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个失败的老师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由于正享受人生“中场休息”的长假中,有比较多的时间重读历史,而念小学的儿子对历史也有兴趣,陪儿子一起重看了阎崇年老师的《明亡清兴60年》后,似乎对万历皇帝与张居正有不同角度的理解。
  首先是万历皇帝,这位明史上,或者说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怠政”皇帝,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为明朝16帝所独有;而其“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更是千古罕见。
  所以,不少史学家有了“明朝其实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万历之怠惰”的说法。我个人也认同这样的评论,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非万历朝的怠惰,想来明朝末期不致如此不济。明朝不幸之处在于这位荒唐皇帝又碰巧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长达48年,而后面的30 年基本处于怠政状态。
  令人深思的是,万历初期10 年左右的所谓“万历中兴”,真正的政策规划者是首辅张居正;以今日的企业经营观点来看,这10 年,张居正才是CEO(首席执行官)。或者更直白地说,外聘的首席执行官创造了不错的绩效,而真正的企业拥有者却赔掉了整个公司。不知这是否说明了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
  而首辅张居正虽然正反历史评价皆有,但大体上,普遍被认为是明朝的出色政治改革者。虽然死后被万历抄家,但日后被平反,仍有正面的历史评价。我个人也对张居正持相当正面的评价。
  但是,以今日的企业经营观点来看,身兼首辅与帝师的张居正,其 KPI(重要经营绩效指标)应当包含 CEO与老板老师的双重身份。从CEO 的角度,张居正有相当正面的历史评价;但由老板老师的绩效来看,张居正显然没有完成好此项任务。
  近代不少史学家认为,万历的怠政很可能导因于张居正帝师时的过于严厉教导,使得万历在张居正死后,以极端的放纵来“解放”自己。
  这也许值得我们为人主管与为人父母者思考,是否严格要求是最好的训练/教育方式。“严师出高徒”有太多的成功案例,应该不容怀疑其效果,但张居正与万历的失败案例,有没有我们可以思考与避免重蹈覆辙之处?
  个人以为“严师出高徒”应该没错,但“严师”的目的在教好学生,而非把“扮演严师”作为目的。孔子说“因材施教”,代表不同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但现实中,我们常看到的“严师”以扮演严师为目的,并未因不同学生而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导致严师确实出了高徒,但同时也教出了些叛逆学生。
  一个老师或主管可能面对许多学生与部属,要针对不同对象有不同的教育与领导方式,或有其难处;但对帝师而言,应属于“一对一教学”,不应未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一味以扮演严师为目的。
  或许,如果张居正对万历因材施教,明朝可以延缓败亡;对企业而言,培养接班人同样需要因材施教,来成功交棒;对为人父母而言,也许,因材施教会比只当严师更有机会培育出成功的下一代!
其他文献
<正>创造性是专利最重要的实质性条件,专利创造性判断在我国专利授权确权审判中是最重要的问题,〔1〕对专利创造性制度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虽然国际上一般承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