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品牌发展研究

来源 :中外会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exxf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庆”一词来自英文“Event”。含有“事件、节庆、活动”等多方面含义。国外常常把节日和特殊事件、盛事等合在一起,英文简称为FsE。中文译为“节日和特殊事件”,简称“节庆”。西方学者将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体育赛事、教育科学事件、私人事件、社交事件等通通归结到节庆范围内。从概念上来看,节庆是节庆、事件是精心策划的各种活动的简称,其形式包括精心策划和举办的某个特定的仪式、演讲、表演和节庆活动,各种节假日及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和事件活动。
  近年来,节庆活动正在从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发挥节庆的积极效应也已经逐渐成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大型国际性节庆的成功举办,未来各地将有更多的机会举办各类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将会对地区形象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利用这些节庆活动有效推动地区社会的发展,如何提升和优化节庆活动的品牌已经成为当前比较现实的问题。
  
  节庆活动现状与问题分析
  
  节庆活动绩效不显著,缺乏科学规划。我国节庆旅游文化底蕴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缺乏市场化运作,由于不规范产生“柠檬”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质价不符)。此外,我国的节庆旅游对外宣传力度也不够大,活动影响力不强;旅游节旅游纪念品开发还很欠缺。节庆活动空间分布不均衡、时间周期欠合理、经营管理仍无序等问题。我国节庆旅游运作体制还比较落后;排斥节庆活动核心主体;忽略经济效益或没能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组织管理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缺乏标志性旅游节庆。
  节庆活动的举办品牌意识缺乏。孔德鸿认为:我国节庆活动产品经营缺乏规范性,活动的主题雷同,品牌意识匮乏。的确,我国的节庆活动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可持续性不强,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同实现。我国节庆旅游也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市场化运作,缺少科学规划。
  节庆活动同质化倾向明显,生命周期短。毕竟会展业是新兴的产业,节庆活动主题单一,缺乏新意,各地节庆同质化倾向明显;各地节庆名目繁多,滥而散,基本上每个县(市、区)都有一至两个代表性的综合型节庆活动,而与民俗农事相结合的乡村旅游节庆更是名目纷繁复杂;有些节庆活动群众参与性不高,并不能改变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达不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节庆作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集体文化记忆的符号和载体,其文化内涵丰富与否决定了这个节庆是否能够延续和发展、是否能够吸引群众更广泛参与。多数节庆公众单调乏味,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寿命短。
  
  节庆活动品牌优化的对策
  
  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节庆活动的物质空间。节庆活动成功与否离不开良好的物质空间支持,各地开展节庆活动,不能忽视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这包括游客接待中心、老场馆改造及地方风貌提升项目建设。此外,要考虑基础的供排水、燃气管网、污水处理等人口的环境承载容量;还包括电网扩容改造,保障项目用电负荷,完善通讯网络,消除核心区通讯盲点等。优化路网,节庆活动时的交通管理等也需同步筹划。比如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包括道路(道路21条,其中主干路4条,次干路7条,支路10条)、雨水、污水、中水、给水、热力、燃气、电力工程。世园会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世园公寓、新闻中心、接待中心、世园接待酒店、消防和警戒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世园会旅游服务中心、世园会苗圃基地等。
  实施产业融合,延伸和拓展节庆活动的产业链。随着节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少节庆活动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同其他节庆或产业活动合作,做好区域联动,产业联动,共同吸引客源,实施产业融合,延伸和拓展节庆活动的产业链,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一是借鉴国外成功节庆的办节经验,不断提高办节水平;二是加强与城市其他节庆的横向联系,共同做好宣传推介,吸引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群众参加节庆活动,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态势;三是加强各行业之间、行业内各企业之间、各旅游景点之间的联动,共同打造节庆品牌,更加注重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以2010年举办的杭州西博会为例,该节庆活动注重发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作用和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作用。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为节庆活动植入文化质素。文化上的认同成为现代节庆成功举办的重要社会基础,也是现代节庆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开幕时,巴伐利亚人身穿民族传统服装,载歌载舞,与世界各国游客狂欢,浓郁的民族性文化内涵已成为它的一个很好的卖点,得到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各国游客的共识。我国不少节庆的经济、文化结合力度不够,文化内涵尚有待于挖掘。
  当前,节庆组织者应注重两个方面的节庆文化开发:一是针对不同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消费特点着力开发贴近老百姓生活、唤起民族感情的节庆文化,使节庆文化真正成为“大众的文化”、“民间的文化”:二是注重开发市场竞争力较高、效益较好的节庆文化形式,并努力增加现代科技含量,抢占世界节庆文化产业的制高点。
  加快节庆专业人才培养,为节庆活动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节庆专业人才大体可以分为:从事宏观管理与政策协调的理论研究型人才、进行节庆活动总体策划与市场推广的项目经营型人才、为节庆活动提供专项服务的专业服务提供人才和节庆场馆建设与营运的场馆管理型人才。不同类型的节庆人才在节庆活动中承担的角色不一,各自担负的职责不同,所需的知识结构亦有较大的差异。节庆行业管理和协调的理论研究型人才需要进行节庆市场调研、市场规律总结、发展趋势分析和政策法规研制,需要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调控与协调,因此,必须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节庆行业的特殊性能和市场要求,需要具有较深的经济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
  政府有序规制,为节庆活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当下各地开展的节庆活动大多是政府主导型,从性质上来说是准公共产品,其收益的大部分会自然地流入非直接投资单位和行业,如零售、市内交通、景点、饭店、餐饮等非投资企业主体是节庆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因而很难体现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因此,如果政府不采取合理的规制措施,节庆活动的投入和分配矛盾会愈演愈烈,进而削弱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节庆活动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有承办者与参节的企业提供的核心产品,也包括交通、通讯、信息、治安、工商、卫生等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的基础服务和配套服务。
  随着节庆活动的市场化,供给主体多元复杂,因而在经营运作过程中必然存在多方面利益的协调问题,极易导致供给的结构矛盾。一些企业和单位往往片面追求小团体利益,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有时甚至影响到节庆活动的整体质量和外部形象,这就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有序规制,这样才能为节庆活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会展中心副教授,博士生)
其他文献
展览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越来越被各国和国内各中心城市所重视。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统计数据,其到底对各地经济拉动实效有多大,众说纷纭,竞争则已达白热化程度。根据对第十五届台交会的跟踪分析发现,台交会的社会经济效益喜人,足以体现会展业对社会的贡献。现呈现给各位读者,以期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会展业扶持力度,企业抓住机遇投入到会展项目的培育行列,社会给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打造有厦门特色的国际化社会
期刊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得信息者得天下,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互联网正以强劲的信息传播能力,方便快捷的即时商务服务功能,成为商家获取信息和服务的重要途径。据UFI主席胡明峰介绍,2010年全球有80%以上的参展企业和组展商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沟通的。电子邮件、企业网页、电子支付手段和网络身份安全认证等信息技术都已渗透到会展业的各个经营环节中,给会展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无疑在告诉人们,在信息时
期刊
会展现象究竟产生于何时?该如何看待会展的历史?是中外会展界都值得关注的事情。    一、最早的展览活动    研究发现,人类的展览活动最早可溯源到原始社会的洞窟壁画(也称岩画)。这种画遍布世界许多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约有70个国家,780个地区,数千个地点发现了岩画。已经记录下来的岩画图像约有2000万个。是智慧天成的艺术,也是人类会展史上蔚为奇观的常年展、固定展。例如,1940年发现的法
期刊
展会的品质主要体现在展会的服务质量。提高展会现场的管理,不仅能为主办方带来更高的回报率,也能为参会者带来更多心理、感官及其他方面的满足,有助于提高展会的品质,树立展会的品牌。正是基于种种优点,为适应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提高展会现场管理水平成为各主办方争相研究的问题。    一、展会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展览会从筹备到开展,其周期至少在一年以上,而作为展览重点的展示往往只有三到五天。可以说,展会
期刊
在大学毕业即将迈入社会时,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还是一片迷茫,当时高考分数还可以,却没有大学录取,后来调配到医疗领域学医疗器械,我对这个行业不是很感兴趣,我曾经报考航空航天大学,无奈却失主交臂。我一直认为自己的逻辑思维很好,如果没有从事技术行业真的是很浪费,于是我报考了复旦大学的计算机软件自考专业。在经过艰辛的努力学习之后,终于毕业了。但是当我走进这个领域时才发现,作为一个女程序员是多么的难生存,特別
期刊
转瞬间,2011年已过半程。会议产业在向提高质量和效益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增长速度开始出现放缓迹象,年初预计会议市场稳健运行的态势有望形成。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但从会议产业发展内外因素和会议市场特点中可见端倪。  一、会议产业在步入成熟过程中,市场调研、理论研究和运营经验均形成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一季度“两会”上出现众多含有“会展”两字的提案议案,各地会展规划相继出台,会议产业步入规范的轨道。各地专业
期刊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支持或限制行业发展而作出的重大宏观决策。目前,如何制定会展政策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目前已有的成果看,会展业的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如何能够使会展政策适应快速发展的会展业,既有所“扬”又有所“抑”,是业界迫切解决的问题。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业内议论最多的话题自然是会展经济与“十二五”,于此相应,会展业在国家服务业体系中的地位再次提升。伴随着
期刊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民族之间的生活习俗也是迥异不同。在各地发展少数民族关系的历时中,文化会展是一项重要的手段和方式,不仅能够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也能够创造实际的经济效益。现在以民族商品为题材的展览会在我国西南、西北、东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大放异彩,以内蒙古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昆明(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为代表的展会更是独具特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族展会活动。  7月15日,第五届
期刊
7月22日,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张敏在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指出,目前中国展会总量世界排名第二。放眼国内市场,展会活动日益增多,一方面说明行业发展态势如日中天;另一方面,冷静观察,难免出现滥竽充数、拉大旗走过场之流。在会展经济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背景下,会展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宛若赌场。在浮华的背后一场智慧与运气的博弈亦是硝烟弥漫  之所以说市场,其基本原则是双赢,行业中的对话与交流次
期刊
第八十三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由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主办的第83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于10月13 15日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展会展品涵盖个体防护用品、职业服装及材料、安全生产监测仪表、安全生产设备等,展会同期进行安全生产科技咨询培训、劳动防护技术交流讲座评估认证机构等。  据悉,“中国劳保用品交易会”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82届,已经成为了最具中国特色、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