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面临四大风险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innie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参与了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起草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历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风险。
  “面对如此宽泛、庞大的国有企业群,即使中央和省、市三级政府分别管理,也非常困难。十六大要求‘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统筹考虑,这十分重要,但完成这一轮调整需要有一个过程。”陈清泰指出,这是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首个难点。
  “同时,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基础。”陈清泰认为,在所有者长期缺位的情况下,在企业内外实际上存在着一股人为扭曲公司治理的力量。这一情况如果不能改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难以成功。
  陈清泰指出,目前来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着四大风险。
  其一,政府机构不再干预后,如果国家所有权继续不到位,这就为企业内部人为控制留出了空间,资产和效益的流失在所难免。
  其二,在实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情况下,如果出资人机构不变转为“管资本”,而继续沿袭隶属关系式的行政干预,成为“老板加婆婆”,那么就会把企业管死,退回到改革原点。
  其三,在新的管理体制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在明确了产权责任后,如果地方政府为保护所监管企業的利益,而强化区域分割和市场保护,就会有改革倒退的危险。
  其四,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如何履行出资人职责。如果出资人机构的权利掌握不当或缺乏监督,比如出现争先“一卖了之”,或对经营者半买半送等情况,很快就会把可能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对职工历史欠账和银行不良债务的资源耗尽,那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袁祖君)
  
  
其他文献
群文阅读,简单说,就是围绕同一个阅读主题或者同一类型的阅读文章,通过教师的系统化组织设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达成某一种共识的阅读教学方式.鉴于目前很多教师还没有领悟到
期刊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外研社《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二级(上)“Tortoise and His Friends”.主体语境是人与社会,语篇类型是寓言故事,核心话题是朋友,它与PEP《英语》四年级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