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是推进教学工作的教育者,也是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在关注学生成长、协同学生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由于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尊心较强,加之学习生活相对宽松、自由,导致学生的情感认知易波动,个人行为多散漫。面对种种问题,班主任应该从问题入手,解疑析难,总结经验,优化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问题;改进对策
中职教育是面向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而中职班主任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组织者和教育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关注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训练上,协调学生、任科教师和家长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职业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当前中职班主任工作管理的现状
1.管理思想滞后,缺乏管理意识。中职学生毕竟年龄较小,在心理认知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些学生缺乏自控力和辨识力,情绪化较强,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一些班主任忽视了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认为无需管得太细、太多,其实不然。因班主任的管理观念落后而带来的逃课、打架等问题,都与疏于管理有关。
2.缺乏完善的班主任队伍机制。班主任的素质、工作方法和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而有些职业学校缺乏规范的班主任管理机制,班主任工作多由代课教师兼职。而相关考评制度的缺失,带来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漏洞较多,难以促进学生工作的有序开展。
3.缺乏专业技能、职业就业方面的指导。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对学生的状况也最了解。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从学生的学业、未来就业方面给予全面的指导和建议。但多数职校的班主任,因与学科专业不相关,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了解,难以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就业指导和建议。
4.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够。当前职校毕业的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来自家庭、社会和学业上的压力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从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而非传统上的班级纪律、宿舍卫生、日常管理工作。另外,有些班主任一味地批评教育,缺乏情感导向,更不善于从心理动机上分析原因,难以体现人文关怀。
二、改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首先要明确班主任的职责,认清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从人才培养方向和未来职业定位上,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行为特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科学的规划和建议。由于中职学生对社会缺乏认知,在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上较为模糊,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以鲜活的生活实例、坦诚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增强自信,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
2.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消除就业恐惧。职业教育强调专业实践性,班主任要关注学科实际,了解不同任课教师的教学特色,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技能竞赛和培训,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尤其是专业实践技能的学习。同时,班主任要从职业前景及就业环境上消除学生的就业恐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以高度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实践中。
3.优化师生关系,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关心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班主任切忌感情用事,不进行调查就随意批评学生,要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将爱与严渗透到管理中。
4.构筑良好的班级学风和凝聚力。入学伊始,班主任就要加强班级班委队伍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班委成员要采用动态管理模式,鼓励每位学生参与班委工作,轮流管理班级工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强项。在班级工作分工上,要注重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体现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管理才能,树立班级良好的形象。
5.强化班主任的综合素质。班主任不仅要有过硬的文化知识,还要从人格魅力上为学生树立榜样。班主任还要善于学习新知识,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由于学生工作无论巨细都要班主任协调管理,所以班主任还要加强职业态度和协同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新的形势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如新媒体的应用,学生不良上网习惯的纠正等。班主任的岗位责任重大。班主任要从当前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学生管理的迫切性上,认识和处理好班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关注学生的身心、情感、意志的养成,为学生的学业、就业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建芬.中职院校班级早期管理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6).
[2]高秋珍,陈丽平.职业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8).
[3]尤卫玲.基于人文关怀视角提升职业院校班级管理岗位吸引力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9).
关键词: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问题;改进对策
中职教育是面向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而中职班主任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组织者和教育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关注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训练上,协调学生、任科教师和家长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职业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当前中职班主任工作管理的现状
1.管理思想滞后,缺乏管理意识。中职学生毕竟年龄较小,在心理认知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些学生缺乏自控力和辨识力,情绪化较强,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一些班主任忽视了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认为无需管得太细、太多,其实不然。因班主任的管理观念落后而带来的逃课、打架等问题,都与疏于管理有关。
2.缺乏完善的班主任队伍机制。班主任的素质、工作方法和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而有些职业学校缺乏规范的班主任管理机制,班主任工作多由代课教师兼职。而相关考评制度的缺失,带来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漏洞较多,难以促进学生工作的有序开展。
3.缺乏专业技能、职业就业方面的指导。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对学生的状况也最了解。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从学生的学业、未来就业方面给予全面的指导和建议。但多数职校的班主任,因与学科专业不相关,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了解,难以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就业指导和建议。
4.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够。当前职校毕业的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来自家庭、社会和学业上的压力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从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而非传统上的班级纪律、宿舍卫生、日常管理工作。另外,有些班主任一味地批评教育,缺乏情感导向,更不善于从心理动机上分析原因,难以体现人文关怀。
二、改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首先要明确班主任的职责,认清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从人才培养方向和未来职业定位上,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行为特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科学的规划和建议。由于中职学生对社会缺乏认知,在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上较为模糊,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以鲜活的生活实例、坦诚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增强自信,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
2.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消除就业恐惧。职业教育强调专业实践性,班主任要关注学科实际,了解不同任课教师的教学特色,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技能竞赛和培训,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尤其是专业实践技能的学习。同时,班主任要从职业前景及就业环境上消除学生的就业恐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以高度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实践中。
3.优化师生关系,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关心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班主任切忌感情用事,不进行调查就随意批评学生,要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将爱与严渗透到管理中。
4.构筑良好的班级学风和凝聚力。入学伊始,班主任就要加强班级班委队伍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班委成员要采用动态管理模式,鼓励每位学生参与班委工作,轮流管理班级工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强项。在班级工作分工上,要注重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体现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管理才能,树立班级良好的形象。
5.强化班主任的综合素质。班主任不仅要有过硬的文化知识,还要从人格魅力上为学生树立榜样。班主任还要善于学习新知识,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由于学生工作无论巨细都要班主任协调管理,所以班主任还要加强职业态度和协同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新的形势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如新媒体的应用,学生不良上网习惯的纠正等。班主任的岗位责任重大。班主任要从当前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学生管理的迫切性上,认识和处理好班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关注学生的身心、情感、意志的养成,为学生的学业、就业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建芬.中职院校班级早期管理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6).
[2]高秋珍,陈丽平.职业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8).
[3]尤卫玲.基于人文关怀视角提升职业院校班级管理岗位吸引力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