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稳定剂对水工闸门用PE-HD/高岭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来源 :工程塑料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a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共混造粒制备含有不同光稳定剂的水工闸门用高密度聚乙烯(PE-HD)/高岭土复合材料,讨论和研究光老化前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试样表面形貌、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表面析出物进行分析,讨论比较不同受阻胺光稳定剂的析出原因及抗光老化作用差异.结果表明,添加光稳定剂2020、光稳定剂944、光稳定剂123、光稳定剂770和光稳定剂292的复合材料光老化后力学性能保留率平均值分别为87.1%,81.7%,79.1%,78.2%和75.6%,抗光老化性能依次变弱;分子量大的光稳定剂2020和光稳定剂944更容易与复合材料体系相容,不容易析出,具有更好的抗光老化作用,同时带有较稠密的受阻胺结构的光稳定剂2020具有出色的抗光老化作用,这可为PE-HD/高岭土复合材料光稳定剂选配和抗光老化性失效分析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通过配位反应合成了三种荧光配合物:铕配合物[Eu(DBM)3phen],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AlQ3)和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ZnQ2),然后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在聚丙烯(PP)材料中分别掺杂这三种荧光配合物,制得三种PP/荧光配合物复合材料,以提高PP发光性能.对这三种复合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荧光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三种复合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力学性能,其中当荧光配合物质量分数为0.5%时,PP/Eu(DBM)3phen复合材料在测试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最优,缺口冲击强度比纯PP提高11%,其最大
针对目前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强度仍以实验和二维平面预测为主,提出一种能真实反映纤维空间结构的三维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预测模型.基于概率方法修正“混合律模型”对临界区域内纤维的作用进行详细的理论公式推导,建立基于纤维取向、长度和体积分数等因素的三维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预测模型.以短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为例进行强度理论预测、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值比仿真值更接近试验值,且与试验值误差在10%之内,误差较小,吻合较好.说明建立的三维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预测模型精确合
斜拉索、吊杆和系杆是缆索承重桥梁的重要受力构件,但传统的索力测试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和效率低的缺点,为此开展基于欧拉运动放大算法的索力测试方法研究.采用数码摄像设备采集拉索振动的数字图像数据,经过基于相位的欧拉运动放大算法处理,获取运动放大后的图像序列;利用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识别算法得到边缘图像序列,并通过边缘定位提取拉索人工标记的位移时程数据;最后利用频率法识别拉索索力.以拱桥吊杆索力测试为背景,讨论了基于相位的欧拉运动放大算法与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识别算法的适用情况.与传统基于加速度传感
以直接合成法制备了五种吡啶类双酸型离子液体催化剂N-3-磺酸基-丙基吡啶氯代金属酸盐,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以矿泉水瓶为反应底物,研究了五种双酸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瓶级聚酯醇解的能力,并对降解产物对苯二甲酸双(2-羟乙基)酯(BHET)进行了化学结构分析.同时,研究了五种双酸型离子液体用于催化降解产物再聚合的能力.结果表明,制得了具有目标结构的五种双酸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其中N-3-磺酸基-丙基吡啶氯代铁酸盐(PyPSCl-FeCl3)的催化醇解性能最优,在反应温度为210℃、反应时间为8 h的条
在对薄板冲压成型这一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时,难以精确分析场变量发生剧烈变化的应力集中及应变梯度大的区域,如何平衡精度和效率间的关系是冲压成型仿真的关键.因此,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大变形的相关理论,针对动态仿真的网格自适应关键技术,建立了自适应分析模式下的薄板冲压成型算法.为了提高计算精度,提出基于单元应变能增量的能量误差准则以及基于板料成型几何特征的几何误差准则,并结合2类误差准则,建立了基于自适应分析算法的误差判断准则;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引入阻尼因子提出了阻尼子循环算法,将自适应加密后的板料单元按时间步长
为了利用无机填料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友好的新型木塑制品,考察了无机填料种类及含量对木塑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杨木粉纤维、聚丙烯(PP)、碳酸钙、硅灰石、硅藻土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和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PP木塑复合材料,测试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吸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和表面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无机填料含量的增加,木塑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表面耐磨性等性能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添加质量分数10%硅藻土的木塑复合材料静曲强度和表面耐磨性能提升最大,静曲强度较未添加无机填料的复合材
为提高薄壁框体结构件铣削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提出一种薄壁框体结构件铣削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且不能自适应调整权重系数等问题,将混沌算法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结合,建立了以铣削力和单位时间材料去除率为优化目标,以铣削4因素为优化变量,以机床主轴转速、进给量、铣削深度和表面粗糙度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约束优化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准确计算每个优化解的加工误差,将结果及时反馈到优化算法中,进而找到最优加工工艺参数组合.以典型薄壁结构侧壁铣削为例,分别采用试验参数、标准粒子群优化参数
当前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货运成本高企,成为横亘在制造业面前的难题.全球供应链遭遇严峻挑战,出现局部断裂.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成为重要一环.在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引领下,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都进入了全面加速时代.
期刊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出台,BIM技术逐步纳入到高校教学体系中,然而现有的高校BIM课程和教学方法不适应BIM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对现阶段BIM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首先构建了由专业知识、软件知识、软件操作知识、项目应用知识4个方面组成的BIM课程教学内容闭环;其次根据闭环式管理理念,提出了包含课前回顾与导入、传统的教与学、课上练习与讨论以及借助线上平台的课后练习发布提交与即时反馈的BIM课程教学流程闭环,并在学习效果反馈环节中提出主观题目直观答的方法;然后受吉尔伯特行为工程模型启发,
工程监理制度是建造领域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抓手.监理人员是工程监理重要实施主体,对其绩效的考核评价在保障监理工作及工程建设质量上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关研究仍以绩效考核的目标、内容与流程为主,具体考核仍高度依赖人工手段,存在方法固化、单一,以及评价指标设定不合理、不明确等问题.本研究旨在系统综述绩效评价方法与支撑性智能技术,提出智能绩效评价的新方向与新趋势.首先,从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对于国内外的智慧监理技术下监理人员评价方法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涉及的关键考核方法和评价指标理论的应用现状,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