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非连续性文本学习的意义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dn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入高年级学习以后,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搜集作家生平、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用于课堂交流和学习。现实是,有不少学生无法从海量信息中提取需要的、精华的内容,更无法利用这些信息表达和运用。可见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势在必行,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足够的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正当其时,当今社会,碎片化阅读成为潮流,具备非连续性文本解读的能力的人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可见更应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在学生学完《卢沟桥烽火》,对抗战历史充满好奇的情况下,我设计了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试图达到三个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从非连续文本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搜集的文本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根据课文学习,结合相关材料,学会运用搜集的信息,在情境中表达。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案例描述】
  教师导入:学完《卢沟桥烽火》,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中国?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上网查找资料。
  教师相机导入:网上信息丰富,我们不光要学会查资料,更要学会从众多资料中筛选、提取信息。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几份资料,看能不能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三种不同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试图通过交流讨论的方法,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技巧。
  出示材料一,中日物产资料数据,要求快速浏览,提取主要信息。
  中国地大物博 ,是世界上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日本陆地面积很小,仅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且四面环海,自然灾害频发。强烈的危机意识,促使其向大陆开疆拓土。
  学生讨论交流后概括为:日本资源极度贫乏,自然灾害频发,促使其向地大物博的中国开疆拓土。
  教师引导归纳提取信息的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连词成句。
  出示材料二.1937年中日国家综合实力对比表(略)
  师小结:看,这段长长的文字和这么多复杂数字的图表竟被慨括成短短的一句话,又简洁又准确。看来你们学会提取信息的一些本领了。这是一个可以快速获取信息的时代,能够从海量信息中迅速筛选、提炼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能力。
  出示材料三:①清朝疆域图②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图
  让学生了解钓鱼岛的历史,声讨日本右翼分子的丑恶行径,激发爱国热情。
  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提取信息、整合信息 ,学会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今天这个流行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里,你一定能借助这一本领,解决更多的问题。
  【案例反思】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目录、索引等组成,它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等特点,它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运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它的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说明书、统计图表、信件等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各种材料,测试要考察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5~6 年级)提出一个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
  现实情况是,众多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接触很多,但很少有人知道应该如何读、无法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之所以如此,与学校教育的片面性有较大关系。从进校学习课文那天开始,老师们非常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涉猎,各种阅读技巧的传授和训练如火如荼,所以学生解决这些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普遍较强。而面对更加简洁、概括的非连续性文本,却颇有不知所措之感,皆因方法技巧欠缺的关系。在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通过选择一段文字片段,指导学生借助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一个图表,指导学生借助阅读标题、数据等归纳其中隐含的重要信息;通过几张图片,指导学生通过看图及图片的文字说明看懂图意,提取信息。课堂上仅仅只是稍加指引,学生们便已心领神会,随后的相关训练也证实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住正确的方法并加以运用。可见,课堂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指导学习非常必要。
  这节课的成功教学,促使我更加留心学生的阅读状况和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为了学生享受高品质的生活,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必然成为语文及其他课程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推行至今已有多年,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并在实际教学中大胆改革创新,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跳出传统教
期刊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思维已越来越多地被机械智能所替代,现代的繁荣将靠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来实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而作文教学的的创新我认为要从两方面来看。  首先是作文创新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意创新。  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作者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
期刊
一、让学生了解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的交际能力。英语写作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既能把学到的单纯的语言知识变为实喇语言应用能力且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旧知识,为接受新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训练。  二、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其写作兴
期刊
幽默,指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幽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西文用法,常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连鄙俗的笑话在内……在狭义上,幽默是与郁剔、讥讽、揶揄区别的。  在教学过程中,幽默的去进行批评,让学生笑着认识错误,领悟道理,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某日上课,三个大男生迟到了,如果是正当的理由,我可以原谅他们的晚回,但是,他们手中的零食告诉我
期刊
一、何为“移景对比法”  所谓“移景对比法”是指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中,假设性4改变审美主体对象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在不同背景材料的对比中,明了美的主题和背景之间的特定关系,领会作者所创造的美的意蕴。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通的。我们平常所说“红花要用绿叶衬”,正是说明了审美的主体对象和背景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红花”与“绿叶”之间是一种姊妹式的映衬关系;而“染缸里倒不出白布”的“染缸”和“布”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作文,往往都会有一个绝妙的开头,而开头好的作文,一般都不会差的,因为阅卷老师很可能会先入为主,因作文的开头好而对它另眼相看,即使后面有些许瑕疵,也往往瑕不掩瑜,会对它格外开恩,打分的时候,网开一面,笔下留情,多给那么几分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毕业班学生的作文得分,就必须训练他们写好作文的开头段落。如果能够让老师在紧张地改卷过程中眼前一亮,于千万篇作文中认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的活动和讨论的次数及时间越来越多,这虽然是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和合作的机会,但在讨论的同时,也为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浑水摸鱼提供了方便。从有效教学的角度,需要审视我们的课堂讨论,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学会讨论,笔者观察认为,当前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乱成一团,毫无成效  在听一位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公
期刊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在新的形势下结合生活,综合语文的一个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从它大张旗鼓地出现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但是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上,如何学,却是伴着它的诞生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个语文老师。中三了,复习,考试才是最主要的,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加之对综合性学习本身的困惑,我打算不做这类尝试了。但是,我的师傅们,她们却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勇敢地去尝试着
期刊
古诗文之美,美在意境,不论是抒情的,还是叙事的、议论的皆然。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领悟诗文中的意境,并进而做出审美判断呢?怎样形成师生间可以进行知识、思想、感情交流的审美关系呢?怎样使学生从消极被动的古诗文词义句义的讲解对象,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审美主体呢?笔者认为,吟咏入境和激活联想,是实施审美教学的三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在图乐背景中吟诵入境,感受美  学习古诗文,
期刊
史良高的《水乡的日子》是一篇寄意深远、情文并茂的散文。用满含深情的笔调回忆了宁静、恬淡而富有生趣的水乡生活。由于这篇文章思想内涵的丰富,情感意蕴的多样,语言特色的繁多,特别适合发挥学生的个性阅读。  一、优化预习环节 尊重个性体验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语文文本教学中,预习的地位举足轻重。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