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正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地下室作为高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亦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地下室通常设置于地面以下,位于较高的地下水区域,绝大部分的地下室处于地下水中,即使位于较低的地下水位区域,也会因为雨季的影响,地表水和雨水通过土层而渗入到透水性弱得土层当中,从而形成上层滞水,进而导致地下水的渗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寿命和使用功能。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某大厦主体工程,共1栋,占地面积:3334.224m2,总建筑面积:29910.42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372.712m2,地下建筑面积:6537.712m2,建筑高度43米,建筑层数:地上8层,地下1层。地下室外墙防水层材料采用2mm聚氨酯防水涂料,底板、顶板是一层涂料一层卷材,地下室基础底板、外墙、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S8,底板混凝土加入适量阻锈剂。
本工程特点靠近海边相对湿度较大,地下水以海水为主,防水涂料对基层干燥度要求高。另外,海水的氯离子对混凝土工程有着较强的侵蚀性,一旦出现渗漏,对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非常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工程地下室防水抗渗施工非常关键。
二、外防水工程施工及控制
根据本工程临近海边湿度大的特点,防水涂料施工前,施工时为了保持基层干燥度,施工时间必须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前完成,确保不脱层;海水涨潮时海水会回灌必须做好及时排水措施,并设置若干个降水井,施工中底板砼浇筑时至砼浇筑完成28天内场内降水井全天候降水,确保地下水位低于底板,待28天后,方可将底板内降水井封盖。
1、外墙防水
本地下室外墙防水材料为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基面要求必需牢固、干净平整,无明水,无渗漏,凹凸不平及裂缝需先找平,若有渗漏(立面)应先进行堵漏处理。在外墙砼浇注完三天后,拆除墙体圈梁以下外墙外侧模,进行挂麻袋浇水养护,在梁板砼浇注完一天后全部拆除外墙外侧模,开始按以上流程进行防水施工。施工时必须根据防水的工艺特点及工作面的情况,尽可能安排连续施工。
2、地下室底板、顶板防水施工
2.1清理基层
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表面尘土、杂物清理干净,找平层的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表面凹凸不平不得超过5mm,且应平缓变化,每米长度内不得多于一处,必须再次将找平层表面的灰尘等杂物清除干净。
2.2涂刷基层处理剂
涂(刷)基层处理剂时,应用刷子用力薄涂,使涂料尽量刷进基层表面毛细孔中,并将基层可能留下的少量灰尘等无机杂质,像填充料一样混入基层处理剂中,使之与基层牢固结合。将基层处理剂均匀涂刷在基层上,厚度一致。基层处理剂要用力薄涂,基层处理剂将渗透到基层毛细孔中,待溶剂挥发后,在基层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薄膜牢固粘在基层表面。
2.3附加层层施工
地下室底板的集水坑、电梯井等阴阳角、穿墙管、变形缝等薄弱部位要铺贴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可根据不同部位选用满粘、空铺。附加层施工完毕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4铺贴卷材
防水卷材构成是上面为防老化层,下面为防水层。粘结前应先将卷材预留3-8m找正;粘结前,应先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基面须平整、牢固、无油污、无空鼓等。铺贴时,应采用满铺法,胶粘剂涂刷在基层表面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胶粘剂涂刷后应随即铺贴卷材,防止时间过长而影响粘结质量。铺贴防水卷材时不得起皱,不得用力拉伸卷材,边铺边贴,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和多余的胶粘剂,保证卷材与基层面以及各层卷材之间粘结密实。铺贴防水卷材的搭接部位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mm,上下两层和相邻的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1/3的幅宽。卷材与找平层的粘结率不低于85%。
三、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非常重要,其砂含泥量控制3%以内且不得呈块状,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且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mm。为降低水化热,可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等,以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为使混凝土中产生自应力使结构处于受压状态,宜在混凝土中掺入水泥用量8%的AEA微膨胀剂,以避免产生裂缝。按混凝土的配合比足量掺入膨胀剂,是补偿收缩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关键。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3-16cm。
2、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分段分层、斜面浇筑、一个坡度、薄层浇捣、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式。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00mm厚左右,坡度为1:5,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斜坡的浇筑方法,避免了输送管经常拆卸、冲洗、接长,从而提高了泵送混凝土效率,对上下层混凝土间隙时间不超过1.5小时起到保证作用。根据混凝土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前一道布置在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后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的推进,振动器也相应的跟进,以确保整个高度混凝土的质量。
在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时,应先于施工缝表面抹水泥砂浆一层。混凝土要避免直接靠近施工缝下料,机械振捣时,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加强对施工缝接缝处的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由本工程底板面积大、表面会出现较厚的浆层,为保证板面平整度及防止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处理,经2-4小时左右,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抹子收平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约12小时后,覆盖麻袋,充分浇水湿润养护。
3、穿墙管道处理
地下室外墙施工中常采用穿墙螺栓来固定模板,施工中应避免内部钢筋和绑丝不接触模板,螺栓拉杆应按要求施工为防水形式;在管道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处,预埋套管,套管上加焊止水环,要满焊严密。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套管,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端用封口钢板将套管焊牢,再将另一端套管间隙用防水密封膏填严密,并用封口钢板封堵严密。
4、后浇带施工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1.6米范围内,做200厚混凝土垫层,上铺柔性防水材料,并用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其主要施工要点为:在后浇带施工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松散游离状的混凝土要剔除,同时还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并刷水泥净浆;保证钢筋、钢板止水带符合设计要求,表面的油污、浮浆及浮锈应清除干净。在底部加一层3CM厚的1:1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混凝土。外墙后浇带两侧内面须预留支模拉接用防水螺杆;楼层后浇带混凝土未达70%强度时不得拆除两侧的支承模板及底模。所有后浇带钢板止水带弯起部分均朝向迎水面。后浇带混凝土养护要覆盖或挂麻袋,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四、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工程控制点
选择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进行严格的抗渗混凝土配制的专题试验,待合格后,按所确认的配合比进行配制,既采用掺外加剂法,还要采用粗、细骨料两级配制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比重,增强其结构抗渗能力。重视混凝土浇捣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经过计后确定的方案进行浇捣,避免产生冷缝造成渗水通道。严格施工机具的选用和操作。重视混凝土的振捣环节,保证一个浇筑头(面)有一个振捣器,混凝土施工由后往前,而振捣则由前往后順序进行施工作业,防止漏振。地下混凝土结构模板不宜拆除过早,否则极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内伤,形成意想不到的渗水通道。防水混凝土宜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的竖向构件,如地下室侧壁等,应采用涂刷混凝土保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
2、防水层细部结构处理
2.1穿墙管
穿墙管外侧防水层应铺设严密,不留接茬,增铺附加层时,应按设计要求施工。防水卷材铺设到预埋套管管根处应保证该部位及周边管材与基面贴紧无空鼓、翘边,并在穿管安装后应在管根周围向外延伸150mm范围内及离管根250mm范围内的管壁上另涂刷2mm厚防水涂膜;若结构变形或管线伸缩量较大或有变更要求则应采用套管防水。
2.2后浇带
后浇带施工前防水,施工前应将带内混凝土进行凿毛、清洗,后浇带防水有底板防水和墙板防水两部分;底板的防水处理: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应先在垫层上施工一道防水,以增强抗渗效果。为防止施工水、雨雪水流人后浇带,须在后浇带两侧设挡水墙,并在两侧抹防水砂浆。
结束语
在城市建设中,地下室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地下人防工程、停车场以及地下通道等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防水防渗施工是地下室建设的主要施工环节,为降低因地理环境对地下室施工以及使用造成的影响,必须要加强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龚辉能,朱松民.地下室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250.
[2]郑立金.地下室防水工程综合技术的应用[J].住宅产业,2014,07:57-59.
[3]向亚玲.浅析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184.
[4]赵晶.浅谈地下室防水处理的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4,05:128.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某大厦主体工程,共1栋,占地面积:3334.224m2,总建筑面积:29910.42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372.712m2,地下建筑面积:6537.712m2,建筑高度43米,建筑层数:地上8层,地下1层。地下室外墙防水层材料采用2mm聚氨酯防水涂料,底板、顶板是一层涂料一层卷材,地下室基础底板、外墙、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S8,底板混凝土加入适量阻锈剂。
本工程特点靠近海边相对湿度较大,地下水以海水为主,防水涂料对基层干燥度要求高。另外,海水的氯离子对混凝土工程有着较强的侵蚀性,一旦出现渗漏,对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非常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工程地下室防水抗渗施工非常关键。
二、外防水工程施工及控制
根据本工程临近海边湿度大的特点,防水涂料施工前,施工时为了保持基层干燥度,施工时间必须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前完成,确保不脱层;海水涨潮时海水会回灌必须做好及时排水措施,并设置若干个降水井,施工中底板砼浇筑时至砼浇筑完成28天内场内降水井全天候降水,确保地下水位低于底板,待28天后,方可将底板内降水井封盖。
1、外墙防水
本地下室外墙防水材料为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基面要求必需牢固、干净平整,无明水,无渗漏,凹凸不平及裂缝需先找平,若有渗漏(立面)应先进行堵漏处理。在外墙砼浇注完三天后,拆除墙体圈梁以下外墙外侧模,进行挂麻袋浇水养护,在梁板砼浇注完一天后全部拆除外墙外侧模,开始按以上流程进行防水施工。施工时必须根据防水的工艺特点及工作面的情况,尽可能安排连续施工。
2、地下室底板、顶板防水施工
2.1清理基层
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表面尘土、杂物清理干净,找平层的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表面凹凸不平不得超过5mm,且应平缓变化,每米长度内不得多于一处,必须再次将找平层表面的灰尘等杂物清除干净。
2.2涂刷基层处理剂
涂(刷)基层处理剂时,应用刷子用力薄涂,使涂料尽量刷进基层表面毛细孔中,并将基层可能留下的少量灰尘等无机杂质,像填充料一样混入基层处理剂中,使之与基层牢固结合。将基层处理剂均匀涂刷在基层上,厚度一致。基层处理剂要用力薄涂,基层处理剂将渗透到基层毛细孔中,待溶剂挥发后,在基层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薄膜牢固粘在基层表面。
2.3附加层层施工
地下室底板的集水坑、电梯井等阴阳角、穿墙管、变形缝等薄弱部位要铺贴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可根据不同部位选用满粘、空铺。附加层施工完毕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4铺贴卷材
防水卷材构成是上面为防老化层,下面为防水层。粘结前应先将卷材预留3-8m找正;粘结前,应先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基面须平整、牢固、无油污、无空鼓等。铺贴时,应采用满铺法,胶粘剂涂刷在基层表面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胶粘剂涂刷后应随即铺贴卷材,防止时间过长而影响粘结质量。铺贴防水卷材时不得起皱,不得用力拉伸卷材,边铺边贴,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和多余的胶粘剂,保证卷材与基层面以及各层卷材之间粘结密实。铺贴防水卷材的搭接部位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mm,上下两层和相邻的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1/3的幅宽。卷材与找平层的粘结率不低于85%。
三、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非常重要,其砂含泥量控制3%以内且不得呈块状,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且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mm。为降低水化热,可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等,以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为使混凝土中产生自应力使结构处于受压状态,宜在混凝土中掺入水泥用量8%的AEA微膨胀剂,以避免产生裂缝。按混凝土的配合比足量掺入膨胀剂,是补偿收缩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关键。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3-16cm。
2、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分段分层、斜面浇筑、一个坡度、薄层浇捣、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式。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00mm厚左右,坡度为1:5,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斜坡的浇筑方法,避免了输送管经常拆卸、冲洗、接长,从而提高了泵送混凝土效率,对上下层混凝土间隙时间不超过1.5小时起到保证作用。根据混凝土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前一道布置在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后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的推进,振动器也相应的跟进,以确保整个高度混凝土的质量。
在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时,应先于施工缝表面抹水泥砂浆一层。混凝土要避免直接靠近施工缝下料,机械振捣时,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加强对施工缝接缝处的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由本工程底板面积大、表面会出现较厚的浆层,为保证板面平整度及防止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处理,经2-4小时左右,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抹子收平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约12小时后,覆盖麻袋,充分浇水湿润养护。
3、穿墙管道处理
地下室外墙施工中常采用穿墙螺栓来固定模板,施工中应避免内部钢筋和绑丝不接触模板,螺栓拉杆应按要求施工为防水形式;在管道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处,预埋套管,套管上加焊止水环,要满焊严密。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套管,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端用封口钢板将套管焊牢,再将另一端套管间隙用防水密封膏填严密,并用封口钢板封堵严密。
4、后浇带施工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1.6米范围内,做200厚混凝土垫层,上铺柔性防水材料,并用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其主要施工要点为:在后浇带施工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松散游离状的混凝土要剔除,同时还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并刷水泥净浆;保证钢筋、钢板止水带符合设计要求,表面的油污、浮浆及浮锈应清除干净。在底部加一层3CM厚的1:1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混凝土。外墙后浇带两侧内面须预留支模拉接用防水螺杆;楼层后浇带混凝土未达70%强度时不得拆除两侧的支承模板及底模。所有后浇带钢板止水带弯起部分均朝向迎水面。后浇带混凝土养护要覆盖或挂麻袋,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四、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工程控制点
选择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进行严格的抗渗混凝土配制的专题试验,待合格后,按所确认的配合比进行配制,既采用掺外加剂法,还要采用粗、细骨料两级配制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比重,增强其结构抗渗能力。重视混凝土浇捣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经过计后确定的方案进行浇捣,避免产生冷缝造成渗水通道。严格施工机具的选用和操作。重视混凝土的振捣环节,保证一个浇筑头(面)有一个振捣器,混凝土施工由后往前,而振捣则由前往后順序进行施工作业,防止漏振。地下混凝土结构模板不宜拆除过早,否则极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内伤,形成意想不到的渗水通道。防水混凝土宜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的竖向构件,如地下室侧壁等,应采用涂刷混凝土保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
2、防水层细部结构处理
2.1穿墙管
穿墙管外侧防水层应铺设严密,不留接茬,增铺附加层时,应按设计要求施工。防水卷材铺设到预埋套管管根处应保证该部位及周边管材与基面贴紧无空鼓、翘边,并在穿管安装后应在管根周围向外延伸150mm范围内及离管根250mm范围内的管壁上另涂刷2mm厚防水涂膜;若结构变形或管线伸缩量较大或有变更要求则应采用套管防水。
2.2后浇带
后浇带施工前防水,施工前应将带内混凝土进行凿毛、清洗,后浇带防水有底板防水和墙板防水两部分;底板的防水处理: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应先在垫层上施工一道防水,以增强抗渗效果。为防止施工水、雨雪水流人后浇带,须在后浇带两侧设挡水墙,并在两侧抹防水砂浆。
结束语
在城市建设中,地下室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地下人防工程、停车场以及地下通道等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防水防渗施工是地下室建设的主要施工环节,为降低因地理环境对地下室施工以及使用造成的影响,必须要加强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龚辉能,朱松民.地下室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250.
[2]郑立金.地下室防水工程综合技术的应用[J].住宅产业,2014,07:57-59.
[3]向亚玲.浅析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184.
[4]赵晶.浅谈地下室防水处理的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4,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