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反射区按摩对运动后体能恢复的作用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2
  摘 要 足底反射区按摩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实践证明,按摩足底具有暖腰肾、聪耳目、健脑筋、促进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等功效。现代医药虽然给人类防治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但同时也引发不少问题:药源性病症、中毒反应、副作用和机体的抗药性成了医学界十分棘手的问题。而足底按摩作为一种“绿色疗法”正日益受到青睐。足底按摩疗法对于运动保健与医疗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方法简便,人人能做,特别是运动后恢复机能、消除疲劳和治疗疾病、保健身体等都有好处,能达到舒筋活络之效。
  关键词 足底反射区 按摩 运动 体能恢复
  一、前言
  足部按摩是人们在与病痛的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和总结出来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渐渐完善,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它运用不同的手法,刺激人体双足的反射区(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其双足相对应的解剖部位),产生神经反射作用,来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发挥机体各组织器官潜在的原动力,从而起到调节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内分泌功能,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可以说它是一种自然疗法[1、2]。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前人的科研成果,对其总结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亲身体验对足底反射区按摩的主要手法及其在运动后体能恢复作进行分析总结。
  二、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简述
  所谓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由于长时间或大强度运动后出现的一种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的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是一种运动训练过程中正常的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尽快消除疲劳,就会影响训练效果,且易造成伤害事故,也会给运动员的学习和生活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作为教练员,了解疲劳产生的机制,并适时运用有效的方法,帮助运动员尽快消除疲劳,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
  生理学研究认为,疲劳的产生与体内能量物质的过多消耗或补充恢复不足;血液酸度增加,机体缺氧等内环境基质的生理生化状态改变,以及和神经因素有关 。我们知道身体各部器官,包括大脑皮层在内都具有一定能源物质的储备能力,任何工作和运动都要消耗这种储备,如果消耗和恢复两个过程能保持能源的动态平衡,就不会出现疲劳[3]。当体内能源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消耗过多,尽管在消耗过程中恢复也在不断进行,但其补充远低于消耗量,达到一定限度时,体内的代谢过程就会发生障碍,疲劳也就产生了。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肌肉收缩和舒张不可缺少的物质;而CP是快速再全盛的能源,所以在运动中,ATP、CP的减少和耗竭可以说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
  三、足底反射区按摩的生理机制
  足部按摩是人们在与病痛的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和总结出来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渐渐完善。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已有很多有关按摩治病的记载。如导法方宜论中记有:“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唐·王冰注:“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跻,谓捷举手足。”又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也记有:“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鑱石,挢引,按杌,毒熨。”再如近年长沙马王堆3号古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共有导引动作图像44幅,不但形象地描绘了各种导引的具体姿态,而且在每幅图中还注明了所防治疾病的名称。可见我国早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按摩和导引已成为医疗上重要的手段。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它运用不同的手法,刺激人体双足的反射区(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其双足相对应的解剖部位),产生神经反射作用,来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发挥机体各组织器官潜在的原动力,从而起到调节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内分泌功能,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可以说它是一种自然疗法[4、5]。由于这种疗法简单易学,不受时间,地点,条件所限,适合各层次人员学习掌握,对某些系统的疾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取得病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
  四、足底反射区按摩在运动后恢复中的应用
  (一)足底反射区按摩手法
  1.双手按摩法
  取坐位把小腿置于另一大腿上,双手相配合按摩一只脚。可用点、按、揉、搓、捏、锤等手法,一脚按摩后再按摩另一只脚,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
  2.掌擦法
  用一手附着在一定的部位,一般均用于足心部,进行直线来回摩擦,频率每分钟60次左右。
  3.锤叩法
  在长期的按摩中手指易疲乏,效率较慢,可用木质或塑料的健身锤叩击。健身锤可作大面积叩击,也能达到同样的疗效要求健身锤表面必须光滑。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以上手法用力适度,轻重交替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宜。手法越重效果不一定越好。
  (二)足底反射区按摩在运动后体能恢复中的作用机制
  1.实施按摩时,足部的肌肉组织受到挤压而紧张收缩,触压觉感受器将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经中枢分析综合,启动调节机制,通过传出神经将冲动传到支配骨骼肌的神经纤维,使肌肉放松舒张。这有助于消除运动系统的紧张状态。这就是为什么足部按摩后所产生一种轻松感的原因。
  2.按摩的压力使足部的血管,淋巴管受压缩,血流及淋巴回流不通畅,管壁的压力增高,管壁上的感受器向中枢传入冲动,引起各种心血管反射,中枢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传出冲动,使心血管活动得到调整,如心脏功能加强,血管舒张,循环通畅,血流量增大等,从而改善整个循环系统的状况。   3.对一些与内脏腑器官相对应的足部反射区的按摩,通过神经发射作用,可加强有关脏器的功能。人的机体是一个协调运作的整体,如某一个脏器功能失常而不能及时修复,则将影响到其他器官,使整体失去平衡,抗病的能力弱,外部的病理因子乘虚而入,遂引起各种病变。由于与患病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往往出现对压痛敏感等异常现象,当施行足部反射区按摩时,这些敏感点会受到较强烈的刺激,这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引起中枢作用修复的反应,使患病器官的机能迅速得到调整,其他器官的机能也得到加强,从而使机体恢复平衡,增强整体抗病能力,使疾病得到缓解痊愈。
  五、足底反射区按摩在运动后体能恢复应用中的前景和不足
  (一)足底反射区按摩在运动后体能恢复方面存在的不足
  1.虽然足底反射区按摩的研究已经很多,并且在治疗疾病,缓解或治愈亚健康患者的—些症状方面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在消除运动性疲劳方面研究甚少,尤其是在生理学机制方面的解释还不曾有报道。
  2.足底反射区按摩在治愈疾病方面的研究比例较大,而以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方面研究很少。
  3.足底反射区按摩在应用于运动员的研究领域比较单一,只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和有氧运动方面的研究,而在对人体免疫机能、内分泌系统、物质代谢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
  (二)足底反射区按摩对运动后体能恢复作用的研究前景
  1.加大足底反射区按摩在消除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研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
  2.根据不同体质,不同项目的运动员,针对疲劳的不同阶段、部位、有针对性地进行以运动员或类似于运动员模型的临床研究。
  3.随着全民健身的迅猛发展,慢性综合性疲劳的发生人群和范围越来越广,而随着人们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对“亚健康”这个名词的理解越来越深,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状态越来越关注,应在大众中推广足底反射区按摩。
  4.由于足底反射区按摩易于操作,术者需要的器械简单、便宜、手法也易于掌握,所以在体育院校开设此课程,有助于学生加强自身疲劳的消除,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为今后全民健身打下良好基础。
  5.作为足底反射区按摩的手法和注意事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尤其是作为消除运动疲劳的足底反射区按摩应有一整套专门完整的手法。
  六、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足底反射区按摩是按摩疗法的一个分支,主要作用于双足和小腿的反射区,有明显的保健功效,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采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实,足底反射区按摩可以调节生理机制、促进疲劳的恢复、达到延年益寿效果。足底按摩作为一种“绿色疗法”正日益受到青睐。足底按摩疗法对于运动保健与医疗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方法简便,人人能做,特别是运动后恢复机能、消除疲劳和治疗疾病、保健身体等都有好处,能达到舒筋活络之效。
  (二)建议
  将保健按摩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是有一定作用的。其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一种有效延伸手段,学生学习保健按摩,不仅仅是理论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得到验证、补充、丰富和发展。因此,要求学生在体育教学课之前、后进行相互按摩或自我按摩,以提高运动能力,预防运动损伤发生。
  参考文献:
  [1] 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2006.35-60.
  [2] 赵云宏.关于通过按摩疗法缓解运动后期肌肉酸痛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16(3):110-112.
  [3] 山灵团.对青少年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鼓膜炎的实验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6.2(4):72-74.
  [4] 朱梅菊.针刺足三里穴对运动小鼠体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0(3):263—265.
  [5] 赵保路.氧自由基和天然抗氧化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0-88.
  [6] 许豪文.运动生物化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 运动生理学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0-124.
  [8] 张锦平.对竞赛运动员不同阶段的按摩[J].辽宁中医.2006.28(4):80-84.
  [9] 朱炜.足反射区按摩法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J].按摩与导引.2006(1):71-77.
  [10] 日月.神奇的足底按摩[J].健身科学.2009(9):58-61.
  [11] 石丁.按摩脚底增强抵抗力[J].科学大观园.2006(3):42-45.
  [12] 兰子.让足底按摩无处不在[J].中国保健营养.2007(2):83-86.
  [13] 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5-10.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是我们国家工程建设关注的重点。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关系到人民生命、国家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简单来说,教学交往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认知偏差是教师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负面性认知。如何正确认识认知偏差的危害并采取策略实施有效调适,已成为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教学交往 认知偏差 效应 调适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师生双方的互动突出地表现为教学交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在举重运动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技术动作在举重比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的各项举重比赛中,挺举是决定比赛成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提高了挺举水平,就有可能在比赛当中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在训练中如何提高挺举水平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举重运动 上挺技术 训练方法  上挺是挺举技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2  摘 要 鉴于运动猝死将导致死亡的严重后果,运动猝死已经成为运动医学领域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运动猝死的流行病学、诱因、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体育运动 运动猝死  一、运动猝死的概念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和国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3  摘 要 目的:探讨呼吸肌群专项训练(Spiro Tiger)对游泳运动员肺功能相关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及每分最大通气量(MVV)的影响。方法:北京市游泳队某教练组7名组员进行为期6周的呼吸肌专项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结束后进行肺功能的监测,跟踪呼吸肌训练效果。结果:3周呼吸肌专项训练
近年来,信息时代迅速发展,高新科技进步越来越快,人们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信息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图书管理技术往往会被图书馆使用,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2  摘 要 目的:研究抵抗素在高脂膳食大鼠肝脏抵抗素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以探讨抵抗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联系。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文文献,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抵抗素的相应理论机制进行总结概括。结果:对抵抗素的来源、表达、生物学效应、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肥胖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