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的作用重大,可是面对繁重的作业压力,学生已经疲于应付,作业明显失去了其本该有的价值。所以我认为,精选作业是实现作业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精选作业的意义
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学生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下的情况。
2. 减轻学生负担,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3. 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不用整天忙于批改那堆成山的作业,有更多的时间钻研学科专业知识和进行学术研究。
4. 真正发挥作业的作用,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二、精选作业的策略
(一)科学地选择作业内容
1. 作业要有针对性
如果作业是教师自己出的,内容一定要紧扣课程标准,突出重点、难点,强化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如果内容是选用已有的一些材料,在布置前一定要对作业进行精细的分析和挑选。在布置作业前教师一定要自己先把题目全部做一遍,哪个简单,哪个偏难,哪个是重点,哪个可以删除,做到自己心中有数。不要让学生从头做到尾,而要有选择性的布置,比如明天上课重点讲什么知识点,那么就可以针对要讲的知识点去布置预习作业。
2. 作业要分层
对于学生实际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设计作业时还要注意按上、中、下三个层次设计。对于优等生要求做难题,一些对他们来说肯定会的题目就可以减免了,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对于中等生要求会做一般题,难题不必强求做,但是要保证基础题的正确率,以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只做基础题,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为以后的学习扫除心理障碍。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某些方面的薄弱点来设计作业,以求补救。就英语学科来讲,对于听说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布置口头作业、视听作业;对于书写差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书面表达练习等等。
(二)有目的性地选择作业形式
现在我们教师布置的作业大都是根据中考试卷来的,形式一般都有单选、完形、阅读、作文等。学生每天机械地重复操练着这些题目,看到就觉得厌烦了,怎么能让他们静下心来,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完成作业呢?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变换作业的形式。英语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听CCTV的英语新闻,让学生记下新闻的主题;看课外的英文小说,写写读后感;给全班学生讲讲英语故事;收集放学回家路上发现的英文单词;小组合作演课本剧等等。
(三)有意识地倡导作业多元化
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在布置作业,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没有选择的自由,更没有说“不”的权利。但是真正做作业的是学生,所以我们应该听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对作业的需求。可以在班级里组成一个由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的作业选择小组,教师每天听取他们对于作业的意见和建议,从布置作业的量、作业内容等各方面来考虑。教师也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编制作业,从而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明白学习的目标、考点以及重难点,从而发挥作业的综合功能,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四)保障学生做作业的时间
现在教师布置的作业分两种:一是课堂作业;二是家庭作业。顾名思义,课堂作业也就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但是很多教师是在下课铃响的时候才布置课堂作业,放学之前就要交,也就是说,学生要在几个课间十分钟内完成4门主课的作业,还要喝水、上厕所,做好下堂课的准备和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手脚快,基础好的几个学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多数中等甚至以下的学生就要在放学后快马加鞭地赶出来,有些实在来不及的就只能抄袭了,想想这作业的质量能好到哪去呢?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练习,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真正独立完成作业,又能让我们及时发现学生本堂课未掌握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完成对作业的评价和反馈。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而且对于当天做家庭作业也是很有帮助的。至于家庭作业,我们应该定期用不同形式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调查了解作业量的情况,保证学生每天用于做作业的时间不要过长。这样让学生始终对作业保持适当的兴趣,不至于因作业量过大而产生厌学情绪,到时候只会得不偿失。
(五)有计划地简化作业本样式
为什么学生的书包会这么重?打开来看,我们会发现,现在的教科书大都是又大又厚的,如果我们选择的作业本也是那么大的,那么学生的书包还能不重吗?所以我们教师在选择作业本时要注意,尽量选择薄一点、小一点的,而里面的字体和行距又要稍微大一点,纸张看上去质量要好一些,这样学生看着就比较舒服,不至于有视觉疲劳,做起作业来才会有耐心,质量就会有提高。
总之,作业是我们目前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可以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力。如何让作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呢?教师应该把好“精选”这一关,确保作业“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
一、精选作业的意义
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学生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下的情况。
2. 减轻学生负担,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3. 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不用整天忙于批改那堆成山的作业,有更多的时间钻研学科专业知识和进行学术研究。
4. 真正发挥作业的作用,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二、精选作业的策略
(一)科学地选择作业内容
1. 作业要有针对性
如果作业是教师自己出的,内容一定要紧扣课程标准,突出重点、难点,强化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如果内容是选用已有的一些材料,在布置前一定要对作业进行精细的分析和挑选。在布置作业前教师一定要自己先把题目全部做一遍,哪个简单,哪个偏难,哪个是重点,哪个可以删除,做到自己心中有数。不要让学生从头做到尾,而要有选择性的布置,比如明天上课重点讲什么知识点,那么就可以针对要讲的知识点去布置预习作业。
2. 作业要分层
对于学生实际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设计作业时还要注意按上、中、下三个层次设计。对于优等生要求做难题,一些对他们来说肯定会的题目就可以减免了,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对于中等生要求会做一般题,难题不必强求做,但是要保证基础题的正确率,以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只做基础题,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为以后的学习扫除心理障碍。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某些方面的薄弱点来设计作业,以求补救。就英语学科来讲,对于听说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布置口头作业、视听作业;对于书写差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书面表达练习等等。
(二)有目的性地选择作业形式
现在我们教师布置的作业大都是根据中考试卷来的,形式一般都有单选、完形、阅读、作文等。学生每天机械地重复操练着这些题目,看到就觉得厌烦了,怎么能让他们静下心来,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完成作业呢?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变换作业的形式。英语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听CCTV的英语新闻,让学生记下新闻的主题;看课外的英文小说,写写读后感;给全班学生讲讲英语故事;收集放学回家路上发现的英文单词;小组合作演课本剧等等。
(三)有意识地倡导作业多元化
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在布置作业,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没有选择的自由,更没有说“不”的权利。但是真正做作业的是学生,所以我们应该听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对作业的需求。可以在班级里组成一个由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的作业选择小组,教师每天听取他们对于作业的意见和建议,从布置作业的量、作业内容等各方面来考虑。教师也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编制作业,从而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明白学习的目标、考点以及重难点,从而发挥作业的综合功能,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四)保障学生做作业的时间
现在教师布置的作业分两种:一是课堂作业;二是家庭作业。顾名思义,课堂作业也就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但是很多教师是在下课铃响的时候才布置课堂作业,放学之前就要交,也就是说,学生要在几个课间十分钟内完成4门主课的作业,还要喝水、上厕所,做好下堂课的准备和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手脚快,基础好的几个学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多数中等甚至以下的学生就要在放学后快马加鞭地赶出来,有些实在来不及的就只能抄袭了,想想这作业的质量能好到哪去呢?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练习,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真正独立完成作业,又能让我们及时发现学生本堂课未掌握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完成对作业的评价和反馈。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而且对于当天做家庭作业也是很有帮助的。至于家庭作业,我们应该定期用不同形式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调查了解作业量的情况,保证学生每天用于做作业的时间不要过长。这样让学生始终对作业保持适当的兴趣,不至于因作业量过大而产生厌学情绪,到时候只会得不偿失。
(五)有计划地简化作业本样式
为什么学生的书包会这么重?打开来看,我们会发现,现在的教科书大都是又大又厚的,如果我们选择的作业本也是那么大的,那么学生的书包还能不重吗?所以我们教师在选择作业本时要注意,尽量选择薄一点、小一点的,而里面的字体和行距又要稍微大一点,纸张看上去质量要好一些,这样学生看着就比较舒服,不至于有视觉疲劳,做起作业来才会有耐心,质量就会有提高。
总之,作业是我们目前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可以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力。如何让作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呢?教师应该把好“精选”这一关,确保作业“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