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胆道-静脉返流的铸型观察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a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大鼠胆道内注入不同容量铸型剂,用扫描电镜观察胆道-静脉返流途径。结果表明,由小叶间胆管起始端,通过汇管区淋巴间隙、狄氏间隙,返流入肝窦是胆道-静脉返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他文献
我们应用EYⅡ-G型固有荧光光谱诊断仪,在12例大肠癌术中检测淋巴结84个,结果发现荧光与病理总符合率90.9%,癌旁与结肠系膜淋巴结符合率为93.7%及85.6%,系膜根部与腹主动脉旁均为100%与病理符合,表明荧光检查作为分子水平的诊断手段之一,它提供的信息优先于细胞组织形态学的改变,诊断正确率高,方法简便、迅速,对病人安全无害。
我们测定了20例ACST术中26项定量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选出了5项影响休克转归的危险因素,即明显升高的外周血与门脉血血浆内毒素及血清结合胆酸,明显下降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与血清C3。
期刊
报告43例95次甲状腺淋巴造影术,31例51次用76%泛影葡胺,18例34次用40%碘化油作造影剂。对穿刺方法、摄片时间和位置作了改进。造影成功率94.73%,诊断符合率95.35%。据此认为改良甲状腺淋巴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对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判断均有一定意义,是一种诊断甲状腺疾病的辅助方法。
我们对1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和13例无黄疸对照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7日检测肾功能,同时检测外周血内毒素,并于手术当中采门静脉血检测内毒素。结果表明,黄疸组较对照组在手术前和术后7日内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下降;术前和术后第一日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和肾衰指数(RFI)明显加大,随着解除黄疸后时间的延长而趋向正常。结果提示,胆道梗阻后,从肠道内吸收的内毒素增加,内毒素损害肾脏时,可能
期刊
我们针对胆色素结石(PS)的结构特点和各溶石药物的理化、药理特性,研制了复方DMSO乳剂,体外和动物实驗表明其具有快速溶解PS的作用,且毒性很低,临床应用于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疗效显著且无严重副作用,表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PS接触溶解剂。
期刊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2例女性胆囊结石患者和35例正常妇女血清垂体促卵泡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性腺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含量的变化。以兔为动物实驗,对性腺激素的成石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女性胆囊结石与垂体-性腺内分泌功能改变有关;(2)雌二醇减低胆汁磷脂的含量,增加胆汁总胆固醇和粘蛋白的分泌,为形成胆囊结石提供成石胆汁和成核因子;(3)动物实驗结果表明,雌二醇的成石
选用健康Wistar大鼠60只,观察急性胆道感染发病48小时内肠粘膜形态学变化及肠道内标记大肠杆菌移居情况。结果发现:胆道感染动物回肠粘膜遭受严重损伤,肠道内标记菌以显著机率移居于肠外器官。提示急性胆道感染时可导致肠粘膜屏障损伤及肠源性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