  2.老师指导学生写作的理念陈旧,写作教学方法经验化,无章法。
  经过观察和调查,很多老师在上作文课时,只简单的读一下写作要求,念几篇好的同类作文,抄几例开头和结尾,就让学生开始写作,学生写出的文章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千篇一律,要么拖欠不交。长此以往,造成很多学生谈写作文而色变。
  3.教师重视阅读教学,轻视写作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对课文分析的很透彻,讲解很到位,从文字的音、形、意到文本的段、篇、章,强化训练,点点落实,可惜很少给学生针对写作进行指导,致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体会到的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表达形式,未能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缺少对读写结合与转换的成功体验。
  这样的作文教学长此以往,会出现阅读和写作严重脱节的现象,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当务之急应探索出一套系统、实用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模式。
  二、阅读和写作的相辅相成性
  阅读是语言的获得过程,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课文中积累大量的好词佳 句、精彩语段等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也可以把握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剪裁取舍等写作规律,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和手法,久而久之,就可以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质,为写作储备充足的“养料”。
  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握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剪裁取舍等写作规律,自然也就能解读别人的文章,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和手法。学习和写作相辅相成,可以说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要想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就必须做到读写结合。
  可现实是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量少之甚少,其主要原因为:目前农村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学生分数,而忽视学生素养的提升。此外,农村学生的家长也往往因自身知识浅薄的缘故认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导致很多农村学生的阅读仅限以语文教材为主,更有甚至有很多学生只读一本教材。因此,教材成为农村初中学生的主要阅读源泉,也就是说,若想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教材的有效运用尤为重要。
  三、教材成为学生习作的模本性
  初中语文教材不但是农村学生阅读的主要源泉,而且有其不可代替的优越性,可顺势拿来作为学生习作的模本。
  1.教材选材的的权威性
  无论是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等,课文大都选自国内外名家的名篇,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冰心的《忆读书》,马克吐温的《我的第一次文学创作》,丰子恺的《山中避雨》和鲁迅的《风筝》,这些课文无论是从立意、选材、构思和遣词造句,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2.教材单元之间各种文章体裁编排的系列性
  以语文版教材为例,每册教材一般都有六七个单元,大都包含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也就是说每学年,学生都可以接触学习到好几种写作体裁。
  3.每一册书每一单元四篇课文编排的系统性
  以语文版教材为例,在每一册书的每一个单元中,大都有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一般按照同类体裁的不同题材或不同布局进行编排,学生可以系统的学到这类体裁的不同选材或不同的布局。
  四、教材成为学生习作能源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然要将目光投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与写作的结合转换这一点上。正是以上这些原因,激发了我们开始关注和进一步研究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贯穿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
  我们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来了解国内外此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状况,从而界定本课题的研究领域,寻求有关的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规律、写作需求的理论依据,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同时,因为本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出初中语文以阅读贯穿写作的实施策略,所以需要运用观察法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通过随堂听课、公开课和观摩课等,进行课堂现场观察记录和自己的教学体验等方法,了解阅读与写作教学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的现状,将观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酝酿分析,写作成文,力求使本文所提出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以阅读贯穿写作的策略都能够针对根源来解决问题,具有实践意义。
  通过实验,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水平,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其操作方法和模式,验证原成果。如筛选“样板课”,让同一个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后上成公开课,进行纵向对比,让课题组成员评价其成功之处,引领大家学习。接着,再让课题组成员,同课同构后,上公开课,并进行评议,横向比较,找出不足,完善策略。
  经过近一两年的反复实践,我们最后归纳总结出“学四环定四步”的读写模式,“学四环”指的是学生阅读课文时,学习作者立意健康、选材典型、布局巧妙和语言生动的四个环节。“定四步”指的是学生习作时看到作文题目,自己拟定健康的主题、典型的材料、巧妙的布局和生动的语言的四个步骤。
  通过“学四环”“定四步”的读写指导,大部分学生热爱上了写作文,学生们也写出了很多感人至深,情文并茂的好文章,在中招考试或县调研考试中,学生的作文大部分可以得到45分以上的高分,更可喜的是,两位学生的课堂作文已经见诸报端。由此可见,让教材模本成为学生习作的能源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对于语文课,给人的印象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在课堂上学,难得出课堂一次。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活
“代表着新文化运动方向”的鲁迅先生,留给世人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但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却不多见,小说《伤逝》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小说以“手记”的形式弹奏了一曲低沉的
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当经济基础发生变革时,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实行相应的变革。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确立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
前南斯拉夫是最早实行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其实行“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过度放权,使国家失去了宏观调控能力;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机制,使企业各自为政,
本文以科学共同体为中心概念,探讨了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范畴的涵义、属性以及实现条件和途径等内容,并就有关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沟通政企之间信息、维护企业利益方面起着其它机构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植、发展中介组织,
研究水中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特征与处理,对水下目标的探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水下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特征,介绍了如何从序列信号的特征值变化中分析目标特
激励机制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在运用它的时候却往往会出现许多偏差,例如:激励的时机掌握不准、激励失误、失准等等,这就使激励机制失去作用。因此,
【摘要】我们从思品课堂的导入、情境设计、问题设计、过程与作业设计等多个方面下手,努力打造生活化的思品课堂,它是时代的要求,是思品课程发展的趋势,思品课程来自生活,那就请让我们把它回归本真,换回原来的面貌好了。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00-02  生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学
【摘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抓好作文批改和写好作文批语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努力在批语上下功夫,使作文批语做到“高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标准 针对性 鼓励 灵活  【中图分类号】G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95-02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写作教学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