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导构建高效课堂 抑制初二英语学习分化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阶段,怎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一直是英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面临的“困惑”。初二年级是“分水岭”,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尤为突出,这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师教学的心理,影响着学生的中考成绩,也阻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笔者从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多年,深深体会到减缩分化幅度、大面积提高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笔者将试图就此现象提出一些抑制分化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成绩分化;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56-02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从事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已有6年了,在这6年中,发现刚进初中的学生普遍地对学习英语兴趣很浓,成绩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增加,教材难度的增大,到了初二,英语学习兴趣、成绩直线下降的学生大幅度地增多。就我现在任教的八年级班级为例,班级总人数40人,刚进初一的时候,全班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学习兴趣普遍强烈,班级英语成绩整体较好,考试及格率一直维持在95%左右,而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教学互动开展顺畅;而到了初二学期,随着要记忆的单词、时态等知识点的增多,部分学生开始感到无所适从,感觉英语学习越来越吃力、词组词汇越来越难记、考试分数越来越低、学习成绩越来越跟不上班。英语考试的一次次挫败、相比较初一英语成绩的心理落差,强烈的挫折感加上进入初二阶段学生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导致这部分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自我放弃,自暴自弃,不管不顾。在英语学习上,由初一时期的好奇求知变成了现阶段的厌恶抵触。“一提英语就头痛,一上英语听天书”便是班上这些学生的真实写照和感触。尽管笔者平时总是经常找他们谈心,苦口婆心地讲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还时不时的给他们“开小灶”,但收效甚微、无济于事。初二大半个学期以来,班上英语成绩好的能达到优秀,而成绩差的,怎么考都是二三十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两极分化严重,中间断档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班级整体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俗话说,英语学习初一是基础,初二是关键,初三是提升。在整个初中英语学习阶段,初二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也是夯实基础、稳步提升、决定成败的一年。而学生一旦在八年级掉队,想在九年级赶上难上加难,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因为英语成绩严重拖后腿的问题而痛失上高中的机会。因此,这种“初二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何防止抑制初二英语学习分化,以点带面照顾帮扶“差生”,提高整体英语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取得较好的成绩,为日后的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值得我们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深思探讨并努力着手解决的问题。
  二、抑制分化的策略
  (一)树立积极的英语学习价值观,打好思想上的“预防针”。
  著名学者胡春洞教授曾说过,“英语学习者只有把英语学习的价值与全部生活的价值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只有在把英语学习和个人生活一体化时,整个英语学习活动才会由外部强加的、被迫的,变为内在需要的、自觉的,也才会是真正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学生进入初一伊始,教师应处处做有心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见缝插针地向学生介绍学习英语的眼前价值和长远价值,使他们意识到英语是21世纪的通行证,只有掌握好英语才能在社会上拥有更广阔的立足之地,要让他们在思想上尽早认识到学习英语、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七年级的知识比较基础,整体难度不大,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做到课堂教学需面向全体,兼顾到每个学生,稳扎稳打,同时平时要多花精力多样化教学,最大程度培养激发学生兴趣,争取使得每个学生都爱上英语。同时,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和自身的带班情况来看,初一下学期是分化的开始,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之间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班上一旦出现学习掉队的学生,应及时帮助其分析他们退步掉队的原因,并耐心地做好他们的作业辅导、查缺补漏工作。对于一些可能掉队的学生,要做好预防,告知他们学习滑坡的严重后果,从思想上给他们打好“预防针”,并随时掌握他们的英语学习情况,做好情绪调动和督促工作。在初一阶段,教师要不断地夯实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争取做到班级英语成绩“齐头并进”,避免分化现象及早发生,为向初二阶段的英语学习平稳过度做好准备。
  (二)利用“放大效应”,增强学困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学习成绩再优秀的班级都有那么几名学困生,怎么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师头疼的问题。相比较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学困生的自尊心更强,稍不留意,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有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减退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甚至自甘落后。笔者认为,对待学困生,我们应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上的“放大效应”,从增强他们能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入手。其实只要你足够用心,你也能够在每个学困生的身上找到属于他们的闪光点。例如,尽管某个学生课堂上没能正确回答问题,但他的的声音很响亮;虽然她作业做得很差,但作业本上字体很美观大方。。。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学会善于发现这些学困生的闪光点,并对于他们进行放大性的表扬或鼓励,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困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为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也要照顾到学困生的感受,不能厚此薄彼,漠视他们的存在,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教师对学困生提问的问题难度不宜过难,涉及到基础性的知识即可,答对则要及时表扬。若一时答不上来,切忌严厉批评,更不能冷嘲热讽,要逐渐引导并激励其敢想、敢说,或者用鼓励性的语言期待他下次更好的表现。
  总之,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广大英语教师要练就“火眼精金”的本领,要善于捕捉到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就是再微不足道,也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体现在口头表扬和鼓励之中,以此触动他们的灵魂,增强他们学好英語的自信心,从而产生积极的效应,有效地减少两极分化。   (三)更新教学思维,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致使知识点记忆缺失,日积月累后知识漏洞越来越大,学习跟不上班了。所以教师们要不断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想方设法的把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把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1.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眼球。
  众所周知,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如今的初中生的好奇心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对外在的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更加强烈,对日常生活中的热点也更加关注。因此,“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台录音机”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抓住他们的眼球。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薄弱地区的教学资源建设的大量投入,“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对于广大的农村中学也不再是奢望。既然有了硬件上的支持,我們就应该多充分利用多媒体去展开英语教学,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精美课件,以声音、图片、文字及视频动画等形式为载体,将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体会到“原来英语课也这么好玩、有趣!”。更为重要的是,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抓住学困生的眼球,使得他们在充满新鲜好奇的同时点燃心中对于英语学习的激情和欲望。这样一来,学生们上课更专注了,课堂气氛也更生动活跃了,学困生们也能够渐渐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解教学难度
  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其实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实施分层教学。学困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恰当,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要照顾到学困生,把教学内容设计得难易得当。在课堂上,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成绩及智力因素的差异性,不能只顾偏袒优等生,而要多去关注中下等生及学困生的课堂表现,随时关注着他们对所讲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提问的问题也要有难易层次之分。对于学困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平时可以将其转化成公式语言或者顺口溜口诀,让他们背诵记忆。例如,在给学生讲解enough的用法时,笔者将其在句中的位置总结为“八字口诀”——“出名之前,幸(形)福(副)之后”;在说到Family这个单词的记忆时,将其分解成:“ Family=father+and+mother+I+love+you ”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也要适当地分解教学难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可遵循“小步幅、密台阶、循序渐进、平稳过度”的原则,以帮助学困生克服畏难退缩的心理,使其易被学困生接受。必要时,应当适时地重复讲解,温故而知新,不间断的巩固与复习,直到学困生弄懂为止。这也无形中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系统地把握教材整体内容的基础上,要注意以旧引新,精心处理好重难点知识;注重有效性的渐变式练习训练,做到当堂反馈矫正,及时帮助。久而久之,学困生的知识漏洞会越来越小,他们心中对于掌握新知识的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到那时,随着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的不断递增,班级的英语成绩分化现象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和改善。
  (四)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古训一语道破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老师这样抱怨:现在的学生真不好教,学习主动性差不说,我满腔热情地去教他们,他们却不领情,上课不听课,班里的成绩总是上不去。其实,这样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是的确存在的,以致有些老师感觉自己的辛勤工作没有得到学生们的尊重,工作积极性也受到了极大的挫伤。可是,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也许你就会不难发现,是自己和学生们的情感交流不够充分。
  初中生由于情感脆弱,易表露的特点,常常会因对于老师的喜欢与否而决定对该学科的兴趣,所以也就出现了因某位老师不受学生们的欢迎而全班的成绩上不去的现象了。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努力改进提升教学方法,做好“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的同时,也要不断增进和学生们的情感交流,使其“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在农村中学,由于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打工在外,除了同学以外,几乎没有情感的倾诉对象,其情感上的“亚健康”也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升。故广大农村教师更应该做好学生们的生活老师,在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的同时,要多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增进师生情感,使他们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尤其是对英语学困生,教师要舍得在课外进行感情投资,主动找他们谈心,时常询问关心其学习和生活情况,在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后,帮助他们认真分析落后的原因,积极采用相应的对策,培养其高效率的英语学习习惯,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其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长此以往,有了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在教师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门之后,学生们何尝会不爱学习呢?
  古训曰:“讲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诱导。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只要我们肯努力钻研,一定会找到各种问题的突破口。尽管抑制初二学生英语学习分化的问题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从问题的根源出发,从学困生的发展出发,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并不断地创新教学,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假以时日,教师的英语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初中英语课堂也会变得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吕枫.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4.
  [2]祁跃祥.如何有效控制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J].《中教研究》,2005.3.
  [3]万伟,秦德林,吴永军.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葛颖(1988—)男,汉族,现为淮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其他文献
期刊
21世纪,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创新作为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必然选择,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强化青年职工思想政治
案情简介: 2012年2月7日13时50分许,被告人陈某酒后且无证驾驶轻型厢式货车,上路行驶时碰撞到被害人驾驶的小轿车及停在路边的三辆车。案发后,被害人报警,陈某留在事故现场被公安机关抓获。2012年2月7日15时40分许抽取了陈某的血样,经鉴定,被告人陈某血液酒精浓度为275 mg/100ml,系醉酒驾车。2012年2月7日公安机关根据陈某无证驾驶的情节先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罚款人民币150
摘要:不同于其他科目,数学课程的设置尤其注重层层递进以及知识的环环相扣,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尤其要以学生为主,不断提升学生注意力,尽量让学生们紧跟自己的节奏。如何让学生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仍然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这对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极大挑战。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升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54-01  客
商傍官实施贿赂犯罪是指不法商人通过行贿等非法手段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诱使国家工作人员使用行政权力为不法商人谋取利益。此类犯罪是当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典型形式和主要根源,也是当前深入开展反贪污贿赂行动的重要内容。  一、商傍官主要手段及特点  在一些领域,商人千方百计向官员谄媚,官员抵挡不住商人的诱惑,彼此臭味相投,出现权钱交易,交易方法手段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立竿见
期刊
期刊
摘 要:我国裁量基准制度开始蓬勃发展,同时在行政执法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行政法学对裁量基准的一些重要问题存在争议。为此,本文对裁量基准的概念、如何正确看待裁量基准的作用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裁量基准 个案正义  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 2004 ]10号)。在这一《实施纲要》的指引下,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纷纷制定了各种裁量基准,我国裁量
一、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感恩和奉献内涵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自古就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有“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