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纳新引领绿色印刷制版技术新浪潮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以来,一批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技成果落户北京,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科院化学所的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中科院化学所的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彻底解决了印刷制版过程中的污染和资源耗费问题,加快了印刷业的“数字化、绿色化”进程,未来将打造百亿元的产业链。
  该技术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宋延林告诉记者,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已在《北京日报》社印刷厂进行了数月的现场制版印刷试点。截至到目前,绿色制版技术已迈出产业化的关键步骤:完成了中试线建设,开发出首台绿色制版商业用样机;实现了相关专利的覆盖,形成包括材料、设备、软件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印刷”的标准体系。
  
  印刷制版技术革命
  
  纵观印刷制版技术的历史长河,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可称之为物理成像阶段,包括雕版印刷、木活字印刷、铅字印刷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利用了凹凸成像的原理,即通过凸起的地方沾油墨、凹下去的地方不沾油墨来实现印刷。
  第二个阶段可称为化学成像阶段,目前主要有激光照排和CTP两种技术,前者是国内的主流技术,由王选院士主持开发推广,后者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二者原理上都属于感光成像范畴。
  感光技术使得印刷工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无论是激光照排还是cTP技术,在化学显影过程中,诸如洗底片和印版这样的操作环节,不可避免地带来废液的排放。这使得印刷业成为“著名”的污染工业之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宋延林去中科院下属的一个印刷厂印资料,闲谈中,印刷厂的工作人员向宋延林诉说了印刷制版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当时,宋延林从事的研究领域是纳米材料。对于印刷过程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宋延林平时也有所耳闻,但始终没在意。而今听印刷厂工作人员的诉说,不禁灵光一闪:如果运用纳米材料,直接打印形成具有相反浸润性(超亲油/亲水)的图文区和非图文区,就可以避开现有印刷制版技术的种种弊端。
  宋延林立刻着手实践自己的想法,抛开感光成像的思路,提出基于纳米材料亲/疏水可控转换原理的打印制版技术,在实验室很快获得了成功。
  这项基于纳米材料研发的绿色印刷制版技术,将特制的纳米复合转印材料直接精确打印在超亲水的版材上,通过纳米尺度界面性质的调控,在打印区和非打印区形成具有相反浸润性(超亲油/亲水)的纳米微区(图文区和非图文区),实现了直接制版印刷。
  该技术路线彻底摒弃了感光成像的技术思路,其优势显而易见:一是省去了感光预涂层及其冲洗化学品,在根本消除环境污染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二是大大简化了制版流程,无须暗室避光操作,并省去曝光、冲洗、晒版等环节,三是直接在印版上打印图文,减少了图像转移次数,图像再现性好,无须拼版、修版,因而图文质量大大提高。
  人类的制版印刷行业,在经过“铅与火”、“光与电”的历程后,即将迎来印刷工业的绿色时代。
  
  产业化之难
  
  宋延林介绍,以往国内的许多产品研发,主要是针对国外已有技术体系中的某些环节有所突破,实现部分进口产品替代和国产化。而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制版技术属于全新的技术,没有可以借鉴的产业化经验,设备设计制造、软硬件配合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从头做起,挑战无处不在。
  作为科研成果,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已经得到了成功验证,但对于企业应用来讲,产品的易用、可靠显得更加重要。在成果应用取得一定成绩后,如何继续推动产业化的问题摆在了宋延林的面前。
  由于新技术无先例可循,纳米绿色印刷制版目前还要在系统集成、产品稳定和工艺标准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同时,印刷行业可以细分为报纸、书刊、包装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存在产品质量、生产速度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均衡问题,如何针对各应用领域特点开发针对性产品和工艺还需要进一步仔细研究。
  宋延林认为,科研人员要“再走一步”。他说,目前国内企业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和消化能力还不够强,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制版技术属于全新的技术,科研人员有责任继续夯实产业基础,通过不断地试点探索,提高技术适用性和可移植性,完善整个产业体系。
  
  政府助力
  
  近年来,如何吸引大院大所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在京落地转化,成为北京市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北京市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成为其中的重要亮点。
  尤其是2009年以来,在“院市科技合作座谈会”精神的指引下,由北京市科委牵头,院市双方务实合作,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全面推进双方签署的“共建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合作协议”和“联合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协议”,组织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科技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2009年以来,以北京市科委为代表的相关部门与中科院成立院市科技合作工作小组,深入挖掘中科院30多项“有亮点、有显示度、有市场前景、能体现首都科技风采”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推进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龙芯CPU芯片、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落户建设。
  为支持中科院化学所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产业化,北京市科委等相关部门不仅支持中科院研发团队开展制版耗材关键技术研发和中试线建设,还推动《北京日报》社印刷厂、北京中科院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等印刷企业开展绿色制版技术的示范应用。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的相关部门也对中科纳新给予了诸多扶持。围绕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和产业化项目,他们积极探索建立保障服务机制、发现和筛选机制、对接和推荐机制、投融资及股权激励促进机制。其中,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等投融资机构建立技术和资本的对接机制,借助政府股权投资政策,为重大项目在京落地提供了重要保障。包括股权激励、科研经费列支等一系列试点政策,使中科纳新的产业化道路越走越顺,也使宋延林感受到了政府之于科研成果转化的迫切。
  
  看好未来光明前景
  
  目前,北京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印刷技术产业化基地已经落户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该基地将为中科纳新下一步发展提供空间,更将成为宋延林实现其梦想的舞台。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印刷业务可以分为书刊、报纸、包装三大市场。各自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分别针对不同领域进行产品开发,井建立技术标准。
  在资本力量的帮助之下,中科纳新很快有了市场动作。中科纳新确定的模式是,通过制版示范中心和示范企业的方式进入市场推广。首先通过示范点的建立进入市场,然后进入产业基地和应用的复制。只有把第一阶段的“点”踩实了,后面才能实现市场扩张。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为中科纳新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不少印刷企业已经对该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
  “通过在报业、书刊和包装印刷企业进行试点,我们可以根据细分的行业研发出针对性的设备和材料。计划2012年开始进行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的规模推广。”
  宋延林对中科纳新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中国印刷行业市场非常大,我们的技术具有环保和成本优势,将对材料、殴备、软件等印刷行业相关企业形成带动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的发展目标是5年销售几个亿;10年带动上百亿的产业。”
其他文献
随着合肥市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不断向周边扩张,许多老工业厂区已经逐渐位于中心城区的位置,它们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压力。而合肥市的政府部门对工业遗产缺乏重视,城市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比较落后。因此,在近些年,合肥市老城区的大量旧工业建筑被拆除。为了保护好合肥市的工业遗产,唤醒公众的时代记忆,传承城市的工业文明,很有必要对合肥旧工业厂房的改造策略进行研究。
  首先,基于对合肥市区旧工业建筑存在状态的大概了解,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界定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确定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随着人口生育率不断降低及人均寿命持续增长,我国人口结构中老龄人口比例也持续增高,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需求是亟待重视和研究的热点问题。菜市场作为一个老年客户比例较高的商业场所,对于老年群体参与社会性活动并自发产生社交行为是自然的、高效且有吸引力的,因此本文选择老年人活动较多的菜市场为空间载体,研究老年人自发性社交空间的设计策略。期望能够为扩大老年群体日常生活交际圈,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数以及老年人社交空间探索提出建议。
  本文主要针对南京地区菜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是我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中具有突出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在2013年正式成为我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7年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各建筑保存状态良好,主要作为办公建筑供各院系使用,至今仍处于使用状态。但随着使用年代的增加,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与老化,例如外墙劣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降低、基础设施老化等,并由此带来建筑
近年来乡村振兴的政策以及人们对田园山水的渴望使乡村建设空前发展,乡村亲子游也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家庭主要的出游选择,但仿照城市、快速、单一、过度的开发模式使乡村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受到强烈冲击,不仅外来访客感受不到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当地居民的真实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乡村公共活力不足。
  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留守乡村的大部分为儿童与老人,儿童是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主体,是促进邻里交流、促进良好人居关系形成的纽带。乡村建设缺乏公共活力的关键是没有解决以谁为本的问题,大多以吸引游客为目的,没有考虑乡村当地
随着社会对传统街巷保护的日益重视,大量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传统街巷已得到有效保护。但传统街巷分布较广,数量众多,其价值评估标准模糊以及保护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大量具有保护价值的街巷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正确判断传统街巷的内在价值,切实做好传统街巷类型划分,是湘中地区传统街巷保护的关键所在,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本文以湘中地区传统街巷空间为研究对象,围绕传统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进行论述。全文
本文选题是由2019年11月16~17日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的“刘敦桢、柳士英与近代中国建筑教育国际论坛”延伸而来,柳士英是近代建筑学家、教育家、规划学家,还是笔者硕士就读院校——湖南大学曾经的副校长、土木系系主任、教授和建筑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因此,开展对柳士英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界更清楚地认识中国近代首批留日建筑师群体的行为活动与思想演变,而且对于湖南大学师生群体来说,有着非比寻常、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
  既有文献分析表明,关于柳士英的研究,以其建筑领域为主、个人生平为辅,教育与规划领域则
全球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世界进程,如同流水一涌而进,我们在不停歇的学习中适应全球化,在不断建设中跟上城市化,在技术更新中追上现代化,急于缩小我国与世界的差距。此时,差距已经缩小,我们可以且需要停下脚步去反观自身的传统文化,了解传统中可以与我们共同进步的文化,保留传统中于我们而言不可缺失的部分。
  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起源,也是我国人居环境的原始形态,对于我们传承与学习传统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与此同时,随着近些年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重视,传统村落名录中的村落
社会各界的研究者对建筑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建筑教育有许多研究成果。但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高等建筑教育领域中,学院之外的校外建筑教育一直存在发展,其中高等建筑教育校外培训是目前校外建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最早期的师徒制到布扎时期的图房,再到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等建筑教育校外培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学学生学习建筑学科知识。
  论文通过对目前国内高等建筑教育校外培训的大量调研、亲身实践经验积累,在国内高等建筑教育校外培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试图解释、剖析其背后发展运营机制,研究其课程组成、
编者按为了弘扬在“科技北京”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业企业家精神,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使北京成为鼓励创新、培育创业的沃土,本刊特开辟“创业故事会”专栏,欢迎在北京创业,并取得成功的人士,撰写个人或团队在创业历程中的种种酸甜苦辣,与读者共享。  齐向东2005年9月创办奇虎公司,并出任奇虎公司总裁。曾任雅虎中国区副总裁兼3721公司总经理。毕业于长春邮电学院无线电通信系,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
期刊
创新型乡镇建设是北京市科委提出的一项农村科技重点工作,在充分调动乡镇党委,政府积极性的前提下,为每个试点乡镇“量身定做”一套发展规划。随后导入培训,导入人才、导入技术,经过几年工作实践,创新型多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形成了多种可供其他乡镇借鉴的创新发展模式。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根‘针’,就是乡镇党委和政府。处于改革创新时代的北京郊区乡镇,走创新发展之路是乡镇自身实践科学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