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虚静”“入境”:朱熹的解释学路径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t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一生致力于解读经典不辍,其解释学思想最为丰富,也最为系统。这一目的,朱熹的解释学思想围绕“唯本文本意是求”展开,具体可概括为三个字:一是“敬”,“敬畏”文本,对所要解释的作者和文本保持足够的尊敬;二是“静”,内心“虚静”,排除自己和他人的意见,使内心处于“虚静”状态;三是“境”,“入境”,要进入文本中的情境,体验文本的真意。朱熹认为,通过“敬畏”、“虚静”、“入境”这三个步骤,所追求的“唯本文本意是求”这一目的也就可以达到。朱熹这一解释思想对当前的文学批评有着很好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纵观历史,我们会看到:就总体而言,女性在文学、艺术等形象思维领域中的活动能力不亚于男性,而在哲学、数学等抽象思维领域较之男性就显得大为逊色。例如,据有人统计
肺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肺部疾病最终的共同通路,且最终结局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其特征是肺泡上皮细胞损伤/活化,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的大量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
六十年代以来,苏联哲学界对于三十年代批判德波林的问题,展开过一些讨论。从他们所发表的文章和著作的观点来看,对于批判德波林的评价,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以米丁为代表的正统派观
一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天边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就像天边搭起了一座七彩桥。小燕子、小麻雀和小喜鹊飞过来,落在了七彩桥上,不久,又来了许多小鸟,他们都落在七彩桥上面,唧唧喳喳地叫着
早在远古新石器时代,居住在乌苏里江流域的人民就与中原人民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他们在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创造的灿烂古代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小兴
作者简介:李娜:职称:教师(讲师):工作单位:西安翻译学院经济学教研室。教改项目:2010年西安翻译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10B21。    摘 要:双语教学是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尝试,本文就影响高校双语教学的因素从教师、教材、学生和学校四个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期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双语教学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
随着高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全国高校已有文科学报四百余家,全年文科学报论文篇目有近四万多条,这就为学报资料的整理、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方便高校广大科研工作者
吴兆骞字汉槎,世居吴江松陵,即今江苏省吴江县松陵镇。徐釚《孝廉吴君兆骞墓铭》:“汉槎姓吴氏,讳兆骞,字汉槎,世为吴江人”。
高校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根据我校关于学风建设的调查,分析了高校学风的现状及原因,试
从60年代后期起,一些西方学者即开始把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当作自己的理论研究课题。例如,H·帕森斯(Howard Parsons)于1966年发表了《当代波兰和南斯拉夫的人道主义哲学》;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