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个体化通气对苏醒期呼吸力学及氧合的影响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q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利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技术个体化设定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对苏醒期呼吸力学及氧合的影响。

方法

82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个体化PEEP组(每组41例)。术后在苏醒室内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潮气量8 ml/kg,对照组PEEP 5 cmH2O (1 cmH2O=0.098 kPa);个体化PEEP组通过EIT确定PEEP值,取EIT监测图中表示肺过度膨胀和肺塌陷的曲线交叉均衡点作为最佳PEEP值。分析并记录进入苏醒室时(T1)、机械通气0.5 h (T2)、出苏醒室时(T3)的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OI),T1、T2时的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respiratory system compliance, Cdyn)、驱动压(driving pressure, ΔP)。将OI、Cdyn、ΔP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将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 Ppeak)、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 Pmean)、MAP、有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pH、PaCO2、低氧血症发生率、拔管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作为次要观察指标。

结果

EIT滴定的PEEP值(中位数9 cmH2O)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个体化PEEP组T2时OI、Cdyn升高,ΔP降低(P<0.05)。个体化PEEP组T2时Ppeak、Pmean高于对照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pH、MAP、PaCO2、MAP、术后拔管时间、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使用个体化设定PEEP可以改善苏醒期OI、降低ΔP、改善Cdyn,但对拔管时间、拔管后低氧血症发生率及苏醒室停留时间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带肌瓣的嵌合穿支皮瓣修复合并深部死腔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收治22例合并有深部死腔的难愈性创面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17~72岁,平均36.4岁。6例位于足底,6例位于小腿及踝关节,5例位于会阴部,2例位于肘部,2例位于背部,1例位于眼眶处。缺损创面:5 cm×4 cm~16 cm×11 c
各种严重外伤、肿瘤以及先天畸形常常可导致患者面容毁损,而异体面部移植可以在一次手术中矫正所有严重畸形,并且能达到兼顾功能和美观的效果。截至2018年,全世界实施的部分或全面部移植手术达到44例,此项手术属于非挽救生命的手术,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作者结合以往经验,对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原则和细节、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功能恢复、伦理学问题、社会经济学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隆突样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交界恶性或潜在低度恶性的纤维组织细胞肿瘤,常好发于躯干,乳房皮肤较为罕见。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对1例乳房隆突性纤维肉瘤患者行广泛局部切除术,同期采用帯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对软组织缺损进行即刻修复,取得较好效果。通过详细回顾该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复习,作者对乳房隆突样纤维肉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加以总结。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治疗大鼠骨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取10~12周龄,250~300 g的雄性SD大鼠24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8只。将所有SD大鼠前头盖骨区域1.5 cm×1.5 cm皮肤全层切除及并去除颅骨表面的骨膜。PRF组创面覆盖PRF;脂肪移植组创面覆盖等量脂肪颗粒;对照组创面覆盖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4、7和11天对创面换药。使用Image J软件对骨外露面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改良胸大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头颈部肿瘤患者394例,男性286例,女性108例,年龄25~79岁。分别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306例)、改良胸大肌皮瓣(88例)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采用t检验法分析不同方法修复的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总结2种皮瓣修复的优缺点及适应证。结果本组394例,游
期刊
肺部超声(lung ultrasound, LUS)作为肺部疾病辅助诊断方法,在过去几十年飞速发展。与传统检查方法相比,LUS具有无创、便携、无辐射、准确性高和可重复操作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其在急诊科、ICU广泛应用,对严重创伤患者的肺部损伤可以实时判断并指导治疗。文章综述了LUS评分在评估通气量减少及LUS在诊断肺不张、肺炎、胸腔积液等围手术期常见肺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LUS运用于手术室中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TAAD)患者围手术期血浆P-选择素水平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关系。方法ATAAD患者46例,根据围手术期ALI诊断标准分为两组:术前ALI组(A组,24例)和术前非ALI组(NA组,22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和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
近年来窒息氧合技术在急诊科、麻醉科困难气道的管理及特殊患者手术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窒息氧合技术是指人体没有呼吸运动时,经气道给予高浓度、高流量的氧,促进肺泡中氧的交换,对窒息患者进行被动的氧合、延长安全窒息时间的方法。文章通过简介窒息氧合技术生理学原理、作用机制,综述该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目前相关研究进展,为窒息氧合技术更加合理、安全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临床麻醉医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目的评估气腹下有创动脉收缩压变异度(systolic pressure variation, SPV)监测患者容量反应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50~70岁,BMI 19~25 kg/m2,ASA分级Ⅱ级。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建立人工气腹,3 min后行容量负荷试验,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7 ml/kg,输注时间15 min。记录气腹前(T0)、气腹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