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2 — 0162 — 0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关联度日益紧密,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愈加明显,在享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为国内各商业银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一、商业银行业在后危机时期的发展机遇
1.政府推动型经济刺激经济的迅速复苏
我国是政府推动型经济,政府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推动力,政策一放,经济就快速增长,政策一紧,经济马上就降温。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刺激经济的迅速增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一是出台了40000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二是出台了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三是多次调升出口退税税率;四是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特别是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政策,刺激了经济的迅速复苏。
2.政府40000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为商业银行公司类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为保证国内经济的平稳增长,中央政府出台了十项措施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其中: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项政策,极大的刺激了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到2010年底至少要增加40000亿的投资。这为商业银行介入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3.居民资产配置的调整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商业银行普遍认为股市波动对储蓄存款和同业存款的影响较大。随着市场波动的加剧及消费者的心里预期的变化,居民对自身资产的结构调整倍加关注,对其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意愿更加强烈,居民通过对存款、购买国债等资产的调整,使部分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2010年“两会”提出的调整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将增加居民的收入和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亦将影响其资产配置。因此,只要商业银行不断丰富零售产品业务,细分客户,做好服务,主动适应客户需求,其在零售业务的发展上仍有较大的潜力。
4.融资工具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为了扩大社会投资和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政府积极加大债券市场的发行力度,除发行传统的企业债、公司债外,还积极推动可分离债券、浮动利息债券、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等新型债务融资工具。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做好沟通,增加商业银行作为发行顾问和主承销商的机会,扩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5.金融市场将被重新分割
一是国内商业银行将通过兼并重组增强自身实力。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信用社之间通过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加快对其它金融机构的参股、控股,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二是当前基金、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这给商业银行不断地拓展同业业务和开展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带来了良好的机会。
6.为商业银行的人才储备提供了良机
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人才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此时各商业银行要针对一些特殊的专业人员,特别是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所缺少的人员和技术,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物色,及时选聘,建立专业人员储备库,为商业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较强优势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1.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积极投入40000亿经济刺激计划
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中央、省、市政府的重点投资项目,促进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各商业银行不仅要深入研究、分析政策所带来的市场变化的机遇,实现与政府意图的对接。还要关注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项目,不承担风险的代理类项目;对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优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商业银行要及时沟通,主动介入,快速地投入到政府的40000亿的经济计划中。
2.做强公司业务,适应当前的金融需求
公司业务要积极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树立存款立行意识,深化产品创新,强化结构调整。一是要做好做稳负债业务,确保各项存款的稳定增长;二是要在深入分析行业和企业的基础上,加强与政府部门、企業的沟通和合作,整合营销力量,协同攻关,争取更多的授信份额;三是要充分利用各种需求,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加强创新产品的拓展力度,确保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3.做优零售业务,提升银行的发展功能
一是要以客户为目标,做多、做优客户,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提供特色化、个性化服务,为零售业务的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二是要抓住时机通过产品的推出大力发展理财业务,狠抓银行卡、基金、理财、保险、黄金和结售汇等产品的优化、创新和营销,推动了中间业务的快速增长;三是审慎经营个贷业务,确保在不出现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市场的营销力度,促进个贷业务稳步、快速的发展。
4.坚持服务兴行,通过服务的提升打造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其所提供的产品趋同,业务操作流程趋同,服务功能趋同,但服务的差别就成为各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水平和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细化服务对象,实施不同的服务手段和服务组合,配合不同的服务战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把满足客户的要求放在中心地位,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5.坚持稳健经营,实施严格的合规管理和全面的风险管理
一是要加强对行业、企业的动态分析和授信业务的管理,加强风险点识别和风险预警机制,不断优化调整业务组合限额管理,强化风险缓释措施和高风险客户的退出机制,严格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二是要进一步加大不良、准不良资产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不良资产增长;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完善合规管理体系,严防案件的发生,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
6.实施“人才战略”为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实施“人才战略”中,商业银行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经办岗位等职务序列,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方式储备人才,留住人才,为商业银行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关联度日益紧密,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愈加明显,在享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为国内各商业银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一、商业银行业在后危机时期的发展机遇
1.政府推动型经济刺激经济的迅速复苏
我国是政府推动型经济,政府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推动力,政策一放,经济就快速增长,政策一紧,经济马上就降温。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刺激经济的迅速增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一是出台了40000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二是出台了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三是多次调升出口退税税率;四是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特别是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政策,刺激了经济的迅速复苏。
2.政府40000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为商业银行公司类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为保证国内经济的平稳增长,中央政府出台了十项措施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其中: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项政策,极大的刺激了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到2010年底至少要增加40000亿的投资。这为商业银行介入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3.居民资产配置的调整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商业银行普遍认为股市波动对储蓄存款和同业存款的影响较大。随着市场波动的加剧及消费者的心里预期的变化,居民对自身资产的结构调整倍加关注,对其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意愿更加强烈,居民通过对存款、购买国债等资产的调整,使部分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2010年“两会”提出的调整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将增加居民的收入和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亦将影响其资产配置。因此,只要商业银行不断丰富零售产品业务,细分客户,做好服务,主动适应客户需求,其在零售业务的发展上仍有较大的潜力。
4.融资工具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为了扩大社会投资和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政府积极加大债券市场的发行力度,除发行传统的企业债、公司债外,还积极推动可分离债券、浮动利息债券、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等新型债务融资工具。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做好沟通,增加商业银行作为发行顾问和主承销商的机会,扩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5.金融市场将被重新分割
一是国内商业银行将通过兼并重组增强自身实力。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信用社之间通过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加快对其它金融机构的参股、控股,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二是当前基金、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这给商业银行不断地拓展同业业务和开展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带来了良好的机会。
6.为商业银行的人才储备提供了良机
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人才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此时各商业银行要针对一些特殊的专业人员,特别是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所缺少的人员和技术,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物色,及时选聘,建立专业人员储备库,为商业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较强优势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1.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积极投入40000亿经济刺激计划
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中央、省、市政府的重点投资项目,促进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各商业银行不仅要深入研究、分析政策所带来的市场变化的机遇,实现与政府意图的对接。还要关注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项目,不承担风险的代理类项目;对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优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商业银行要及时沟通,主动介入,快速地投入到政府的40000亿的经济计划中。
2.做强公司业务,适应当前的金融需求
公司业务要积极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树立存款立行意识,深化产品创新,强化结构调整。一是要做好做稳负债业务,确保各项存款的稳定增长;二是要在深入分析行业和企业的基础上,加强与政府部门、企業的沟通和合作,整合营销力量,协同攻关,争取更多的授信份额;三是要充分利用各种需求,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加强创新产品的拓展力度,确保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3.做优零售业务,提升银行的发展功能
一是要以客户为目标,做多、做优客户,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提供特色化、个性化服务,为零售业务的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二是要抓住时机通过产品的推出大力发展理财业务,狠抓银行卡、基金、理财、保险、黄金和结售汇等产品的优化、创新和营销,推动了中间业务的快速增长;三是审慎经营个贷业务,确保在不出现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市场的营销力度,促进个贷业务稳步、快速的发展。
4.坚持服务兴行,通过服务的提升打造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其所提供的产品趋同,业务操作流程趋同,服务功能趋同,但服务的差别就成为各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水平和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细化服务对象,实施不同的服务手段和服务组合,配合不同的服务战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把满足客户的要求放在中心地位,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5.坚持稳健经营,实施严格的合规管理和全面的风险管理
一是要加强对行业、企业的动态分析和授信业务的管理,加强风险点识别和风险预警机制,不断优化调整业务组合限额管理,强化风险缓释措施和高风险客户的退出机制,严格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二是要进一步加大不良、准不良资产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不良资产增长;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完善合规管理体系,严防案件的发生,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
6.实施“人才战略”为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实施“人才战略”中,商业银行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经办岗位等职务序列,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方式储备人才,留住人才,为商业银行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