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内窥镜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vi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椎板间隙入路下经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省中西结合医院、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脊柱外科共计27例放射学表现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腰腿痛患者,通过椎板间隙入路行经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术后3、6、12个月进行详细的随访问卷调查,包括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微创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1(26~83) min,平均住院日为5(2~7) d,术后每个随访时间点的平均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25例患者下肢疼痛不再发作,但仍有7.4%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再次复发,其中1例患者经再次手术(显微镜下椎间盘摘除术),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结论

椎板间隙入路下经皮内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降低再次突出、并发症、手术创伤、医疗费用等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烟熏和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慢阻肺模型。将1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慢阻肺组、辛伐他汀组各6只。对照组和慢阻肺组用生理盐水1 ml/100 g灌胃,1次/d;辛伐他汀组用辛伐他汀溶液(0.5 g/L)1 ml/100 g灌胃,1次/d。肺功能仪检测大鼠肺功能,HE
期刊
目的评价后路多次去旋转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7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多次转棒去旋转技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16.4(11~23)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得到影像学检查并且由同一组脊柱外科医师证实并行后路一期松解多次转棒去旋转钉棒固定融合术,内固定器械为GSS系统。采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SRS-22)患者量表调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叠加抑郁症大鼠open-field行为学特征。方法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饮食组(CON)、正常饮食+慢性应激组(CON+CUMS)、高脂饮食组(HFD)、高脂饮食+慢性应激组(HFD+CUMS),每组各10只。CON+CUMS组正常饮食9周时,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4周建立抑郁症模型;HFD+CUMS组高脂饮食9周时,在此基础上叠加CUMS 4周,建
目的通过人类间充质干细胞与卵巢癌细胞共培养方式,研究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方法用携带荧光基因第三代失活慢病毒载体感染干细胞和卵巢癌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记录干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过程,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共培养后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情况;运用分子水平microarray技术,进一步提供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的基因水平依据。结果人脐带成功获取间充质干细胞(MSC),成功标记的MSC和
目的探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灌注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急性脑梗死和急性脑炎中的价值。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2例临床卒中样起病的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行颅脑常规磁共振MR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基于快速自旋回波的3D-pcASL技术检查,42例临床卒中样起病患者中,纳入20例患者病灶位于一侧或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且范围主要累及大脑灰质
期刊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Ⅶ联合二氧化硅纳米复合体对于卵巢癌的耐药性。方法应用MTT法测定重楼皂苷Ⅶ联合二氧化硅纳米复合体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DDP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重楼皂苷Ⅶ联合二氧化硅纳米复合体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DDP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重楼皂苷Ⅶ对SKOV3/DDP细胞的增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分析对垂体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以病理及随访等结果作为金标准判定67例微腺瘤、20例大腺瘤和15例正常垂体,对其行常规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图像特征并测量正常垂体、微腺瘤以及大腺瘤的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数值大小。对微腺瘤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探讨术式选择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1例症状性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粘连情况综合分析,选择补片式颈动脉内膜切除(pCEA)支架取出术、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eCEA)支架取出术或颈动脉局段切除+人工血管间置术(CEGI)取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