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s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四步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104—01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存在着“课课为营,各自为政”的倾向:一是对单元内容缺乏系统分析,对整个单元中知识的新旧、难易、相互联系及制约关系搞得不清,分析得不透;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不顾及教材的特点,孤立地研究一种教法,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材中不同特点的教学内容的教学,这种公式化的教学方法势必造成教学上的费时费力和人才开发上的困难。那么,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呢?笔者针对数学的学科特点、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情况,构建了 “预习——展示——释疑解难——巩固练习”四步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以 “比的应用”一课教学为例,谈谈 “四步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 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促使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其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之前,首先让学生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其次,让学生自学教材,明白什么叫“按比例分配”,并鼓励其尝试解答例题,初步明确本节课要学会什么知识(即学习目标),找出不懂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要教给学生真确的预习方法,使学生明白预习不是把老师明天要讲的内容草草看一遍就算了事,而是要严格按步骤和要求进行,并要记好预习笔记。
  二、 展示交流,强化理解
  1.小组内展示交流。展示交流的过程是对学生预习成果的检测和整理。由于学生个体进行了课前预习,因此上课时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预习成果,组内尝试解答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各小组将本组预习成果写在小黑板上准备全班展示交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抓住“按比例分配”概念中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数量”和“一定得比”,深刻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教师展示例题的解答过程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方法,疑难问题和典型例题留待下一环节重点解决。
  2.全班展示交流。在小组内展示交流、总结的基础上再进行全班展示交流,目的是加深理解,形成定论。这一环节先由优等生展示讲解,教师适时点拨,全体学生整理课堂学习笔记,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再由中等生、“学困生”尝试讲解。对于“学困生”的展示讲解可适当降低要求,教师及时补充讲解,并对“学困生”的点滴成功及时鼓励。这样,就体现了分层教学的优势,优等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习得到肯定,中等生有所提高,“学困生”有展示机会,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效果要求。在展示交流环节,必须保证95%以上的学生当堂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解决共性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释疑解难
  释疑解难是在教师指导下对探究性问题、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解答的过程。例如,教学完“比的应用”后,学生列举出“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84CM,长、宽、高的比是4:2:1,求它的体积”的应用题。这道题同样是一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但是由于例题不尽相同,属于探究性题目,如果学生不加分析,势必会出现计算上的错误。这时就要发挥教师“解惑”的作用,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长方体的特征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展开讨论。最终要使学生明白棱长和包括了“4条长、4条宽、4条高”,所以要给棱长和先除以4,算出“1条长、1条宽、1条高”的和,再按比例分配,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四、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要采取合作学习小组帮扶、组内小先生帮教、教师个别指导等方法巩固练习当节课所学知识,重点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及时通过板演、检测等方式自我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编辑:谢颖丽
其他文献
据说,眼下一些中小学校长的日子颇不好过,因为没有“特色”,学校在教育部门的各种评比中吃亏,甚至被认定为“薄弱学校”。所谓特色,在于不同于一般,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而已。基础教育之要义在基础和普通,同一标准之下,可“特”之处并不多。而且,学校的“特色”不一定真的“特”;即使真“特”,也未必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不得了的作用。所以,学校不一定非得有“特色”,只要遵守教育常识、遵循教育规律就是合格的学校,甚至
期刊
近日,广西南宁天桃实验学校荣和校区拆除了一栋刚刚建好,尚未交付使用的教学楼。对此,校方和施工单位都没有透露拆除教学楼的具体原因。“短命建筑”频出,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政府公信力。因此,不能一拆了之,更不能成为“无头案”,有关方面必须公开拆除建筑物的具体原因,还必须有人为那些拆除的“短命建筑”买单。建楼拆楼都要花纳税人的钱,有关方面有必要向公众说说清楚。  (张卫斌)
期刊
【关键词】 班级管理;教育艺术;因材施教;用心交流;信任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42—01  少年时代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来看,现在的孩子们,可以说是被爱包围着,这使得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以我为中心、任性、无礼”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学校是孩
期刊
每到寒暑假,总有学生抱怨作业多、作业难,搜题软件应运而生。“这些搜题软件功能强大,各科难题都能一网打尽,甚至还能搜作文。”显然,在学生的眼中,这些软件是解题“神器”。但是,这些看似“助学”的软件,很可能帮倒忙。答案“秒出”,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变得懒惰,而且把“提供解题思路”变成抄作业,更是本末倒置。  (薛红伟)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和谐师生关系;尊重;爱心;  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45—01  新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如果凭着一腔热血的真诚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定会用“心”换得两情
期刊
我省中学语文学科的带头人  在我省中学语文界,王延学是一个颇受关注的人物。他的经历似乎带一点儿“传奇”色彩。其学历并不高,起点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他由农村中学到县一中,再调入兰州女子中专,以出色的业绩在人才密集的省会城市兰州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此一奇也。  他没有任何行政职务,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草根”,却被授予许多学术头衔,如: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金城名师,甘肃省特级教师,甘
期刊
【关键词】 课堂;兴趣;教学模式;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3—0047—01  传统教学是老师通过课堂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形式单一,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而网络则让课堂无论是授课内容、讲课形式、还是师生关系都不同于过去的教学,凭借网络平台、借助视听语言老师把知识点变得碎片化、趣
期刊
关山巍巍,云海苍茫;汭水泱泱,生灵泰昌。关山东麓、汭水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县城——华亭。近年来,这个地处陕、甘、宁交汇处的甘肃省“绿色煤都”,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深入实施“一轴两翼”工程,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2014年,旨在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全面改薄”工程在华亭大地拉开序幕,华亭教育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征程中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全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92—01  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像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如果能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信息
期刊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情景;生活;角色;音乐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96—01  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艺术性,要善于抓住时机,通过创设情景去引起学生的惊喜、疑惑、新鲜感等等,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笔者现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创设教学情景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景  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期刊