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与初中语文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hua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必备素质,也是教师进行自我提升的重要教学手段。提高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是对语文课程进行充分学习的必要举措,也是响应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号召的具体体现。
  一、审美教育理念的概念
  何谓审美教育?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观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其一,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完人教育;其二,认为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其三,认为审美教育就是美的教育和艺术教育。在笔者看来,学校审美教育就是在教师自身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运用来自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各种审美形态来感染培育学生积极的审美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审美教育在当前课程中的具体表现
  (1)语言美。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文人墨客、古今中外文学大家的文章。这些文章无一不体现了语言文化的魅力。他们或是诗歌,或是小说,或是散文,或是寓言,各类题材应有尽有。不管是诗歌的对仗美,寓言的智慧美,还是小说的意境美,都是语言美的具体体现,也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2)自然美。在初中语文中,不仅有诗人作家对于情感的抒发,还有许多对于自然美景的赞颂。在这些精炼而又优美的语言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自然的美与意。它们或是描写塞外边关的粗犷荒凉美,或是描写北方园林的恢弘大气美,或者描绘江南流水的温婉柔情美,亦或者描写一山、一湖、一花、一木,体现的都是对自然的热爱,都将自然美毫无保留的用文字带入我们的视线。
  (3)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美。无论是歌颂爱情,还是赞扬亲情,无论是爱国情怀,还是知己难逢的落寞,我们都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他们是藏在《过零丁洋》中的爱国情怀,他们更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烈士壮歌。在不同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这些情感赋予了我们柔软的内心和敏感的灵魂,让我们能够充分的感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4)意境美。语言文学通常会用文字营造一个特殊的环境,我们称其为意境,这是作者所处环境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和流露。例如《雨霖铃》中的雾霭沉沉,《桃花源记》的武陵风光,《虞美人》中的一江春水,它们或是对离别的不舍,或是对时间流逝的恐慌,又或者是对过去的怀念,这些作者用文字构建了一个个鲜明的场景,营造了不同的意境。让我们能够更好的领悟这些意境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三、新课改环境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1)从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培养。语文教育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的语言培养,还需要对其进行文学审美的培养,而这种审美教育需要以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出发点来进行。审美意识是学生能够进行基础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成长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出发,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审美感,只有教师有着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带动作用,才能带领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教师的自我修养对学生的审美意识有着直接的影响。
  (2)将现代化的影视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影视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不同,它是更具有直觀感的。传统的教材和老师的讲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但是影视资源如果得到利用,不管是从视觉上还是其他感官,都具有较为强烈的冲击性。会较传统的教材和讲课让学生更有共鸣,在经过特定的视觉效果处理以后,会让学生更为立体的去观察,去思考。影视艺术的直观性决定了它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更具感官冲击力,可以让人迅速地进入状态,并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具有比传统模式更为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影视艺术与传统的书面课程相比,在同一时间段所传达的内容更为丰富具体,涉及面更为广阔,综合性更强。在运用影视艺术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时,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还可以从侧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同时,影视对于人物的刻画更为立体更为形象,从而也可以让学生更为立体系统地了解人的行为模式,而影视中存在的大量旁白和音乐,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等方面的认知。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影视教育具有更为强大的综合性,将现代化的影视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一大优势。
  (3)教师进行情景的构造,引导学生的审美。虽然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很高的审美情趣,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再加上中学生的阅历和认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往往会产生一些理解困难,很难去发现美。因此,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更好地进行审美教育,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情景的构造。利用情景的构建,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意境当中,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这些文字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趋势下,改变传统刻板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将审美教育理念融入语文教学当中,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必要措施,也是响应新课改号召的具体体现。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与科技全面创新的新时代,创新教育则当之无愧成为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总趋势。针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学活书本,变得更聪明。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并且学好英语。结合教学实际,我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氛围中,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
期刊
从1990年8月工作至今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所带的班里,班风好学风正,多次受到学校、县政府及市教育局表彰。也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及家长的高度评价:“范老师是一个脚踏实地、积极进取、默默奉献者,也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领导放心、家长满意的好老师。”  一、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几十年的工作中,我一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及决定,忠诚党的
期刊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日益广泛的使用,它对英语教学的优化作用也日趋明显。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使其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英语 多媒体技术 应用 问题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以一种小可遏制的势头涌入高中英语课堂。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模式,它迅速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一种视、听、说结合
期刊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一个好的集体,没有每个老师辛勤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的一点一滴,也就是只做了班主任该做的工作。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做班主任的一些做
期刊
摘要:在学生群体中,拖延现象日趋严重,对孩子们学习和生活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番茄钟”是一种外围标有时间轴,拨转可定时的记时工具。它的外形非常符合儿童追求好玩、新異的审美需求,运用时会让孩子产生一种“玩”成任务的轻松、愉悦情感体验。本文论述了儿童拖延症的成因、番茄钟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来说明番茄钟对矫正儿童拖延症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拖延症 番茄钟  一、班级里的“拖延症候群”  举手之劳即可完
期刊
一、重视积累知识  (1)基礎知识方面:重视字音、字形、词语含义、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一单元中鲁迅的《风筝》一文时,教师不妨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搜集整理资料以便更充分地了解作家以及作品相关内容,对资料进行整合梳理,让学生记录在课堂笔记上,印在脑子里,今后再学习有关鲁迅的文章时,只要再进行简单的回忆复习浏览就可以了。  (2)文体知识方面: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该有最
期刊
《国家十二五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这才是衡量国家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这个工作必须从中学抓起,因此将其落实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中是两基为重心的学段,那么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才能今后形成核心素养,这一难题摆在了初中教师的面前,也让初中教师不得不从新思考初中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根据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模索出一些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特别是将心理调控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管理中,收效甚大。  关键字:课堂 教学 心理 调控 艺术  心理调控艺术就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巧妙处理课堂教学问题,化解师生间的不良情绪,营造一种师生相融的课堂气氛,让师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其具体作法如下:  一、抓住优
期刊
一、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学英语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够明晰。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衡量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英语老师并不关注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也不管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值,只管上完一节一节的课。为了让学生考出好的分数,高的分数,很多老师就是拼命的要学生背单词、背语法,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能够继续坚持下来的学生,
期刊
一、 激发兴趣——乐意学  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1)电脑动画识字。教学课件的运用,把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有趣了,加以声音的画面吸引了孩子。如学习“采”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